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
在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高校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教學、科研、學生活動等越來越復雜多樣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升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就顯得特別重要。本文通過管理會計的應用量本利分析法和平衡記分卡管理工具,在高校成本管理、績效評價等領域,以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運用管理會計的一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如量本利分析法和平衡記分卡工具,對學院的財務數據進行準確細致的分析,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使學院走上一條內涵式的發展道路。
一、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領域,本文應用量本利分析方法,對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產量(或銷售量)--利潤依存關系分析的簡稱,也稱為CVP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是指在變動成本計算模式的基礎上,以數學化的會計模型與圖文來揭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額、利潤等變量之間的內在規律性的聯系。
如何確定盈虧臨界點,是運用本量利分析法進行成本分析的重要內容。盈虧臨界點,就是貢獻毛益等于固定成本時的銷售量。此時,學院處于不盈不虧的狀態,所有的學費收入,剛好夠學院的各項開支。計算出學院的盈虧臨界點以后,就可以推算出,我院招收多少學生,可以達到盈虧平衡的狀態,也就是說,學院招生多少學生,收到的學費收入,剛好夠學院的各項開支,沒有結余;進而實行戰略規劃,確定學院的最低招生人數,為其他各項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量本利分析法的分析原理是:當產量增加時,銷售收入成正比增加,但固定成本不增加,只是變動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說,當學生人數增加的時候,收入增加,但是固定成本不增加,只是和學生有關的變動成本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而增加。
(一)學院2018年收入合計4384.9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305.84萬元,事業收入(學費收入)1679.06萬元,其他收入400萬元;支出合計4486.8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555.95萬元,項目支出2930.86萬。2018年學生人數3058人。
(二)收入=成本+利潤,如果利潤=0,那么收入=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而收入=學生人數*每個學生學費收入,變動成本=單位變動成本*學生人數,這樣由學生人數*每個學生學費收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學生人數,可以推導出盈虧平衡點的計算公式為:
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每個學生的學費收入-每個學生的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每個學生的貢獻差數
經過對學院財務數據的分析,和學生有關的直接成本包括課時費、學生活動經費、宿舍樓的水費、電費、暖氣費和教學樓的水費、電費、暖氣費等,合計1574.4萬元,也就是說變動成本是1574.4萬,固定成本2912.41萬,由此計算出單位變動成本=0.2萬元,學院每個學生每年的學費收入是0.57萬元,計算出盈虧平衡點=2912.41/(0.57-0.2)=7872人。
換句話說,也就是當學院學生人數達到7872人時,收入、支出才能平衡,剛好保本,不虧不賺。當學生人數大于7872人時,學院才能盈利。
二、績效評價
(一)在績效評價領域,本文采用用平衡記分卡對學院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平衡計分卡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此四項指標分別是:財務(Financial)、客戶(Customer)、內部運營(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學習與成長(Learning and Growth)。設計平衡計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實現戰略制導”的績效管理系統,從而保證組織的戰略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
(二)下面,從財務、學生、內部運行、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對學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1.財務:財務注重傳統的報賬、記賬業務,不重視對財務數據的分析;在編制完預算以后,編制完決算報表以后,對預算的執行以及績效沒有進行評價,需要改進,要對財務數據進行更加精細的分析,同時對預算的執行生就業率大大89.45%,在全省45所高校中排名第二位。
2.內部運行:各處室能夠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能,服從領導的工作安排,但是在處室之間的協同工作方面有待提高。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3.學習與成長:學院經常組織教師培訓,積極推薦教師參加國培項目,給青年教師提供良好的成長平臺。
建議:加強處室之間的溝通,以便更好的協同工作;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作者單位: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課題項目:甘肅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項目。管理會計在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的應用(2019B-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