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云和
摘要:文章根據大慶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資源優勢,提出穩步發展大銀魚產業的目標和合理控制大銀魚養殖規模的措施;依據大慶地區淺水湖泊多的特點,按照“輪捕輪放、節約資源、合理利用”原則,提出了科學增養殖河蟹的有效措施;為了充分利用大水面自然生產力,縮短鳙魚生長周期,挖掘水面資源潛力,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應積極示范推廣“塘育湖出”的養殖模式。
關鍵詞:大、中型水面;生態漁業;措施
大慶市位于黑龍江省西部,水域遼闊,松花江、嫩江流經大慶市435 km,烏裕爾河、雙陽河及“三引”水利工程灌注入大慶市的湖泊、水庫、溝塘,形成了網狀水系。大慶市總水域面積440萬畝[1],水域多為大中水面,其中杜爾伯特、肇源等縣面積較大。大慶市大中水面天然餌料生物資源豐富,水質優良,發展漁業生產的資源潛力巨大。為充分利用大慶地區大中水面的資源,建議大力發展生態漁業,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為大中水面漁業發展目標,認真落實國家及地方涉漁政策,實現大中水面漁業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1 穩步推進大銀魚產業
大銀魚是一種小型冷水性經濟魚類,原產于太湖,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目前湖邊收購價格為40元/kg左右,遠高于鰱、鳙、鯉、鯽等大宗淡水魚銷售價格。大銀魚還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通體可食,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的名優魚類,暢銷國內外市場[2]。大銀魚適合湖泊、水庫等大中型水域移植增殖。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自1997年開始引進大銀魚放入湖泊中,大銀魚逐漸安家落戶,形成了生產、捕撈、加工、銷售等一體化的大銀魚產業。2009年以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大銀魚年產量連續保持在1000t~2000t,成為中國大銀魚主產地之一。2016年9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舉行了頒牌儀式,授予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中國大銀魚第一縣”稱號[3]。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日趨成熟,2017年,由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牽頭,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龍虎泡、連環湖等水域研發的“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成果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大銀魚已成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大中水面重要的增殖魚類,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今后,大慶市要以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為大銀魚產業重點發展縣。在大銀魚移植增殖技術上,一是要把好大銀魚受精卵移植投放關,既要把好受精卵質量關,還要加大投放受精卵投放密度,建議受精卵投放密度在5000粒/畝以上。二是要做好大銀魚資源保護與增殖工作,在進出水口設置攔魚設施,防止大銀魚逃逸;限制使用密眼網具;注意捕撈危害大銀魚的鲌屬兇猛魚類和與大銀魚爭食的魚類。三是要注意觀察大銀魚移植的效果,觀察大銀魚移入新水域后的生物學效應和生產效應。四是要適時捕撈大銀魚商品魚,建議9月份開始生產捕撈,應在10月末結束捕撈[4]。在大銀魚加工上,根據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2020年生產大銀魚2000t的實際,擬向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爭取設立“龍江大銀魚出口加工基地”項目,申請國投補貼資金330萬元,用于大銀魚出口加工車間、高標準冷庫建設,建設地點為泰康鎮[5]。在大銀魚銷售上,通過大慶市大銀魚協會,協調大銀魚生產單位和購銷商之間的關系,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
2 科學增養殖河蟹
