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武德
【摘要】隨著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研究一種新型的處理重金屬廢水方法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以聚乙烯亞胺為主要原料,制備一種新型重金屬離子吸附劑-聚乙烯亞胺微球(PEI),本文重點討論聚乙烯亞胺微球(PEI)制備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聚乙烯亞胺重金屬
1實驗原理
本實驗由于聚乙烯亞胺不溶于液體石蠟,而溶于水,因此選擇液體石蠟作為連續相,聚乙烯亞胺的水溶液分散在液體石蠟中,采用電動攪拌機進行加熱攪拌,待其混合均勻后,加入環氧氯丙烷,聚乙烯亞胺發生聚合反應形成微球,PEI微球的合成路線圖如下圖1所示。本文實驗考察各工藝參數的改變對PEI微球制備過程中的粒徑分布的影響,并對實驗結果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確定反應的最佳實驗條件。
2反應溫度的影響
實驗條件為聚乙烯亞胺的添加量為5.5mL,所用環氧氯丙烷的用量為6.0mL,油水相比為3:1,攪拌速度控制在300r/min,司班80的用量為2mL。實驗結果為產物的粒徑分布隨反應溫度的變化沒有太大的影響,粒徑分布呈正態分布,中間比較密集,兩端比較少,由于反應的速率受到反應溫度的控制,若整個反應體系的溫度太低,不利于反應的進行,會降低反應速度,選擇90℃作為反應溫度較適宜。
3交聯劑用量的影響
反應條件為聚乙烯亞胺的添加量為5.5mL,油水相比為3:1,采用攪拌的速度控制在300r/min以內,Span80的用量采用2mL,反應溫度依據以前的實驗數據分析選定為90℃。改變環氧氯丙烷的添加量,觀察對產物粒徑分布的影響,從實驗結果可得結論,交聯劑環氧氯丙烷用量對實驗數據的影響較大,交聯反應是制備微球的關鍵性因素,對產物性能的影響比較大,比如交聯度、含水量、產物的密度、孔徑等都有很大的關系,交聯劑用得越多,形成的微球結構越緊湊,機械強度也較高,反之,交聯劑用得越少,則形成的微球結構越松散,其網絡結構比較發達,但其機械強度不高,綜合對比兩方面的因素,環氧氯丙烷的添加量不宜過多,宜確定為6.0mL。
4攪拌速度的影響
反應條件為聚乙烯亞胺的用量為5.5mL,油水相比為3:1,Span80的用量為2mL,根據實驗條件改變攪拌速度,觀察實驗結果得知,攪拌速度對反應的影響很大,它能加快物質間的傳質,同時也有利于物質間的傳熱,使反應相能夠均勻地分散到連續相中,若在反應時攪拌不均勻,將會導致最后的產物粒徑分布不均勻,呈現兩極分化。攪拌速度越快,得到的微球粒徑越小,但當攪拌速度一定時,反應相已經能夠均勻地分散在連續相中,粒徑分布比較穩定,此時進一步增加攪拌速度,由于速度過快,反應容器內的反應液體湍流程度加劇,粒徑分布范圍會變寬,所以攪拌速度控制在400r/min為宜。
5不同相比的影響
反應條件為聚乙烯亞胺的添加量為5.5mL,span80的添加量為2mL,根據前面的實驗結果,環氧氯丙烷用量為6.0mL,400 r/min的攪拌速度,90℃的反應溫度。從實驗結果可得,隨著油水相比增大,產物顆粒的粒徑分布逐漸減小,在油水相比低于3:1時,由于單體液滴不容易分散在液體石蠟中,分散效果不是很好,單體之間容易發生團聚現象,所得產物的粒徑比較大,油水相比若太大,得到的聚乙烯亞胺微球的粒徑有太小,不利于后面的實驗分離及其在重金屬污廢水中應用。在油水相比為3.5:1時,已經能夠保障反應相很好的分散在連續相中,過多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故而油水相比選為3.5:1相對來說比較適宜。
6乳化劑用量的影響
反應條件為聚乙烯亞胺的添加量為5.5mL,環氧氯丙烷的添加量6.0mL,400 r/min的攪拌速度,3.5:1的油水相比,90℃的反應溫度,改變乳化劑的用量,其結果表示,通常情況下親油性的表面活性劑一般應用在油包水的反相懸浮體重,Span80的親水疏水平衡值為4.3,因此本實驗選取Span80作為實驗用的乳化劑,從實驗結果可知,產物粒徑分布與乳化劑用量關系較大,當乳化劑的用量過低時,其不能很好的保護反應相,反應相會發生團聚反應,當乳化劑用量過多時,乳化劑容易進入微球顆粒的內部,堵塞微球內的網絡結構,不利于產物的分離提純,影響產物的性能,同時增加了操作成本。綜合對比,Span80的用量選用2mL比較合適。
7結語
本論文聚乙烯亞胺微球(PEI)的合成優化條件為:聚乙烯亞胺的添加量為5.5mL,交聯劑用量為6.0mL,反應溫度控制在90℃,電動攪拌機轉速為400r/min,油水相比3.5:1,乳化劑Span80用量為2mL,制備的PEI微球粒徑主要分布在200~300μm之間,SEM觀察到制備的微球顆粒粒徑分布均勻。
參考文獻:
[1]錢勇.工業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常見處理方法[J].廣州化工, 2011,17(05):130-131.
[2]劉敏敏,于水利,侯立安.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概述[J].中國工程科學,2014,16(07):100-104.
[3]張家樺,施巖.吸附法處理重金屬廢水的研究進展[J].當代化工, 2014,43(06):991-993.
[4]P. Pal, F. Banat, Comparison of heavy metal ions removal from industrial lean amine solvent using ion exchange resins and sand coated with chitosan ,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 227-236.
[5]A. Maher, M. Sadeghi, A. Moheb, Heavy metal elimination fromdrinkingwaterusingnanofiltrationmembrane technology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Desalination, (2014) 16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