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煒,孟照輝,陸亞南,黃 釗,許 君,陳麗星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云南昆明 650032)
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我國農村老年人死亡和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占死亡人數的40%以上[1],高血壓是其發病的關鍵危險因素之一。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調查顯示,2012 年中國≥18 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5.2%,總體呈上升趨勢,并隨年齡增加而顯著增高;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為46.5%、41.1%和13.8%[2],處于較低水平,高血壓的防控形勢仍然非常嚴峻。相關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3-4],農村地區居民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明顯低于城市居民。因此,農村地區的高血壓居民是目前高血壓防控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之一。
此外,民族也是影響高血壓自我認知及管理的重要影響因素[5],目前針對少數民族人群的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并不多。云南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地理環境,在遺傳起源、居住環境、經濟、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為了解云南省傣族農村居民高血壓的患病現狀及相關危險因素,筆者對云南傣族聚居地西雙版納的傣族農村人群進行了調查。
本研究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景波族自治州抽取樣本。該自治州轄區內凡居住人口約1 000 人的村落被視為樣本群,居住人口不足750 人的村落進行合并,居住人口超過1 500 人的村落進行分割重組。之后,隨機抽取10%的樣本群,以隨機抽取的村落中年齡大于50 歲的傣族村民為研究對象。本次共納入研究對象約2 149 人。本研究獲得昆明醫科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批準,根據《赫爾辛基宣言》[6]的原則開展,所有研究對象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納入研究。
1.2.1 調查內容及人員培訓 調查內容包括問卷調查和體格檢查兩部分。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內容包括高血壓家族史、一般病史、飲酒、吸煙和受教育程度等詳細信息。體檢部分包括身高、體重、血壓等。所有參與研究調查的工作人員都完成相關內容培訓,并向采訪者提供關于調查問卷管理的詳細說明,以及使用標準測量血壓方法的訓練,使參與的采訪者既能明確研究目的,又能使用具體的方法。
1.2.2 血壓測量方法 受檢者坐姿休息5 min,受檢前至少30 min 避免飲酒、吸煙、飲用咖啡/茶以及劇烈運動,使用標準水銀血壓計,根據受試者手臂的周長選擇合適的袖帶尺寸,右臂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采用標準方法測量3 次血壓,取3 次測量數據的平均值作為統計分析的血壓值[7]。
1.2.3 高血壓診斷標準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 年修訂版》關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SBP)≥140 mmHg(1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DBP)≥90 mmHg;目前正在接受降壓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8]。
1.2.4 體重指數(BMI)BMI=體重(kg)/身高2(m2)。體重過低、正常體重、超重和肥胖的定義分別是BMI<18.5、18.5≤BMI<25、25≤BMI<30、BMI≥30。
1.2.5 吸煙 定義為每天至少吸一根煙,連續吸煙1 a 以上。飲酒定義為飲用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并且每周至少飲用1 次。高血壓家族史定義為直系親屬(祖父母、父母或兄弟姐妹)有高血壓病史。
采用Borland Delphi 6 軟件建立數據庫,所有數據分析使用SPSS 20.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使用構成比或率來表示。采用t 檢驗比較兩組計量資料,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3 組以上的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進行計數資料間的比較。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高血壓危險因素,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本次調查的50 歲及以上人群中,總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1.7%(898/2 149;95%CI:39.7%~43.8%),其中男性44.4%(351/789;95% CI:41.0~47.9%);女性40.1%(547/1 360;95% CI:37.5~42.7%),見表1。
對西雙版納傣族村民血壓的性別和年齡特征進行了評估。有35.0%的男性和40.1%的女性血壓處于理想或正常范圍(SBP<130 mmHg 和DBP <85 mmHg),而20.5%的男性和19.6%的女性血壓處于正常高值。高血壓1 級、2 級、3 級的男性患病率為18.5%、16.2%、9.8%,女性患病率為17.7%、15.4%、7.1%,見表2。
男性與女性的收縮壓比較無明顯差異(P >0.05),而舒張壓差異明顯(P <0.01)。60~69 歲年齡組男性舒張壓(84.48±16.58)mmHg 明顯高于女性(81.86±13.45)mmHg,P <0.01。其余各年齡組的收縮壓、舒張壓,男性和女性之間無明顯差異,見表3。
為進一步分析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血壓為依賴變量,以年齡組、文化程度、BMI、吸煙、飲酒及高血壓家族史為自變量,采用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同時,進行了年齡分層的多變量分析,并對文化程度等其它變量進行了調整。與50~59歲組比較,年齡越大,高血壓的患病風險更高(OR >1.0),如60~69 歲組、70~79 歲組和80 歲以上組OR 值分別為1.668(95% CI:1.332~2.090)、2.075(95% CI:1.599~2.693)、2.926(95%CI:2.007~4.265)。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患高血壓的風險更高(OR >1.0),OR 值分別為2.619(95% CI:1.826~3.756)、3.377(95% CI:1.593~7.161),而體型偏瘦為保護性因素,OR 值為0.516(95%CI:0.223~0.880)。此外,與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群相比,高學歷為保護性因素(OR<1.0),大學以上學歷人群的OR 值為0.872(95%CI:0.947~0.632)。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吸煙、飲酒的人群,與那些沒有高血壓家族史、不吸煙、不飲酒的人群相比,更容易患高血壓(OR >1.0),OR值分別為3.564(95% CI:2.761~4.602)、1.542(95% CI:1.175~2.022)、1.488(95% CI:1.157~1.913),見表4。

