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曉宇
摘要:成立于2014年的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在我國資本市場中扮演著保護小投資者利益的關鍵角色。本文將從投服中心的角色與功能入手,以實際案例分析投服中心在幫助中小投資者維權行權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從中發(fā)現(xiàn)其當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解決方法。
關鍵詞:投服中心? 中小投資者? 利益保護
一、投服中心角色定位與功能說明
(一)投服中心的角色定位
基于我國資本市場散戶數(shù)量大、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相關的法律體系完善程度不高的背景,中小投資者利益被損害時發(fā)起維權存在發(fā)聲難、成本高的問題。2014年,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并直接管理的證券金融類公益機構——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在上海注冊成立。
投服中心事前通過購買上市公司普通股作為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加強公司治理水平與治理效率;事中作為糾紛調解者,向中小股東傾斜,以金融與法律共有的專業(yè)公益律師團隊為中小投資者化解各類糾紛;事后作為證券支持訴訟的訴訟代理人,對違法違規(guī)的上市公司提起訴訟,要求上市公司民事賠償或行政處罰。
(二)投服中心的功能
1.持股行權維權。投服中心的維權組織以公益持股方式(持有上市公司1手股票)獲得股東身份,通過投票或私下建議促進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運作效率;在中小投資者權益被侵害時,投服中心化作中小股東的“領頭大哥”向上市公司提起維權,按照法律程序行使股東查閱權、質詢權,解決中小投資者收集證據(jù)難、維權行權成本高問題。
2.提起公益訴訟與支持訴訟。當中小投資者權益受到侵害時,可通過投服中心官網(wǎng)在線向公益律師團尋求幫助。如果上市公司經(jīng)證實后的確存在違法行為,投服中心可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第15條——“支持起訴原則”接受中小投資者的委托提起證券支持訴訟,以此獲得行政或民事方面的賠償。
3.投資者教育。線上通過中國投資者網(wǎng)的投資者互動平臺、微信公眾號與企業(yè)微信,投資者可實時接受金融市場投服相關教育;線下建立遍布全國的投資者聯(lián)絡點,搭建起完善的投資者聯(lián)絡平臺,定期舉辦投教服務活動(如投教大講堂),了解中小投資者對于行權維權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
二、證券支持訴訟之匹凸匹虛假陳述案例
(一)案例陳述
2013年3月2日,匹凸匹公司(多倫股份:600696)旗下子公司荊門漢通在未對外披露情況下的簽署第一份《擔保函》,此時股價沒有明顯變化。
2015年4月15日,公司發(fā)布《關于收到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jiān)管局行政監(jiān)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首次對外披露:控股子公司荊門漢通于2013年3月簽署對外連帶擔保債務3500萬元的《擔保函》,又于2013年12月簽署對外連帶擔保債務2000萬元的《擔保函》,要求承擔擔保責任共計5500萬元。12月30日,公司收到《關于公司與實際控制人收到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因多倫股份涉嫌多起信息披露違規(guī),上海證監(jiān)局在《告知書》中擬對公司及時任公司高監(jiān)董給予警告,并罰款98萬元。
2016年3月18日,匹凸匹公司公開《關于收到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上海證監(jiān)局公告》,監(jiān)管機構確認多倫股份未及時披露多項對外重大擔保與訴訟事項,給予警告并罰款40萬元,對多倫股份董事長鮮言罰款30萬元,對高管惲燕樺罰款10萬元。
2016年7月20日,投服中心接受中小股東委托對多倫股份實際控制人、公司高級管理層提起證券支持訴訟,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14位投資者起訴鮮言虛假陳述責任立案。2017年5月18日,判決鮮言賠償14名原告經(jīng)濟損失共計234萬元、公司及惲燕樺等人被判連帶責任,案件受理費用全部由被告承擔。
(二)投服中心起到的積極作用
1.確定索賠主體、損失計算方法與適格原告的認定。在該案例中,投服中心本著“追首惡”的原則,將上市公司實際決策者鮮言作為首要責任人,要求董事惲燕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次,依法規(guī)定損失的計算方法有“先進先出法”①和“實際成本法”②?;诒景咐斜桓婧炇鸬谝环荨侗WC函》到發(fā)出公告距離時間較長,此間股價波動較大,按照“先進先出法”計算出的投資者損失數(shù)目遠小于“實際成本法”。但投服中心仍然采用“實際成本法”核算,因為 “實際成本法”能夠較真實的反應中小投資者購買股票時實際成交的價格,具有合理性與公平性。最后,投服中心縱觀整個事件發(fā)展過程,被告于2013年簽署《擔保函》且未披露,中小投資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賣公司股票,直到2015年4月15日公司發(fā)出公告,導致股票停牌,復盤后以5.95%跌幅收盤。
根據(jù)《若干規(guī)定》第18條,投服中心與公益律師團隊將2013年3月2日(簽署第一份《擔保函》)定為實施日、2015年4月15日(公司股票停牌)定為揭露日,規(guī)定在實施日之后購買公司股票并持有到揭露日之后的中小投資者為適格原告。
2.始終站在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的一方。本案中,由于實施日與揭露日相隔時間較長,中小投資者通過訴訟發(fā)起維權時面臨維權成本高、專業(yè)性受限與獲賠數(shù)額的不確定性等因素會放棄訴訟“自認倒霉”。投服中心結合公益律師團隊,通過自身專業(yè)化的流程協(xié)助中小投資者開展證券支持訴訟,為中小投資者縮短維權時間、減少維權成本,化解個人投資者維權訴訟難的問題。
在損失的計算方法上,采取了有利于中小投資者的計算方法,案件受理費用也由被告全部承擔,極大的鼓舞了中小投資者維權的信心。
