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軍
“我們這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各地的游客都會來旅游消費,不學點文化知識,怎么能吃好這碗旅游飯……”正在白廟鎮鄭家村農家書屋看書的古永林說。58歲的古永林是地道的鄭家村人,十年前從外地返鄉養起了鴨子,為了學到養鴨技術,他就到村活動室的農家書屋找書看,成了農家書屋的常客。聽說村里要發展旅游,為避免環境污染,他主動放棄養鴨到園區務工,做起了水庫管理員。他跑農家書屋的次數也更多了。
2017年10月,岳池縣打造集文旅、農旅于一體的農家生態文化旅游區,相繼開辦了櫻花節、荷花節、美食節等各種鄉村旅游文化節會活動,游客越來越多。古永林決定端起“旅游飯碗”,于是他在農家書屋看了不少關于旅游、餐飲、服務等方面的書籍。2018年初,他在鄭家村開了家“農家好吃魚”餐館,“店里每天都有生意,一年收入20萬元不成問題。”古永林樂呵呵地說。
看到他勤奮好學賺了錢,村里的男女老少也坐不住了。“到農家書屋看書去!”這句話如今已成為村民的口頭禪。農家書屋成為村民知曉政策、學習農業知識的“加油站”,同時也激勵著貧困群眾物質、精神“雙脫貧”。
“說實在的,隨著信息化、大數據、智能化的迅猛發展,傳統的農家書屋在使用和發展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喬家鎮雙橋村引進的鄉村振興人才黃葉麗說,“目前留在農村的基本都是不識字的老年人和留守兒童,我們要幫助他們實現有效閱讀。”黃葉麗想到了“聽書”這個辦法。“這可以幫助他們減少閱讀的麻煩,同時,通過建立村上微信群,定期不定期推送文章、書目引導農民、務工人員提升閱讀興趣。”
“小黃經常給我們選一些關于發展庭院經濟和教育子女類的書,讀給大家聽,感覺有很大幫助,村民們越聽越上癮,現在她又通過手機放給大家聽。”雙橋村支部書記謝德文介紹說,“利用學習強國APP、遠程教育站點、村村通大喇叭播放有聲讀物,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讀書會、‘書屋聽書活動,讓村上無法獨立閱讀的老人、少兒、殘障人群等也能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從中學到不少知識。”
據了解,岳池縣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縣委組織部探索實施“縣引村用、崗編分離”模式,引進鄉村振興人才96名,全部安排到村任職。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農家書屋書目選擇、閱讀活動主題上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挑選優秀黨建理論圖書、種植養殖技術圖書等在農家書屋設立“黨建圖書角”“聽書大喇叭”,廣泛傳播黨的路線方針、惠民政策,鞏固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者單位/岳池縣委組織部)(責編/馮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