大慶市的大中水面屬于典型的淺水草型湖泊,平均水深在1.7m~2.5m,水質偏堿性,水域天然餌料豐富,同時具有水生生物的多樣性,水域水體中浮游生物種類近400種,蘆葦等水草40余種。豐富的天然餌料,良好的水質,完善的引水渠系都為發展河蟹增養殖創造了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大中水面科學增養殖河蟹應推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經驗。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按照“輪捕輪放、節約資源、合理利用”的原則,河蟹每年總投放面積控制在80~100萬畝以內,從而實現了河蟹增養殖的可持續發展。重點要保護湖泊、水庫等大中水面生態環境及生物資源,保障生態調節功能,維護生態平衡,增強生態空間管控,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要注重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重點完成河蟹成蟹生態養殖技術研究與開發、蟹種培育技術研究、新技術推廣與培訓。要積極邀請省內外養蟹專家,組織當地科技人員、技術能人送科技下鄉活動,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河蟹養殖資料、現場答疑、實地指導等方式,推動河蟹關鍵技術的示范與推廣。在蟹種放養上,要做到合理放養蟹種,不過量放養,以免破壞水域生態環境。在飼養管理上,對于1000畝左右的中型水面,要推廣半精養模式,建設防逃設施,適量投喂飼料,主要投喂小魚、小蝦、螺蚌、玉米、各種水草等[6]。
3 積極示范“塘育湖出”模式
湖泊、水庫水質清新、無污染,生產的許多水產品達到綠色、有機食品標準。青花湖漁業集團、大慶市連環湖漁業公司等企業取得了相應的“兩品一標”,生產的水產品深受省內外消費者歡迎。隨著“龍江魚-鮮天下”口號的提出,黑龍江省由于大水面單產低、產能不足,無法持續滿足市場需求的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充分利用大水面自然生產力,縮短鳙魚生長周期,挖掘水面資源潛力,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應積極推廣塘育湖出模式?!疤劣觥蹦J椒譃閮蓚€階段:鳙魚種的池塘培育階段和大湖養殖商品魚階段。魚種的池塘培育分為小規格魚種養殖和大規格苗種養殖,養殖完成后放入大湖,進行最后養殖。鳙生長周期大于20個月,確保出產水產品的安全有機無污染?!疤劣觥痹圏c單位為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青花湖集團,合作方為距龍頭企業魚種運輸1.5h范圍內池塘集中連片、面積800畝(每處)以上的養魚專業合作社、家庭漁場。金融合作支持單位為哈爾濱農商銀行,鳙養殖試驗飼料供應單位為黑龍江省宏望飼料有限責任公司。技術支撐單位為黑龍江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黑龍江省漁業協會。通過多方參與共同完成“塘育湖出”生產過程,形成漁業產業化聯合體。
首先由試點龍頭企業與養魚專業合作社、家庭漁場簽訂魚種需求規格、數量購銷合同。養魚專業合作社、家庭漁場按照訂單獲得資金支持并培養魚種供給企業。其次由試點龍頭企業與哈爾濱農商銀行簽訂長短期貸款合同,長期資金時限3年~5年,短期資金時限1年。再次由黑龍江省宏望飼料有限責任公司制定鳙養殖試驗方案,并派專人在養魚專業合作社、家庭漁場負責實施。技術支撐單位派人開展全程技術指導與服務。牽頭企業負責制定“塘育湖出”生產模式的技術方案,根據所需資金數量確定融資和資金使用及償還規劃,作出所需苗種的規格、種類、數量規劃,如期按規履行訂單合同及銀行貸款合同。養魚專業合作社、漁場負責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按照訂單生產企業所需的魚種進行生產。生產過程嚴格遵守苗種生產操作規程,嚴禁使用違禁藥物,如期按規定履行訂單合同。
參考文獻:
[1]張金建. 大慶市綠色生態水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 黑龍江水產,2012,(5): 38-40.
[2]孔令杰. 黑龍江省大銀魚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 黑龍江水產,2013,(6): 1-2.
[3]張向軍. 大慶地區大中水面增殖技術措施[J]. 黑龍江水產,2016,(6): 22-24.
[4]孔令杰,鄒民,張志華,等. 大銀魚移植增殖關鍵技術措施[J]. 黑龍江水產,2008,(6): 20-21.
[5]梁輝.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 黑龍江水產,2020,(5): 9-12.
[6]梁輝. 杜爾伯特縣河蟹產業發展的現狀及策略[J]. 黑龍江水產,2018,(6): 12-17.
(責任編輯:孔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