3.為證券支持訴訟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作為投服中心參與證券支持訴訟的首例案件,案件中各處細節(jié)的確定方法不僅為以后的證券支持訴訟提供了參考價值,也為投服中心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提供新思路。同時,本案所運用的判罰方式作為《民事訴訟法》第15條的全新應用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支持訴訟大多都發(fā)生于消費者維權、環(huán)境保護方面,本案例發(fā)生背景在資本市場數(shù)量龐大的中小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三、當前投服中心的發(fā)展困境
(一)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不配合”程度較高
投服中心以持有上市公司1股來獲得股東身份參加股東大會,就公司日常經(jīng)營提案進行投票,欠缺對于公司的知情權與查閱權,導致對于公司的高級管理層結構與公司長期發(fā)展計劃知之甚少,幫助公司提高治理水平難度較高。
我國A股市場存在著大量的“睡眠客戶”,加之資本市場近年來漲跌幅變動較大,多數(shù)中小投資者權益受到虧損時只能“自認倒霉”,主動了解虧損原因的中小投資者數(shù)量極少。同時,投服中心建立在全國的投資者聯(lián)絡專區(qū)只與海通證券、廣發(fā)證券進行合作,對希望接受投資教育的中小投資者有一定的阻礙。
(二)企業(yè)性質與定位受到質疑
投服中心是由我國五家重要的金融機構聯(lián)合出資的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公司,應有盈利性業(yè)務,這與當前投服中心的公益性相悖。投服中心通過持有上市公司1手普通股獲得股東身份行使股東權益,又與公益律師團隊代理中小投資者向上市公司發(fā)起證券支持訴訟相違背。投服中心具有股東與糾紛調解者雙重身份,使得其在工作過程中獨立性與受信任程度大打折扣。
四、投服中心未來發(fā)展方向
(一)拉近與上市公司與中小投資者的關系
投服中心作為中小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重要聯(lián)系人,其應當與上市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而非“敵對”關系。例如在公開媒體上宣傳上一年度績效較優(yōu)秀的上市公司,對公司發(fā)展做出重大貢獻的董事或經(jīng)理人給予獎金激勵等。
同時,投服中心應主動擴大其在中小投資者中的知名度,讓更多想維權卻不知如何維權的中小投資者了解到投服中心的存在。基于我國中小投資者存在的結構性差異,投服中心應通過與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工作關系,也可定期到高校中的經(jīng)濟學院進行案例講解與知識普及。
(二)進一步擴充自身專業(yè)團隊與業(yè)務
隨著我國金融創(chuàng)新的層出不窮,從金融產(chǎn)品到金融體制無一不體現(xiàn)其多樣性與逐利性,其中也必然有許多損害中小投資者權益的行為發(fā)生。當前的投服中心為中小投資者服務的范圍僅限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未來伴隨著金融創(chuàng)新的進程,投服中心相應的工作范圍應逐步擴展到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投服中心自身應擁有更加專業(yè)化的團隊。相比于自律機構,不僅只局限于法律的相關標準,還需要具有治理改善上市公司經(jīng)營能力;相比于法律機構,不僅只局限于公益律師團隊對于個案的分析,更要有更加宏觀的眼光,著手于整個資本市場發(fā)展的實踐探索。
(三)增強自身獨立性與推動立法
股東與糾紛調解者的雙重身份使得投服中心在為中小投資者行權維權時降低其獨立性與受信任性,未來的投服中心應當具有獨立于監(jiān)管部門的定位,并且具有相對于監(jiān)管部門的獨立判斷能力與自由裁量權。
投服中心也應當在推動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的相關法律中起到帶頭作用,投服中心應在探索與實踐中得出適合于我國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保護的經(jīng)驗。不僅使得我國中小投資者有了更高階層的法律制度保護,也極大的提高了投服中心在市場中的地位,以此喚醒中小投資者維權行權理念。
五、結論
第一,投服中心作為一個公益性服務機構,能夠較好的發(fā)揮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的作用,與中小投資者站在一起,帶領其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行權維權。
第二,投服中心成立到目前已有5年時間,期間為中小投資者調解糾紛與持股行權案件的數(shù)量上千。即便如此,其仍然面臨著獨立性與信任度較低的困境,并且與上市公司、中小投資者關系還需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第三,投服中心應主動建立與上市公司的合作共贏關系,與更多種類的金融機構搭建伙伴關系,促進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與喚醒中小投資者的維權意識;投服中心應順應我國金融市場的發(fā)展,提高自身的組織能力,開展更多與金融創(chuàng)新有關的業(yè)務;投服中心應呼吁立法,提供中國投資者保護的新制度供給,促進我國資本市場持續(xù)和諧、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
注釋:
①先進先出法:多次買入賣出后,買入均價按照最后一次買入的價格計算。
②實際成本法:(實際交易每次買進價格*數(shù)量-該投資者此間所有已賣出股票收回資金的余額)/除以投資者在更正日后尚持有的股票數(shù)量。
參考文獻:
[1]馮果,李安安.投資者革命、股東積極主義與公司法的結構性變革[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30(02):112-121.
[2]鄭聯(lián)盛.股東積極主義不宜直接移植[N]. 中國證券報,2014-05-14(A04).
[3]陳潔.應賦予投服中心公益股東特殊的普通股權利[N].中國證券報,2017-11-07(A07).
[4]熊錦秋.投服中心的角色定位與散戶維權路徑[N].上海證券報,2017-11-15(007).
基金項目:湖南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型項目與研究性學習省級配套項目“‘孵化器+信息披露+融資多功能眾創(chuàng)平臺的構建”;長沙理工大學2016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體驗+討論”式教學方法在投資類課程中的應用。
作者系長沙理工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2015屆本科生,曾參加2017年湖南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