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將國
(四川攀枝花市攀工修建分公司,四川攀枝花 617000)
攀鋼高爐是冶煉釩鈦磁鐵礦的重要設備。高爐爐襯長期經受頻繁熱負荷沖擊作用,到了爐齡后期,爐襯損害日益嚴重。爐缸處(特別是鐵口、渣口處)爐襯燒損嚴重,造成相對應冷卻壁燒損,生產工況不穩定。如要平穩安全生產,須結束一代爐齡,進行大修。但由于高爐本體鋼結構大部分完好無損,此時大修所需時間長、不科學也不經濟。根據高爐爐襯情況拆除爐瘤懸浮物,通過更換燒損冷卻壁,拆除損壞部位爐襯,恢復與冶煉工藝相匹配的耐材,以及噴涂造襯等方法,達到修復爐襯,完善冶煉所需爐型及生產工藝要求的目的,延長高爐爐壽。
在高爐爐壽后期高爐本體設備存在以下缺陷:高爐爐殼完好,局部冷卻壁燒損;爐身部位爐襯完好,爐缸風口區域爐襯燒損嚴重,呈倒錐體形,爐底磚侵蝕3 層左右,爐基墩溫度在設計允許范圍內;爐身部位存在瘤狀懸浮物。由于風口區冶煉溫度較高,風口區、鐵口區爐襯較薄,很難平穩生產,同時極易燒壞風口、渣口、鐵口區域冷卻壁而發生穿鐵事故。
根據上述缺陷情況采取以下爐壽后期爐襯修補工藝:①保留高爐本體爐殼鋼結構,局部修補、更換燒損冷卻壁;②拆除爐內焦碳、殘渣鐵至渣口以下(為重新開爐恢復生產創造條件),拆除爐缸風口、渣口、鐵口區域耐火爐襯并重新砌筑。
高爐爐壽后期爐襯破損嚴重,進入高爐內修復爐襯的施工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采取以下措施,創造進入爐內安全施工的條件:①拆除高爐本體鐵口外主鐵溝爐襯4 m,鐵口處爐殼及附屬2 塊冷卻壁,形成鐵口通道“大門”,作為物流通道;②利用爐頂檢修人孔,在爐殼開孔、搭設鋼磚保護棚和安設導出管堵板,為爐內作業提供安全保障。
利用鋼磚保護棚、懸空安裝簡易升降平臺,從上往下清理爐頂鋼磚保護棚至風口區域的懸浮爐渣和爐瘤,施工完畢拆除簡易升降平臺,創造人員從風口、鐵口大門處進爐的安全條件。
利用鋼磚保護棚,在煤氣封罩上焊接吊耳。通過鐵口大門處運輸通道、安裝大型承重升降吊盤,進行爐身至爐缸區域處燒損冷卻壁更換,拆裝冷卻壁均利用出鐵口大門作為通道。冷卻壁安裝與勾縫同步進行,勾縫料填入冷卻壁的深度與冷卻壁等厚。為解決爐殼與冷卻壁之間空隙漏煤氣問題,在爐殼外安裝Φ48 壓漿管,待砌筑、噴涂爐襯完畢后壓漿,壓漿完畢封堵壓漿管。
冷卻壁勾縫料的配比(重量):鐵屑58.5%,525#礬土水泥18%,高鋁細粉13%,水10.5%。
高爐爐齡后期、爐襯損害日益嚴重。爐缸處爐襯厚度一般只有100~200 mm,局部甚至沒有爐襯,呈倒錐臺狀爐襯。傳統恢復工藝為高爐爐襯及爐內殘渣鐵全部拆除,重新從爐基墩上砌筑爐襯。為了縮短檢修時間,現拆除舊爐襯到寬度大于500 mm,其中鐵口區域寬度大于1000 mm(圖1),爐內殘渣鐵作相應拆除,即可達到砌筑條件。
如采用剛玉組合磚按傳統工藝恢復爐襯,砌筑難度大。因爐壽后期爐殼爐缸區域變形存在加工組合磚,特別在新舊爐襯結合處加工量更大。根據多年經驗,選用材質為超致密黏土磚CZGN45(表1、表2),磚型為高爐G1、G2、G3、G4 通用磚號耐材(表3)。
(1)砌筑前提條件:爐缸、爐腹處冷卻壁更換完畢;爐缸處耐材生根接觸面打磨平整,見耐材本色,且同一層磚平整度小于5 mm/2 m,相鄰磚錯臺小于0.5 mm。
(2)爐缸接槎處第1 層磚厚度與生根處厚度一致,第2 層開始每層磚向爐內退臺15~20 mm 至砌筑圖厚度。
圖1 新爐缸爐襯生根面示意
表1 超致密黏土磚CZGN45
表2 超致密黏土磚尺寸允許偏差及外觀要求 mm
表3 G-1、G-2、G-3、G-4 磚號尺寸
圖2 鐵口處爐襯砌筑示意
(3)爐缸區域砌磚采用平砌,特殊部位如鐵口通道、風口上方采用側砌,使用磷酸鹽耐火泥漿上下錯縫砌筑。爐缸砌磚從出鐵口開始;砌出鐵口時,出鐵口框內的砌體應先砌。
(4)以爐殼為導面,從出鐵口最低標高開始,按圖紙尺寸平砌環狀爐缸砌體。仔細研磨新舊爐襯結合部位水平縫、垂直縫,加工耐火磚。
(5)鐵口處爐缸磚砌筑(圖2)。
(6)渣口、風口爐缸磚砌筑(圖3、圖4)。
圖3 渣口處爐襯砌筑示意
圖4 風口處爐襯砌筑示意
(7)爐缸處其余砌體砌筑。高爐爐缸區域除鐵口、渣口、風口為特殊砌體外,其余均為環狀爐墻結構。均以爐殼為導面,按圖施工即可。重點控制好水平縫、垂直縫、環縫、耐火泥漿飽滿度。
(8)爐缸區域新爐襯砌筑質量要求(表4)。
表4 爐缸區域新爐襯砌筑質量要求
爐缸爐襯砌體砌筑完畢后,爐頂鋼磚下部至爐缸砌體部位采用機械手半自動化造襯噴涂。
高爐爐壽后期爐襯修補一次需用25 d,已成功滿足高爐繼續再生產3 年。此技術有利于延長高爐爐壽,降低噸鐵工序成本,改善爐況生產條件;同時也可解決爐缸粘接及結瘤影響生產工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