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明年1月1日即將生效的Incoterms 2020入手,闡述了貿易術語的變革,并對照舊版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分析了Incoterms 2020的改進,相應提出了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貿易術語Incoterms改進
一、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的歷史沿革
1、貿易術語的形成
在國際貿易實踐中,買賣合同中涉及的內容很多,比如用哪種運輸方式,交接地點、交接方式,由誰辦理運輸、保險,由誰報關、報檢,如果一項項都要由買賣雙方磋商決定,無疑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因此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形成了貿易術語,用三個英文大寫字母組成,用于說明價格構成,劃分買賣雙方各自承擔的風險、責任和費用。貿易術語有利于明確雙方責任義務,有利于簡化交易內容,有利于合同的簽訂和爭端的解決。
2、貿易術語的修訂
1928年國際法協會在華沙制定了《1928年華沙規則》,專門解釋了CIF合同的性質,買賣雙方的風險責任和費用劃分。1932年該規則經過修改,改名為《華沙-牛津規則1932》。
1932之后,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經過了多次修改。《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定義了6種貿易術語,(1)Ex Point of Origin產地交貨;(2)FAS在運輸工具旁交貨;(3)FOB在運輸工具上交貨;(4)C&F成本加運費;(5)CIF成本加運費、保險費;(6)Ex Dock目的港碼頭交貨。《199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把13個貿易術語EXW、FCA、CPT、CIP、DAT、DAP、DDP、FAS、FOB、CFR、CIF分成了四組:E組、F組、C組、D組。INCOTERMS1990考慮到了運輸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及集裝箱運輸和多式聯運;加入了公路鐵路等方式的滾裝滾卸運輸方式;明確了買賣雙方需提供的各類單證名稱。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定義了13種貿易術語,EXW、FCA、CPT、CIP、DAT、DAP、DDP、FAS、FOB、CFR、CIF。明確了FAS和DEQ術語中,賣方辦理出口清關手續和買方班里進口繳納關稅的義務;規定了FCA術語下賣方負責所在地“管裝不管卸”,并完成交貨任務;重新定義了承運人;明確了清關的含義和內容:即承擔貨物過關時的關稅/費用和一切海關行政手續和相關信息。
《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考慮了供應鏈安全性、信息安全和流通安全;對接了當時新修訂的ICC倫敦協會險保險條款和單據的電子化趨勢,以及貿易復雜化多元化場景,如電子貿易和內外貿兼容,解決了農副產品轉售、運輸過程中的風險轉移點的糾紛;第一次引入了“Guidance Note”(指導性解釋);定義了11種術語,更明確了買賣雙方關于風險責任和費用的劃分,可以有效避免碼頭附加費(比如THC)產生的糾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INCOTERM 2010中交貨點是運到船上為止,傳統的交貨點船舷被取代,這是因為大量滾裝船的應用。由此可見,造船技術的不斷升級革新也帶動了貿易術語的變革。
即將生效的《202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考慮了大數據和網絡供應鏈的安全,促進了貿易便利化。INCOTERMS 2020定義了11種貿易術語:FCA、CIP、CPT、DAT、DAP、DTP、DPP、CNI、 FOB、CIF、CFR。下文將具體講述《202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與舊版《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相比的變化和改進。
二、Incoterms 2020的一些改進
1、貿易術語EXW和FAS將被刪除
EXW(工廠交貨)是對賣方來說最便利的貿易術語,賣方只需把貨物交給買方處置就可以。這個貿易術語將會被刪除,而且沒有任何可替代的貿易術語。INCOTERM 2010出版的時候,國際商會就提出EXW可以用于國內貿易,因為使用EXW貿易術語,買方需要辦理進口國和出口國的海關手續并支付關稅,這將導致很多問題。而且EXW經常被錯誤使用,在實踐中,因為要使用買方的交通工具,因此買方經常幫助包裝和裝運貨物,而這些是EXW術語中沒有規定的責任。
FAS(船邊交貨)是一個很少使用的貿易術語。因為使用FCA貿易術語同樣可以在碼頭交貨,因此FAS與FCA相比,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實踐中,FAS僅用于一些商品(如谷物和礦物)的交易,因此,國際商會可能為這些貨物創立一個新的貿易術語。
2、FCA將變成兩個貿易術語
FCA是最常用的貿易術語,實踐中大約40%的國際貿易要使用FCA貿易術語,因為FCA實用性強,可以滿足在各種地點交貨(賣方所在地、陸地運輸終端、碼頭、機場等等)。專家委員會正考慮創立兩個FCA貿易術語,一個用于陸地運輸,一個用于海上運輸。
3、新貿易術語CNI的產生
新的貿易術語CNI(成本加保險費)將會填補FCA和CFR/CIF之間的空白。這個貿易術語將帶來購買保險的義務。在以往的國際貿易中,往往有很多懷有僥幸心理不購買保險的買方或賣方,在集裝箱火災事故頻發的夏季,沒購買保險的一方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新貿易術語CNI術語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
4、DDP會分割成兩個新貿易術語
起草委員會正考慮把DDP改成兩個新的貿易術語:DTP和DPP。DTP適用于貨物在買方所在國的終點站(碼頭、機場、運輸中心等等)交貨,并且由賣方承擔關稅。DPP適用于貨物在非運輸終點站(比如買方所在地)交貨,并且由賣方承擔關稅。
三、外貿公司應如何應對Incoterms 2020
ncoterms起草委員會也考慮在Incoterms 2020里加入新內容:比如運輸安全問題,運輸保險規則,還有貿易術語與國際銷售合同的關系。
外貿公司應充分考慮到貿易術語的變化和新貿易術語的功能,在實踐操作中作出相應調整,以免在國際貿易中陷入被動局面。
參考文獻:
[1]樓前飛.D組貿易術語在外貿實踐中的應用及注意事項[J].對外經貿實務,2019.7.
[2]孔曉煒.FOB與FCA術語應用問題——以賣方義務與風險規避為視角[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6.
作者簡介:沈敏燕(1981年10月9日-),女,漢族,浙江杭州人,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