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松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以及全球化的推進,我國的經濟條件以及社會情況均得到不斷的進步與發展,教育事業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尤其是目前的高校考試改革情況。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更加系統的改革,有效的改革與發展不僅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本文闡述了學分制教學管理下的高校考試改革研究。
隨著高校考試改革的推進,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成為了一種主要的管理模式,這是一種將學分作為計量單位來對學生完成學業狀況進行管理的制度。考試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考試制度在教學改革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學的考試制度不僅能夠形成良好的學風與教風,還能更好地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的不斷完善能夠對教學提出新的以及更高的要求,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的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一、學分制對于考試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在教學環節中考試是檢驗學生最基本的環節,更是對教學質量情況進行掌握的主要手段。考試制度在高等教育中是最為基本的一項制度,考試能夠更加直觀地反應教學的效果以及教學目標是否達成,考試制度不僅具備了很強的導向性作用,而且也是最好的檢驗手段。而考試的制度將會與考試的內容標準不同而有所差異,考試是選拔人才評價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特別是選拔性的考試,考試制度將會直接對人才的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更大。而學分制能夠順利實施的主要條件便是依賴完善的考試制度,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化不斷進行改革。而考試制度的改革不僅能夠豐富學分制教學制度的改革內容,激勵學生自主學習,而且科學合理的考試制度更是對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最終目的。當代考試制度的改革對于學生制的實施重要性不言而喻,學分制條件下高校考試制度的改革也需要以學生全面發展的大前提為主,尊重學生的專業背景以及愛好,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二、學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考試制度需遵循的基本原則
進行考試改革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遵循科學性原則,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少學校開始采用學分制的管理模式進行教學,但是此模式在我國依舊處于不成熟的情況,因此,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科學性原則是最基礎的原則。運用科學的眼光來對考試中的問題與情況進行看待與思考,不斷提高考試的科學化水平,按照社會發展的規律進行改革,設計合理的考試標準,內容以及形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發揮學分制的真正功效。第二條便是需要發展性原則,由于考試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人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這一主題思想,因此,為了使學生得到全面綜合的發展以及各種基本素質的提高,發展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考試制度的改革還需要重視差異性原則,由于社會是個多元化且多層次的結構,對于學生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人的個體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而進行考試改革的時候也需要重視這點。因此,在進行考試改革時,需要重視學分制自由選課模式下考試對象的差異,從而進行差異性改革。現代教學觀點認為學生需要得到全面的素質提升,因此,日常教學中需要將學生作為主體,重視主體性原則的實施。在進行考試改革時需要重視這些基本原則,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三、優化考試質量的保障制度
為了保證考試的質量,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考試質量保障制度。這不僅是為了完善科學的命題制度,更是為了保障考試的命題質量,需要將教學目標與考試目標進行結合,確定到底怎么考,考什么,從而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在學分制的教學管理模式下,如果該課程的選課人數比較多,則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提高考試的效度與信度,此外,還可以聘請一些外校的專家教師與管理人員開展對于考試改革行動的做法。在改革方面,除了加強保障制度,還需要加強考后工作,很多學生覺得考試完畢就是象征著課程的終結,我們能通過考試來發現很多教學上無法發現的問題,并且在考試之后除了進行登分以及閱卷之外應該對考試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且將其整理在一起,當在進行改善時則將其拿出來討論,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通過對考試質量的保障制度進行優化,并且嚴格規定考試的管理制度,考試過程中規范地執行管理規定,真正提高考試質量與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進行學分制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高校考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認識到考試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改革過程中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則的同時優化考試質量,從而達到真正的改革與發展。(作者單位:青島恒星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