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剛 康萌 張毅 臧淑梅 段宏興 田潔莉



摘要:西伯利亞鱘(Acipenser baerii)是珍稀瀕危的淡水魚類之一,其野生種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境內鄂畢河至科雷馬河之間的西伯利亞各河流之中。西伯利亞鱘具有個體大、壽命長、生長速度快、養殖經濟價值高等特點。西伯利亞鱘的人工培育一般先采用水蚯蚓開口,再進行人工顆粒飼料的轉口,而直接采用人工顆粒飼料開口的技術性強、難度大。本文以第五代西伯利亞鱘魚苗為試驗對象,研究其在不同密度下使用進口全人工顆粒餌料的開口情況,并將試驗結果進行了總結分析,以期推進產業化應用。
關鍵詞:西伯利亞鱘(Acipenser baerii);人工顆粒餌料;魚苗開口技術
西伯利亞鱘(Acipenser baerii)屬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鱘科(Acipenseridae)、鱘屬(Acipenser)魚類,是世界上優良的淡水魚品種,也是現存于世界上最珍奇、最古老的亞冷水性生物魚群之一,有“活化石”之稱[1]。西伯利亞鱘為軟骨硬鱗魚,肉厚骨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同時鱘魚卵可以加工成鱘魚子醬,具有“黑色黃金”之稱[2]。 西伯利亞鱘在法國、德國、匈牙利等歐洲國家已有多年人工養殖歷史,但由于資源量少,國際上已將其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物種[3]。
由北京北歐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法國卡維亞公司合資建立的花垣縣北歐瑪鱘魚養殖有限公司,是從事西伯利亞鱘水產養殖、技術開發和推廣的專業公司,是國內最早以歐洲技術標準從事大規模西伯利亞鱘養殖的公司[4]。花垣縣北歐瑪鱘魚養殖有限公司一直引進法國產西伯利亞鱘活體胚胎,經過人工孵化后進行培育養殖。2012年起,花垣縣北歐瑪鱘魚養殖有限公司利用法國卡維亞公司第四代西伯利亞鱘活體胚胎繁育的魚苗,經過6年培育出親魚,于2018年進行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孵化出第五代魚苗。本文作者通過2018年、2019年研究第五代西伯利亞魚苗在不同密度下使用進口全人工顆粒餌料進行開口試驗,以期推進產業化應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魚苗為花垣縣北歐瑪鱘魚養殖有限公司利用法國卡維亞公司第四代西伯利亞鱘繁殖的活體胚胎,繁育魚苗并培育出親魚,人工繁殖出第五代魚苗。平均體長(0.65±0.05)cm/尾,平均體重(16±1.0)mg/尾;開口試料時平均體長(1.0±0.05)cm/尾,平均體重(35±3)mg/尾。體質健康,規格整齊。
使用智利生產Salfood的0#、1#鱘魚苗開口餌料進行試驗。
1.2 方法
試驗魚池為花垣縣北歐瑪鱘魚養殖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育苗車間的直徑1m的通用標準玻璃鋼魚池,試驗用水為花垣縣水源地的兄弟河水庫水,符合GB 11607 漁業水質標準,水溫(18±1)℃,pH7.4,溶解氧(7±0.5)mg·L-1,玻璃鋼魚池內水流動速度為2~3cm/s。
