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曰亮
摘要:文章根據綏濱縣地處黑龍江、松花江兩江交匯處,水面資源豐富的優勢,提出了建立名優水產品繁育基地和扣蟹養殖基地、開展名優水產品養殖試驗示范、做名優水產品養殖技術培訓的具體對策措施。
關鍵詞:名優水產品;發展;對策
黑龍江省綏濱縣位于黑龍江、松花江兩江下游交匯處,水面資源十分豐富,全縣總水域面積36萬畝,發展漁業生產的資源潛力巨大。2018年,全縣養魚水面1.7萬畝,水產品產量7000t,產值1.3億元[1]。按照鶴崗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北方魚米之鄉”戰略構想,綏濱縣充分利用水面多、水質好和魚類資源豐富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漁業生產,為振興縣域經濟、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綏濱縣漁業生產也面臨一些問題,比較突出的問題是養殖品種結構不合理,低值的鯉、草魚、鰱、鳙等大宗淡水魚占比過大。由于大宗淡水魚市場低迷,影響了養殖經濟效益;而高價值的河蟹、施氏鱘、重唇、興凱湖大白魚、鯽等市場暢銷的名優水產品種占比過低,發展規模小,與黑龍江省肇東、杜爾伯特、肇源、巴彥等名優水產品養殖先進縣、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需采取強有力的發展措施,促進綏濱縣名優水產品養殖的發展。
1 建立繁育基地,擴大名優魚類苗種繁育規模
種業是發展名優水產養殖的基礎。綏濱縣要大力發展名優水產品養殖,不能完全依賴外地養殖苗種,需提高綏濱縣名優魚類苗種繁育生產能力。建議依托寒地淡水魚養殖基地的工廠化養殖車間,建立名優魚類繁育基地,改造和完善催產孵化設施、設備,增加黑龍江野鯉、方正銀鯽、重唇、團頭魴、烏蘇里鮠等名優魚類親魚及后備親魚貯備量,力爭年繁育魚苗3000萬尾,除滿足本地銷售外,部分供給周邊縣、市。邀請省內名優魚類繁育專家指導名優魚類人工繁育生產,培訓綏濱縣的名優魚類苗種繁育人才。積極開發綏濱縣水產種質資源,重點關注湖鱥、大鱗副泥鰍、黑龍江花鰍、麥穗魚、鱖等經濟價值高的魚類,以及秀麗白蝦、日本沼蝦、中華小長臂蝦等土著蝦類。適當引進加州鱸、梭鱸、斑鱖等名優魚類品種。不斷開展土著及引進的名優魚類人工繁育技術研究,制定名優魚類人工繁育技術規范,通過繁育實踐不斷完善,技術規范成熟后全面推廣。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進行名優魚類人工繁育,提高苗種繁育效率,擴大苗種生產規模。
2 建立扣蟹基地,促進河蟹成蟹養殖發展
河蟹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中高檔名優水產品,不僅在本地市場暢銷,還暢銷外地市場,養殖不愁銷路。近些年來,河蟹在黑龍江省得到了大面積推廣,2013年被遴選為黑龍江省水產主導品種。綏濱縣是近些年才開始養殖河蟹成蟹,由于綏濱縣無扣蟹生產,養殖所需扣蟹主要從遼寧省盤錦市購買,購買的扣蟹質量不穩定,成本高,嚴重影響了成蟹養殖效果和漁民的養殖積極性。近些年來,黑龍江省肇東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稻田培育扣蟹取得了重大突破,畝產扣蟹30kg~60kg,單產水平已接近遼寧省盤錦市,實現了扣蟹本地化培育。這表明扣蟹在黑龍江省培育可行,并且技術也日益成熟。同時,河蟹蟹種在肇東等地池塘實現了安全越冬,適宜放養密度為400kg/畝~600kg/畝[3]。2020年,黑龍江省建立稻田培育扣蟹基地22處,面積3.1萬畝,預計可產扣蟹100萬kg以上[2]。綏濱縣應積極向肇東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學習稻田培育扣蟹技術和扣蟹越冬技術,開展試驗示范,并建立稻田培育扣蟹基地和扣蟹池塘越冬基地,將實現扣蟹生產本地化,促進綏濱縣適宜養蟹水面及稻田資源的開發利用。綏濱縣發展河蟹生產的資源潛力巨大,可養殖水面近2萬畝,適合養蟹的稻田50余萬畝。建立1000畝稻田培育扣蟹基地,可帶動1萬畝以上稻田養殖成蟹,實現綏濱縣稻漁綜合種養高質量發展,促進水產養殖品種結構調整和稻農增收。
