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
我單位所在的機關辦公樓,經常見到值班的大爺。大爺其實姓李,我見了他,便叫他“老李”。
老李,個頭不高,不茍言笑,今年將近六十五、六歲了。起初,我們之間也僅僅是打個照面,問一聲而已,并無更多的了解。說心里話,在我的心中,老李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門房”而已。
但,在全民抗擊冠狀病毒的那些日子里,老李在我心目中的分量,一下子提升了。我逢同事就說,門房值班的老李,不簡單吶!
在單位輪值的那些天,我每天都來,看看同事們有沒有需求的地方。一天,我照常來單位,一進院,見老李正像平時一樣,給樓里的人,忙著測體溫、做登記。我見他正忙,也沒有“例行檢查”,而是直接上樓辦公。
隔了幾分鐘,老李氣喘吁吁地來到我的辦公室:“小馬,剛才顧忙著檢查其他人,把你漏了。”他不容分說,就拿起體溫計,給我測量,并極其認真地記錄下時間、人名及體溫。
就在那一刻,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心懷愧疚;也對老李的認真,頓生敬意:老李并不是個簡單的“門房”,他是個不簡單的“老李”啊!
我問老李:“那幾天,我沒啥事。你還氣喘追我,測體溫、登記。”從來不笑的老李,竟笑了起來:“這是我的工作,不能漏過一個人!”
“不能漏過一個人!”這短短的幾個字里,透露著老李對工作的嚴謹和負責,也透露著他一生的那股子認真勁。
我想:其實,疫情并沒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對抗疫情的勇氣、敬業和執著。
當看到那一個個平凡的醫務人員,不分白天黑夜地奮戰在一線;當看到那一個個素不相識的人,義無反顧地加入到支援武漢的隊伍中。
他們,就是我身邊值班的“老李”,沒有任何表態,也沒有任何誓言,只是在盡著自己應盡的義務。這種力量,遠遠超出了疫情帶給我們的憂慮。
由此,我打心眼里,為我們身邊、我們的國家,有無數個老李這樣的人,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