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陸陽
橫店開年,本是一場鉚足了勁的大戲。臘月二十三,城內五大主題地點就做好了迎接游客前來的準備。《陳情令》《慶余年》《錦衣之下》……一系列熱播劇的主題設計都頗花心思,6場明星見面會、“跟著熱劇游橫店”讓這個春節充滿期待。
1月23日,6場明星見面會宣布延期;1月25日,橫店各景區暫停對外開放;1月27日,暫停防控期間的劇組拍攝活動——對影視、旅游兩條腿走路的橫店來說,疫情帶來的是雙份沖擊。
遭受重擊的不止橫店,還有整個影視業。有人在微博上做了“待復工劇集”的不完全統計:《大江大河2》《有翡》《青簪行》《你微笑時很美》《澀女郎》《玉昭令》《雪中悍刀行》……開機地點從上海到桂林,從橫店到象山。
全國范圍的影院關門。《喬喬的異想世界》《小婦人》《婚姻故事》等電影,步入之前7部春節檔電影的撤檔序列。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累計撤檔的電影已達28部。
綜藝節目無法正常錄制。從制作端到發行端、營銷端,產業鏈全線停滯,焦慮在行業里蔓延。
無戲可演的演員日子不好過,影視公司的老板們更難。已經殺青的是大幸,沒有開機的是萬幸,遭遇停工的是不幸。整個劇組的“誤工損失”不是小數,一些頭部項目,每日的支出都在百萬級。
暴擊之下,行業開始了從上而下的自救。北京電影局發出公開信,表示將推出優化政務服務、支持重點項目、做好企業保障三項政策來確保行業正常運轉。各個影視城先后出臺優惠政策,解決劇組和個人的燃眉之急。
行業的“逆行者”則從疫情剛開始就有了。《囧媽》在撤檔的第二日便宣布,影片于大年初一在西瓜視頻等平臺首播,隨后,《肥龍過江》也轉戰網播。一番變動,帶來的是整個行業的格局轉變。
在家的創作者,或者安安靜靜地自我提升、打磨內容;或者風風火火地啟動“云作戰”模式,參與直播、錄制ID。
《天天向上》開播11年,第一次“云開工”,舞臺上只有汪涵一人。其他主持和嘉賓,都是通過視頻連接參加錄制。線上平臺取代了線下渠道,戲劇、音樂會都開始了“云直播”模式。
復工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橫店早已發出公告:第一階段復工從2月13日開始。第二階段復工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確定,直到全面復工,恢復正常拍攝。但就算停擺的劇組都能開工,項目扎堆、檔期協調、競爭激烈等問題依然會困擾行業,下半年的情況也許依然不會盡如人意。
我們都要再扛一段時間。2020年的目標不是賺錢,是活著。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太多不確定性。可以預見的是,線上、線下、破壁、跨界,經過此番重塑,也許誰也無法取代誰,但一定會共融。對比2003年非典前后中國電影的一系列變革——危機這兩個字,總是危中見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