【摘要】山西省祁縣渠氏家族是明清最大的商幫之一,是晉商史上的一個大家族。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他們發揮晉商精神,以“道德為原本”作為渠家祖輩經商的信條,努力書寫出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光輝歷程。但由于清朝末年,國力衰弱、戰爭頻繁,以及自身存在的原因等,使得渠家漸漸衰落。
【關鍵詞】渠氏家族晉商成功衰落
山西省祁縣渠氏家族是一個大家族,據確切資料記載,渠家從始祖渠濟到今已有二十四世,約六百余年,因年代久遠,分支繁多,門別支系逐漸形成了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歷史上的望族渠家指的是城內渠家,即渠濟其子忠信后代所創造的輝煌。
凡事并不是一蹴而成的,渠氏家族有如此大的成就與一代代子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從明代洪武年間的渠氏始祖渠濟開始以“貨郎挑”的身份行商,到第十四世渠同海通過“走西口”經商致富,開設“長源厚”貨莊,成為渠家商業帝國開創的起點。在清代中葉,晉商敢為人先,在雍正五年,由于中俄兩國政府簽訂的《中俄恰克圖條約》,使晉商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開辟了歷史上著名的萬里茶道。而渠同海的三子渠映潢同其他晉商一樣抓住了此次機遇,趁機發展茶葉業,相繼開設“長源川”、“長順川”兩大茶莊。到第十七世“源”字輩時,渠氏商業進入黃金時期,渠氏家族的產業在渠源潮和渠源湞手中如日中天,在當時被譽為晉中八大戶之一。渠源湞經商理財一向以穩妥著稱,性格果斷,具遠識,有主見,將渠家轉營票號就是他帶頭決定的。而渠源湞的長子渠本翹,卻走上了一條與其父輩完全不同的道路,躋身于仕途,但清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國內經濟、政治一片混亂,作為一名愛國人士的渠本翹,毅然辭去官職,回鄉創業,為祖國謀求發展之路。
一、渠家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渠氏家族在歷史上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不僅與渠家一代代人的努力分不開,更是與他們當時的社會背景有直接關聯,不僅如此,渠家作為晉商史上的大家族,它的成功更是與晉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1.懂得抓住機遇,搶占先機
在乾隆時期,由于晉、冀、魯等地區的人口增長迅速、土地短缺與貧瘠、自然災害頻繁、農民日益貧困,百姓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遷徙他鄉,其中大部分百姓移民運動的活動范圍主要在歸化城以西的地區(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而這場大規模的移民運動被稱為“走西口”。“走西口”這一特殊的社會現象比較集中的出現在山西省。我們認為這對于山西經商者來說,其實是一個機遇。而渠氏家族第十四世渠同海正是抓住了這次機遇,使渠家從此發家。“口外的銀子,全拿簸箕撮”誘惑著口里鄉親,而包頭又是西口外最理想的淘金之地,“大豆開花點點白,不走到包頭不回來”,渠同海由“走西口”經商致富,前往包頭謀求發展,開設了以經營菜園、糧食、油面、茶葉等的“長源厚”貨莊,并兼做錢業生意。在雍正五年,中俄兩國政府簽訂《中俄恰克圖條約》后,晉商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開辟出歷史上著名的跨境大宗茶葉貿易大通道,而這條萬里茶道產生的茶葉貿易是當時中俄兩國最大的國際貿易。對于渠家來說,渠同海的第三子渠映潢在這種背景下,果斷抓住機會,相繼又開設了“長源川”、“長順川”兩大茶莊。他從兩湖采辦茶葉,創建了行程萬里的駝隊,運茶到蒙古和俄國,與其他晉商一起打通了縱貫歐亞大陸的萬里茶道,是渠家開創國際貿易的第一人,積累了萬貫家財,發展成為屈指可數的巨商大賈。
2.懂得運用當時社會的政策
清朝將明代實行的“開中制”改為“開中折色”,就是利用國家所控制的食鹽專賣權,把官府付給商人的鹽引直接用白銀換取,這使得晉商有了更大的資本。而渠映潢的第三子渠長瀛正是利用這個政策,在繼承了“長源川”茶莊后,還親赴長江流域販鹽,將渠氏商業進一步擴大。
3.有長遠的經商眼光
晉人多賈,視賈為優。在晉商世家中曾經流傳著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一二流的子弟經商,三四流的子弟走科舉之路。而作為渠源湞長子的渠本翹,偏偏喜愛讀書,自幼讀私塾,只求學問,走上了一條與其父輩完全不同的道路,躋身于仕途。光緒二十九年,以清外務部司員改任駐日本橫濱領事,但在日本期間,他從未停止對祖國命運的關注。當他發現國內經濟、政治一片混亂,祖國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態時,內心十分著急,他毅然辭去這一職務,回國創業,救亡圖存。渠本翹對中國經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長遠的眼光,他帶領渠家商業由金融業轉向民族工業。渠本翹與同縣親戚天合錢莊財東喬雨亭合資共辦的“雙福火柴公司”,是渠本翹作為山西最早的民族資產階級實業家興辦的山西第一家近代企業。