表1 西雙版納傣族村民高血壓患病率Tab.1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Dai ethnic in rural Xishuangbanna

表2 西雙版納傣族村民各年齡段人群高血壓患病率(%)Tab.2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different age subgroupsin Dai ethnic in rural Xishuangbanna(%)
表3 西雙版納傣族村民各年齡段及男性、女性人群血壓基本情況()Tab.3 Blood pressure levels of hypertension in different age and sex subgroups in Dai ethnic in rural Xishuangbanna()

表3 西雙版納傣族村民各年齡段及男性、女性人群血壓基本情況()Tab.3 Blood pressure levels of hypertension in different age and sex subgroups in Dai ethnic in rural Xishuangbanna()

表4 西雙版納傣族村民高血壓患病率相關因素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Tab.4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from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in Dai ethnic in rural Xishuangbanna
本研究中,西雙版納50 歲及以上傣族村民的高血壓患病率(41.7%)高于中國其它地區[9-11]和歐美[12]的研究,低于泰國[13]和韓國[14]的研究。西雙版納傣族村民的高血壓患病率高于中國其它地區,其原因可能為參與調查的人群比上述其它研究的參與者年齡更大,而高血壓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升高;也可能與傣族村民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有關,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通過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本研究結果表明西雙版納傣族村民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超重和肥胖、吸煙、飲酒和高血壓家族史。年齡越大,患高血壓的風險也越大,隨著年齡的增加,OR 值逐漸增加且均大于1。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比正常體重的人群更容易患高血壓,其OR 值分別為2.619(95% CI:1.826~3.756)、3.377(95% CI:1.593~7.161),通常認為體型偏瘦是高血壓的一個保護因素[10,15-16],本研究觀察到相同的現象,體型偏瘦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較低,OR 值為0.516(95% CI:0.223~0.880)。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吸煙和飲酒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這與以往的流行病學調查一致,其中非吸煙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38.7%,以此為參照,吸煙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2.5%,OR 值為1.542(95% CI:1.175~2.022);非飲酒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0.6%,以此為參照,飲酒人群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5.9%,OR 值為1.488(95% CI:1.157~1.913)。高血壓家族史是另一個危險因素,西雙版納傣族村民無高血壓家族史的患病率為38.2%,以此為參照,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病率為43.6%,OR 值為3.564(95%CI:2.761~4.602)。此外,文化程度和高血壓患病率密切相關,隨著學歷的增加,OR 值逐漸降低,高血壓的患病率明顯下降,其原因可能是人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獲得的關于如何知曉、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信息就越多,越能預防、控制、管理好血壓。
本研究的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高血壓的診斷應基于多次就診的測量,而本研究中通過測量某一天的血壓值來診斷高血壓可能高估了高血壓的患病率;其次本項調查為橫斷面調查,在確定因果關系方面存在固有的局限性。盡管有這些局限性,本項研究提供了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農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的數據,為針對這部分人群進一步管理和控制高血壓提供了證據。
綜上所述,西雙版納傣族村民的高血壓患病率為41.7%,高于全國部分地區,年齡、體重異常、吸煙、飲酒、家族史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文化程度與高血壓緊密相關,迫切需要對目標高危人群采取更積極的公共衛生政策,如老年人、體重異常及吸煙、飲酒的人、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教育水平低的人。根據傣族村民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可以制定相應的防治高血壓對策。例如,適度的運動和合理的膳食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密切觀察老年人和有高血壓家族史人群的血壓,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高血壓;戒煙戒酒,對延緩或預防高血壓的發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本次調查初步掌握了云南西雙版納中老年傣族村民的血壓情況、高血壓患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對進一步控制少數民族高血壓危險因素、降低患病率以及提高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