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
摘 要: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歷史的動蕩中仍留下了較多珍貴的文物,文物是人們了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證明。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文物保護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下開展工作,文物對于我國歷史來說有著非常高的研究價值,通過對于文物的研究可以讓人們對于過去的歷史文明以及人文地理、精神面貌更加的了解。而不同時期的文物更是我國文化文明發展的重要見證,因此,本文對新時期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將會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文物管理;問題對策;相關建議;文物保護
文物保護工作不是簡單的看管,對于相關工作人員而言,文物不僅是非常重要的精神遺產,也不是沒有溫度的一個“物件”,而是對于過去不了解的知識進行補充。由此可以看出,文物是人類發展中所保存的智慧成果。文物科學技術的提高不僅可以讓我們知道中國五千年上下的文化發展軌跡,也可以讓我們了解歷史文明中還沒有被發現的藝術以及文物中的內涵。新時期文物保護的相關工作是重中之重,相關部門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計劃以及做好更加充足的準備工作,來進行和加強對于文物保護的工作。
1 新時期下文物保護管理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文物存在遺失現象
新時期下,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體制的不完善導致了大量的文物丟失,而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國在發展歷史中對于知識認知相對薄弱,過去的人們不知道文物的重要性,造成了部分文物在歷史發展過程遺失或者損壞;再者,部分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在改變的過程中漸漸被忽視,也是我國文物遺失的大的原因;最后,歷史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和存放時間過長以及存放不當的情況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導致了我國文物數量的減少和遺失。
1.2 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
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難度大,內容復雜,所以文物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決定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效益。就目前情況來說,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技術水平還不達標,造成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進展不順利。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我國對于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決定比較晚,所以,相關工作人員相比于其他國家的技術水平、業務能力及觀念等有較大的差距;第二點: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相關工作的人員缺少專業知識培訓,國家對于文物保護管理沒有完善的制度,相關工作人員工作水平不達標也是我國問問保護管理工作止步不前的重要因素。
1.3 文物保護管理系統不完善
文物保護管理系統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管理系統,其中有管理人員、管理標準以及管理制度,管理人員以及管理標準是極其重要的,其決定文物保護管理系統能否有效的并且順利地進行。目前,在這項工作實際操作當中,由于管理系統的不完善以及各種存在的問題直接導致了文物保護管理這項工作在實際中效果并不理想。最后,文物保護管理系統的不完善、文物保護管理系統的不及時更新也是導致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
2 新時期下如何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
2.1 政府需要加大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資金投入
由于文物本身的一種特殊屬性,如果遭到了損壞和遺失,將會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大損失,為相關工作人的研究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也為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加大了難度。在當今,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文物是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以及研究價值,它可以有效地帶動旅游業的繁榮發展,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也可以有效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但我國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常常因為資金短缺的問題極大的影響進程,為了有效地提高文物管理保護工作的進度,在新時期下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政府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加大資金力度支持,從根本上保證我國文物保護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和進行,為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第二,相關管理單位和部門一定要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能夠對文物保護工作有所重視,完善各個地方的相關工作單位,為文物保護立管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重視文物保護管理人才的培養
想要將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順利的進展,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是專業人員。其主要原因在于文物不可再生,需要通過專業的技術手段予以保護。所以,國家應加大對于文物保護管理人才的培養,使新時期下文物保護管理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2.3 建立并且完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制度
完善的規章制度不僅僅是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我國能否在這項工作中取得研究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政府和相關部門首先應該建立并且完善文物保管制度,需要做到“保管目錄清晰以及介紹詳細”,再者,建立藏品保管制度,在藏品管理的過程中,做到接受、記錄、提用等都有專門的制度明確。第三,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法律制度,專業的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能夠認真負責并且嚴格按照章程做事。第四,向發達國家借鑒成功經驗,引進先進的設備以及相關工作制度,有效地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最后,在新時期下的網絡技術高速發展,應當利用發達的網絡信息技術,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完善相關制度以及及時的更新相關設備,盡早地實現“文物信息化管理”。確保文物遺產能夠得到切實的保護。
2.4 鼓勵全民參與到文物保護及管理工作中去
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不僅是國家、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工作,政府應當加大宣傳力度,應通過各種方法讓廣大群眾知道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建立相關的獎懲制度,讓廣大群眾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當中。
2.5 定期進行文物狀態的評估
在文物保護管理的工作中,價值保護是工作重點,定期對文物狀態的評估可以為后期的工作提供參考,也能及時地知道在文物保護管理的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及時地做出解決的措施和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物的意義不僅僅是我國發展進步的印證,還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于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投入,對于我國在這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加大重視的力度盡快地解決,使文物少受損失,并且,視情況加大資金投入以及注重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完善相關制度等方式有效地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呂廣暉.談基層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J].才智,2019,(28):243.
[2]馮淵淵.淺談如何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J].文存閱刊,2019,(18):162.
[3]李萍.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探討[J].中文信息,2019,(9):278.
[4]朱永平.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探討[J].青春歲月,2019,(26):449.
[5]王靜.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現實意義及策略[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