19世紀末20世紀初,長期稱雄商界的山西票號失去霸主地位。當時,山西票號各自為政,勢單力弱,而且墨守成規,不思革新,因此,難與大清及外國銀行相持久。在這種情況下,山西商邦仍醉心于流通領域進行封建性異地販運,而渠本翹卻眾睡獨醒,多方奔走,呼吁改組票號,組建銀行,雖以失敗告終,但仍為山西近代工業的興起起到奠定和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渠氏家族衰落的原因分析
縱觀山西省祁縣渠氏家族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社會經濟的穩定與動蕩是渠家興與衰的主要社會原因。而且渠氏家族作為發展較好的晉商家族之一,它的衰落也必然與晉商有著直接的聯系。
1.渠氏家族發展的好壞直接取決于國家是否穩定
渠家的興起是以明清兩代國家統一、疆域開拓、人口增加、農業產量提高、手工業技術進步、商品流通擴大所形成的環境為基礎的。而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渠家和其他晉商一樣,抓住機遇,利用國家的一些政策,快速壯大自己的發展。但是清朝后期由于內部貪污腐敗之風盛行等原因,致使清政府國力衰敗,民生凋敝。在鴉片戰爭爆發后,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清王朝逐漸采取妥協的態度,與西方列強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弱國無強商,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沙俄脅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天津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一系列條約。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沙俄攫取了許多商業特權,使得渠家在茶葉行業中發展舉步維艱,其余晉商也不例外。1909年,俄政府違約宣布對在俄華商征以重稅,以排擠中國商人,而清政府軟弱無能,毫無對策,使得渠家在內的晉商慘遭損失,無奈回撤國內。之后渠家投資最早的百川通票號,受辛亥革命期間戰爭的打擊,僅漢口、長沙兩分號就損失不下百萬之巨,致使百川通票號日益萎縮,渠家其余票號亦是如此。所以清末民初,社會的動蕩使得渠家失去了安全的經商環境。
2 .清政府的肆意壓榨
中國作為一個封建農業國家歷史悠久,歷代統治者為了維護其專制統治秩序和小農經濟結構基礎,往往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清末,隨著封建制度的進一步衰落,政府對商業控制雖相對減弱,但對商人的壓榨卻愈加苛重。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追求奢豪生活的欲望使得統治者加大了對商人的剝奪。上至皇帝公卿貴戚下至普通官吏,往往生活奢豪腐化。而這些奢侈生活的維系,大多是通過巧立名目,增加稅賦,強迫商人捐獻報效等方式而來的。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腐敗統治,內外矛盾激化,鎮壓起義和對外戰爭都需要大量的軍費開支,而歷次對外戰爭的失敗,伴隨而來的都是巨額的戰爭賠償,但政府財政匱乏,于是便將賠償的重負轉嫁給整個社會。商人首當其沖,執中國商界之牛耳的晉商更是深受其害,往往承擔沉重的苛稅、捐輸、攤派。承攬官家匯兌業務是渠家主要經營策略之一,但這種靠結托封建政府官吏,為封建政府官吏服務的經營策略,當封建政府走向衰亡時,仍繼續采取的話,必然禍及自身,渠家后來的衰敗就證明了這一點。例如,渠本翹在保晉礦務公司創設時,山西當局以畝捐銀為擔保的借款已到期,而畝捐銀之款終不見兌現,渠本翹只得以公司資金歸還票號借款,此后,本已經營慘淡的保晉公司由于資金不足,元氣大傷,進退維谷。
3.固步自封,墨守成規
山西地處內陸,土地貧瘠,十年九旱,致使“晉俗之險,自古而然”,而這也形成了山西人封建保守的小農經濟思想。渠家同樣受此影響,在經商獲得巨額利潤后,并沒有將大量商業資本轉移到發展近代工業的開發上來,而是將這些資本用于修建宅院以及購置糧田等用途上,富麗堂皇的渠家大院就是其保守的佐證。而且,渠源湞死后,后人在其票號銀窖中挖出了白銀三萬兩,而這也能充分體現其保守性。
渠氏家族的發展告訴我們,只有在保證國家穩定,人民生活安定的環境中,我們才能謀求自己的發展之路,所以我們要將自身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社會的發展密切聯系起來,并且要努力克服封建思想帶給我們的束縛,積極創新,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亞蘭.站在歷史的高度認識“萬里茶道”[N].太原日報,2013.10.25(10)
[2]武殿琦.晉商巨族祁縣渠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
[3]盧潤杰.渠本翹與山西現代工業現代教育[J].晉中學院學報,2008,25(2):24-28.
[4]成崇德.論清代前期的西部開發[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2.
作者簡介:李佳睿(1999—),女,漢族,在讀大學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