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紅 梁世超
摘 要:隨著新語文教育規范的發展,人們對寫作素質教育工作也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對于學生個人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十分關鍵。本文簡單介紹了當前寫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對此類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對我國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加快推進綜合素質人才的成長。
關鍵詞:新語文教育規范;寫作素質教育;問題及改善措施
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興趣缺失往往會造成學生作文教學工作無法順利開展,而且很多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保守單一,因此造成整體教學效果及質量不佳,而這種較差的結果往往會進一步削弱其寫作積極性,所以說有必要對學生寫作素質教育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對策進行解決,進而有效推進學生寫作素質教育工作。
1 語文寫作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 內容枯燥缺乏創新
好的文章不僅要語句通順,還要做到語言優美,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然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素材積累。如果學生思維固化,言詞沒有創新力,文章就會平淡無奇,讀來生澀,失去原有的活力和靈動性。目前學生寫作中往往會出現萬能例子的情況,學生們無論面對什么題目都想用“愛迪生”“張海迪”等例子,這就讓學生們的文章大同小異,缺乏創新。同時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只注重成績而忽略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寫作與生活完全脫節,這就造成學生面對話題無從下筆,無話可寫,寫作只是單純的湊字數,而不是有感而發進行創作。
1.2 抄襲現象嚴重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讓學生分清仿寫與抄襲、參考與拼湊的關系。仿寫是利用原文材料中的描寫手法、變現手法以及敘事模式來進行創作,書法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寫作風格,而不是講別人的成果直接放在自己的文章中。學生在參考優秀文章時要學習其中的精髓,也不是簡單的積累好的詞句和段落。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網上的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也不乏優秀文章,許多學生將他人的成果直接復制粘貼,成為自己的文章。這種嚴重的抄襲行為,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下降,不愿意自己構思,現階段碎片化式的閱讀對學生素材的積累十分不利。教師應該帶領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訓練寫作技巧,讓學生積極構思獨立寫作。
1.3 課堂教學模式陳舊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應試教育為目標,使得寫作教學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學生的思想被禁錮,無法創新,對寫作失去興趣。教師只是單方面的關心學生的寫作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惡性循環下去,教師的教學激情被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激發。新課標指導下,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
2 提高寫作素質教育的相關措施
2.1 創新作文教學方式
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是進行課上教學,缺乏真正的學生互動環節,同樣也無法真正了解學生在作文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相對被動,無法對作文寫作提起興趣。因此有必要加強對作文寫作教學的創新與優化,主要著力點在于其教學方式的豐富,能夠讓學生真正對寫作產生興趣,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所要描繪的場景,提高其感官感受。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所要描繪的美好事物進行有效地傳達,讓學生更加真切的感受美好的事物。以上這些都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寫作興趣,進而更好地開展寫作教學。
2.2 合理創設作文情境
傳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會忽視對作文情境的有效創設,造成學生不能進行靈感的創作,無法進行有質量的寫作。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創作情景的方式來讓學生對作文情境有所感觸,不斷引導學生對情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并結合自身靈感進行創作。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激發自身的寫作興趣。很顯然,教師根據情況合理創設作文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比如在開展以寫一種植物為題目的小作文時,應通過為學生呈現出田園風光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也可以進行課下觀察來獲取資源,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素材。同時老師也能夠準備幾盆各具特色的盆栽放在課堂中來為學生提供靈感。這種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真切的感受作文情境,進而提高自身寫作水平。
2.3 以肯定的評價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老師在開展語文寫作教學時應注意調整自身的評價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即便是針對學習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也應多加鼓勵,培養其健康自信的心態。這種積極的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小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畏難心理,不斷鼓勵其健康成長。在評價過程中,要打破滿分評價的傳統方式,要善于將學生的閃光點放大,發掘語言的潛力。比如某一個三年級學生,寫作速度緩慢,而且頻繁出現語句不通順現象,但這位學生寫作態度端正,每一句話都寫得很認真,字跡非常工整清晰。針對這個學生的特點,教師要在班級內對其優點加以肯定,私下鼓勵學生廣泛涉獵,規范語句的寫作,提高寫作速度。
2.4 積累素材創新寫作模式
學會了照貓畫虎,教師就要提升一下學生的創新能力了?!白x寫結合”教學模式主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這也是寫作中較高層次的需求。仿寫階段為這一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已經可以把握大致的寫作技能,接下來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大量且豐富的閱讀,這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和新穎的主題,文章內容變得不再干癟。
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充分的閱讀實則為寫作積累素材。教師講授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兩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與季節相關的美文,如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讓學生在美文的海洋里遨游。創新不是憑空想象,學生們需要一個過渡,改寫和續寫是再好不過的方法了。這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也提高了想象能力。加之教師適當的引導相信創新寫作會有很好的成效。教師在講授《伊索寓言》三則時,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延伸閱讀的任務,在閱讀過后也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自己創作寓言故事,此方法不僅積累了寫作素材也能讓學生適當練筆。
2.5 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寫作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語文寫作教學的刻板和枯燥。一般語文教師會讓學生就某一個題目進行寫作,這些題目有時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學生無從下手。還有的教師在布置作文題目時不能做到與時俱進,一些思想和觀點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語文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重視寫作,將寫作與學生的生活想聯系,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加入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也要選擇一些優質的課外讀物推薦給學生,課外延伸閱讀有利于寫作素材的積累,這樣學生在面對題目時不會無從下筆。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采用續寫、仿寫、日記和寫觀后感的模式,這比單純的命題作文或者話題作文要生動有趣,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有益處。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日積月累,所以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要注意分配,每周進行摘抄或者每天寫日記等都是對學生寫作的一個訓練,或者每兩周讀一本書并寫讀后感,這樣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2.6 學會仿寫汲取精髓
學生最常接觸到的語文閱讀素材就是課本,這也是最為基礎的閱讀材料。語文教材是專業人士對文章篩選之后編纂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科學性,考慮到了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認知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所以語文老師和學生要利用好這一資料在督促學生寫作的同時也要夯實基礎,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語文閱讀之美。這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做好仿寫就要理解模板文章的含義,要做到神形兼備。想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就要讓學生身臨其境仔細體會。課本的文章經常以生活中的場景出現,貼近學生熟悉的生活,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取其精華,也為仿寫做好準備。仿寫模式無非就是考查對模板材料的掌握與運用,內化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背景》《我的老師》這些文章時,可以帶領學生利用文中描寫人物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可以寫身邊熟悉的人也可以是有代表性的人物。學生在練筆的過程中體會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也鍛煉了寫作能力。寫作能力的提升往往是從仿寫開始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語文教育規范下對于寫作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老師和學生必須對寫作素質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推進學生的個人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新和.新語文教育規范下的寫作素質教育[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128-134.
[2]劉家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14):209-210.
[3]馮波.淺議素質教育下中學語文的寫作教學[J].都市家教月刊(11):28-28.
作者簡介
周翠紅(1975-),女,湖北,漢,本科,大學語文教師,天門職業學院,研究方向:大學語文教學。
梁世超(1973-),湖北,漢,本科,高中語文老師,天門干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