3 開展試驗示范,帶動名優水產品養殖發展
今后綏濱縣將開展多種模式的名優水產品養殖試驗示范,通過試驗探索成熟的名優水產品養殖技術模式,在漁民中推廣應用。在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上,開展稻田養殖柳根魚試驗、稻田培育扣蟹試驗和稻田養殖河蟹成蟹示范。根據孔令杰等(2020)報道,在黑龍江省北安市東勝鄉烏裕爾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展了寒地水稻—柳根魚共作試驗,稻田培育柳根魚魚種平均單產15kg/畝、單位面積利潤185元/畝;稻田養殖柳根魚成魚平均單產23kg/畝、單位面積利潤302.5元/畝。該試驗表明了黑龍江省稻田養殖柳根魚的可行性。綏濱縣可開展相關試驗的推廣,為綏濱縣稻漁綜合種養增加新的魚類品種,力爭提高種養綜合效益。選擇有稻漁綜合種養的稻農開展稻田培育扣蟹試驗,從遼寧省盤錦市購進蟹苗,計劃畝放蟹苗150g~200g,力爭畝產達到30kg/畝以上。在實現蟹種本地化生產的基礎上,開展稻田養殖河蟹成蟹示范,力爭在綏濱縣所有鄉鎮實施,畝產成蟹15kg以上,畝增效300元以上,實現稻田一地雙收。在池塘養殖模式上,重點關注方正銀鯽、鱖、河蟹等水產品種。開展池塘主養方正銀鯽高產試驗,力爭畝產達到300kg以上,畝效益達到1000元以上。池塘養殖河蟹成蟹試驗,畝放扣蟹5kg,力爭成蟹畝產達到40kg以上,畝效益1500元以上。池塘套養鱖示范,示范面積1000畝以上,力爭畝產鱖3kg以上,畝增效200元以上。
4 做好培訓指導,提高名優水產品養殖技術水平
在技術培訓上,一要做好綏濱縣水產技術人員培訓,提高業務素質。組織綏濱縣水產技術人員參加全國和黑龍江省基層骨干農技人員培訓班,提高名優水產品養殖技術水平。二要爭取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做好漁民和稻農的培訓,舉辦室內課堂授課、網絡授課、田間課堂等多種形式的培訓班,編寫培訓教材,發放《北方名優水產品養殖技術》、《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等技術資料,每年發放200份。每年組織漁民和稻農到名優水產品養殖示范點、示范區參觀,現場學習;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到黑龍江省內其它先進地區參觀學習。在技術指導上,依托綏濱縣水產技術服務中心,爭取推廣經費,并邀請省內水產專家定期對漁民、稻農進行技術指導。在技術指導形式上,以現場指導為主,組織水產技術人員深入到生產一線進行指導;另外通過建立綏濱縣水產技術服務群,邀請省內外水產專家入群,與綏濱縣水產技術人員一起共同為綏濱縣漁民、稻農提供及時周到的技術咨詢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強. 打造綏濱縣“魚米之鄉”的戰略措施[J]. 黑龍江水產,2020,(5): 12-13.
[2]孔令杰,張旭彬,楊秀,等.寒地稻蟹共作技術模式[J]. 黑龍江水產,2020,(3): 39-41.
[3]徐學偉,孔令杰,徐明月. 寒地河蟹蟹種池塘越冬技術研究[J]. 黑龍江水產,2020,(5): 26-27.
[4]孔令杰,張旭彬,徐學偉,等. 寒地水稻—柳根魚共作試驗[J]. 黑龍江水產,2020,(5): 12-13.
(責任編輯: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