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琮澤 杜立劍 張會娟 禹天鳳
【摘要】傳統模式下空調控制方式不利于環保節能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的浪費。隨著科技的發展,空調的智能控制模式逐漸全面形成,根據室內溫度、濕度的變化,以及人體的需求對空調壓縮機進行智能控制以達到節能的效果。
【關鍵詞】空調智能控制節能
引言
中央空調系統的總耗電量為建筑能耗的40%以上,節能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了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對中央空調的節能研究必不可少。在我國中央空調的運行效率,相比于先進的西方工業國家低40%以上,深究其因,無外乎傳統空調控制方式效率低下,傳統的恒溫定頻空調系統無法根據室內的溫度,濕度變化以及人體的需要做出調整,變頻空調在其本身條件下,運用模糊控制技術,根據溫度以及濕度的變化,進行模糊算法得到的數據作為變頻壓縮機的供電頻率,以實現變頻。
1中央空調系統節能總方案
為了提高空調的效率,達到節能的效果,對中央空調系統增加控制環節。在冷凍機房周圍及現場設置智能控制工作站,并對各個區域的溫度、濕度、壓力等進行監測,根據模糊控制技術調節各個區域的供水量以及制冷程度;在冷凍機房現場設置冷凍泵智能工作站,利用控制裝置以及能耗檢測裝置對冷凍泵的流量進行控制和調節,各個區域冷熱量平衡的條件下,根據兩者之間的壓力差來控制冷凍泵的頻率和臺數,以達到節能效果;在冷凍機房現場設置主機智能控制工作站,根據主機的負荷率與cop及功率的性能曲線關系,進行合理化控制,根據冷凍水流量,溫度以及濕度的變化情況,冷水主機優先運行,并且是滿載運行,以達到節能目的;中央空調值班室設置信息監控,通過主機連接器與其他主機實現通訊,通過網絡連接與現場的智能控制工作站進行信息傳遞,以實現對整個中央空調系統的智能控制。
2變頻空調以及模糊控制技術的介紹
2.1變頻空調
變頻空調系統中壓縮機的轉動速率,可以根據環境中溫度的變化進行調整來控制空調制冷量,交流變頻空調是把50Hz的交流電通過整流裝置轉變為直流電,加載到功率驅動模塊上,模塊在微處理器的控制作用下,輸出頻率可以變化的交流電,輸出的可變頻交流電作為壓縮機的供電電源。而直流變頻空調的壓縮機采用直流電機,不需要微處理器控制,不需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因此,直流變頻空調相對于交流變頻空調更節能。
2.2模糊控制技術
人體對周圍環境的溫度、濕度感到舒適,沒有具體的區間范圍,人體的感覺不是精確量而是模糊的。智能控制恰恰不需要建立精確的數據關系,對于這種復雜性的系統非常適合。
變頻空調機在模糊控制下,將溫度采集裝置采集到的數據信息,與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信息進行比較,通過模糊控制技術,控制調節變頻空調器,保證空調器在最合理的狀態下運行。
3模糊控制器設計
模糊控制器即把具體的輸入信號轉化為模糊值,然后在知識庫所含的數據庫和模糊規則庫作用下下進行模糊推理,最后解模糊,即通過模糊推理得到的數據轉化為可以實用的精確量。
3.1輸入信號的模糊化
傳感器測量的實際溫度與設定的初始溫度的偏差E即(溫差),以及溫度的變化率輸入信號。
3.2輸出信號的模糊化
將壓縮機運轉頻率的變化量作為輸出量。
3.3模糊控制的規則
模糊控制規則是建立在人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之上的,例如當室內溫度很高,與設定值的偏差很大,且溫度變化率很小,所以壓縮機應該高速運轉,這是控制規則可以用條件作用的形式表達。
3.4解模糊
將通過模糊控制得到的模糊量再次轉化為精確量控制壓縮機的頻率
結束語
根據室內溫度的變化以及溫度變化率來改變壓縮機的頻率,實現節能的效果。就像是汽車在不同的路況下采用不同速度轉化為不同的檔位。智能控制下中央空調系統的節能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改善,同時不能中斷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羅蓉,徐紅兵,田濤.復雜系統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技術及應用研究[J].中國測試技術,2006(04):17-21.
[2]韓成浩,郭濱.泵與風機的運行節能[J].農業與技術, 1999(03):30-32
[3]葉大法.常用空調節能方式與控制[J].暖通空調,2012(11) : 9-14.
[4]張化光.智能控制基礎理論與應用[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5
[5]齊勇,蘇嚴民.空調變頻控制器的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1997(02):58-60
[6]黃根法.變頻空調及變頻器件的應用[J].制冷與空調,2002(0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