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沖會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的關鍵時期,社會問題中存在的各種不良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校管理的難度。新時期學校管理工作應當立足初中生年齡特點,善于從社會問題中發現學校管理的落腳點,以不斷優化學校管理策略,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力度,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優化教育質量。本文立足初中學校管理實踐,首先簡要敘述了社會問題對學校管理工作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工作經驗,進一步闡述了面對社會問題的影響優化學校管理工作的策略。
關鍵詞:社會問題;初中學校;學校管理;影響分析
面對社會環境中不斷涌現的新潮流思想以及文化沖擊,如何提高學校管理質量,優化傳統學校管理水平成了當前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初中階段的教育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在此過程中學校管理水平的質量直接關系著教育教學的質量。隨著現代化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初中學生的認知觀念和思想正在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這些新潮的思想和文化中既包含了一些積極向上的內容,同時也涉及著消極的文化觀念。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辨別和抵御不良文化影響的能力較弱,很容易對其學習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日常學校管理過程中深入研究社會問題對學校管理的影響,不斷優化學校管理質量不但關系著學校文化的建設,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同樣具有關鍵的影響作用。
1 社會問題對學校管理工作的影響
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也不盡相同,就當前社會問題而言,主要包含了一些教育問題、貪腐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誠信問題等。這些不良社會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初中學校管理工作的質量。為了能夠不斷優化學校管理質量,降低不良社會問題的影響,就必須要重視社會問題對學校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進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1.1 教學過程只重視結果,忽略教學過程中人才的培養
受我國傳統應試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初中學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以學生升學率提升為教育目標的情況存在,部分學校管理者錯誤地認為只有學生最終學習成績提高,帶動學校升學率的提升才能夠體現出學校教育的價值和學校管理的價值,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除此之外,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單一片面的知識教學觀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的管理質量。在日常學校管理工作中并沒有意識到良好、系統的學校管理工作是提升學生學習環境,帶動教育質量發展的基礎,只是片面地認為只有學習高的學生才能帶動學校升學率的提升,缺乏對學校教書育人觀念的正確理解,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學校之間在爭奪優秀生源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忽略了對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視。
1.2 學校管理兩極分化情況嚴重
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部分學校的管理過度注重剛性制度的規范和約束作用,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缺乏柔性管理和人文關懷的理念,過度強調管理工作的統一性、計劃性以及服從性。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一線教職員工在教育工作中積極性受到了限制,嚴重影響著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授課策略的創新以及作業設計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校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校在進行學校管理時缺乏合理的獎懲制度,學校相關管理人員在處理問題時個人情緒影響較大,使得學校管理工作的相關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實,制度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制度的約束力,影響著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1.3 教育評估方式不科學
受社會誠信問題的影響,在學校教育評估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良的現象,首先來說,教學過程只注重結果,忽略教學過程的影響。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部分學校為了提升學校自身的教學口碑,過度地注重學生成績教學,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僅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管理的質量。其次,教育評價過程重視材料整理,忽略實際工作評價。在教育評估過程中針對相關教育部門的檢查要求,整理歸一些必要的文件材料,真實性和客觀性那以保證,存在一定的誠信問題。最后就是教學管理過程注重學習成績培養忽略了學生素質教育的滲透。單一以成績為教學標準的評價模式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質量,忽略的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 社會問題影響下優化學校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轉變傳統管理理念,落實以人為本思想
在面對社會問題的影響下,學校管理工作應當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符合學校教育特征和發展的管理理念與策略,優化學校管理思想。其次,針對學校教育評價工作,轉變單一的成績為主的評價思想,與時俱進地樹立多元化評價體系,提高教育評價的全面性與客觀性。最后,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不因學生成績差而忽略學生,同時也不易學生成績好過度的偏愛學生。要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多樣化的教學策略,結合學校管理工作的輔助,將以人文本教育理念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2.2 建設良好校園文化,營造良好學校文化氛圍
在日常學校管理工作中,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優化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可以凸顯學校在教學中的辦學特色,同時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學校管理的質量和教師的綜合業務能力。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管理人員與所有教職員工的共同參與。在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校園文化氛圍應當是讓教師與學生享受校園文化的舒適感,體會到校園生活的人文關懷。在日常學校管理過程中,學校管理者除了幫助和督促教師良好的發展之外,同時還應當更多地體現出人文關懷的理念,促使教師從中能夠體會到幸福與快樂,并將其傳遞給學生,幫助教師與學生在融洽、良好的校園文化中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2.3 建立完善的教育評估機制
在優化和完善學校管理工作實踐中建立完善科學的教育評估機制必不可少,學習教育評估應當立足現代化素質教育發展,以學生學習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合理化教育評價體系,建立全面系統的學校教育評估方案,并根據教育評估方案對日常教育結果進行綜合性的考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帶動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完善學校教育評價機制的同時還應當建立完善的教師以及班主任工作評價機制,明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地位與工作要求,深入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引導教職員工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工作,打破傳統單一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從而有效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合理化人性化特點,推動學校日常管理工作逐步趨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3 總結
在日常學校管理工作實踐中應當積極地面對社會問題對學校教育管理工作造成的影響,并結合學校管理工作實際情況,以現代化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不斷優化和提升學校管理方針,通過完善的制度建設以及教育評價機制鼓勵,引導教職員工積極地參與學校管理工作實踐,深入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優化學生學習成長環境,提高學校綜合教育能力。
參考文獻
[1]郭蘇閩.淺析社會問題對初中學校管理的影響[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5(3):9-9.
[2]藍揚.社會問題對初中學校管理的影響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