2018年0.7萬/池~1.2萬/池的6個密度梯度的1個試驗組,2019年0.7萬/池~1.2萬/池的6個密度梯度的2個試驗組,魚苗采用稱重法分池(表1)。按照第一尾苗出苗時間計算,魚苗暫養170±6hr(或128±6度·日)開始試料,開口投餌分別為2018年A組1次/hr,2019年A組1次/hr、B組1次/2hr,投餌量視情況逐步增加。投餌20mins后全面清池[5]。魚苗開口攝食后(使用燒杯在光照下可以開到魚苗腸道內排列顆粒餌料),每3d使用衛可(Virkona)1mg/L~3mg/L全池潑灑藥浴一次[6]。
1.3 結果
魚苗開口后培育至體長3cm分池繼續使用顆粒餌料培育(表2),以此統計開口率(表3)。
2.1 2018年試驗組A
在每小時投餌一次情況下,試驗組六個玻璃鋼魚池中西伯利亞鱘魚苗開口率與放養密度有一定相關性,在放養密度達到3397尾/m2之前正相關,密度超過3397尾/m2并進一步增加,開口率反而呈現下降趨勢。放養密度3397尾/㎡開口率最高,達到84%。
2.2 2019年試驗組A
在每小時投餌一次情況下,本試驗組六個玻璃鋼魚池中西伯利亞鱘魚苗開口率與放養密度有一定相關性,在放養密度達到3357尾/m2之前正相關,密度超過3357尾/m2并進一步增加,開口率反而呈現下降趨勢。放養密度3357尾/㎡開口率最高,達到87%。
2.3 2019年試驗組B
在每兩小時投餌一次情況下,本試驗組六個玻璃鋼魚池中西伯利亞鱘魚苗開口率與放養密度有一定相關性,在放養密度達到3373尾/m2之前正相關,密度超過3373尾/m2并進一步增加,開口率反而呈現下降趨勢。放養密度3373尾/m2開口率最高,達到73%。
3 討論
3.1 開口率的差異
2018年、2019年的兩個A組數據中,放養密度<3360±40尾/m2,與開口率正相關。這是由于西伯利亞鱘魚苗有上浮聚團和下底聚堆特性,既恐嚇天敵又有利于群體圍食。放養密度≈3360±40尾/㎡時有利于誘食群體效應,開口率最高。
放養密度>3360±40尾/m2,開口率呈現下降趨勢,這是由于西伯利亞鱘魚苗放養密度過大時,先開口魚苗攝食時劇烈擺尾,將開口顆粒餌料扇走造成尾隨魚苗被動攝食甚至吃不到顆粒餌料。
2019年的B組西伯利亞鱘魚苗開口率明顯低于同密度的2018年、2019年的兩個A組西伯利亞鱘魚苗,這與投餌時間間隔及定時排污有著密切關系。
3.2 最佳開口密度
2018年、2019年的兩個A組數據表明,西伯利亞鱘魚苗放養密度在3360±40尾/m2時開口率最高,這與筆者多年生產實踐中放養密度在3330±30尾/m2情況下,開口率普遍達到87±5%基本一致。因此,建議使用直徑1m玻璃鋼魚池培育西伯利亞鱘魚苗的生產單位開口放養密度10000尾/3m2。
3.3 開口魚苗病害
在兩年試驗過程中,三組西伯利亞鱘魚苗未發生魚類病害,一方面得益于全人工顆粒餌料沒有活餌(水蚯蚓)易帶的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病原;另一方面在于西伯利亞鱘魚苗開口后及時進行的藥浴。
3.4 顆粒餌料開口
通過對2018年、2019年三組試驗數據比較,西伯利亞鱘魚苗開口率最低52%,最高87%,說明西伯利亞鱘魚苗完全可以使用全人工顆粒餌料開口,并能夠產業化應用,不需要進行活餌(水蚯蚓、輪蟲)開口及轉口。
參考文獻:
[1]李小義,孔杰,趙鳳,等. 常用益生菌在鱘魚飼料添加劑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 貴州畜牧獸醫,2016, 40(006):61-63.
[2]黃華. 西伯利亞鱘養殖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2015, 000(019):292-293.
[3]鄭秋珊. 西伯利亞幼鱘(Acipenser baeri)磷需要量的研究[D]. 東北農業大學,2009.
[4]信息動態[J]. 科學養魚,2014年5期.
[5]溫敏,李黎,趙海濤,等. 鱘鰉魚魚苗人工餌料開口技術操作要點[J]. 黑龍江水產,2016, 03(3):32-35.
[6]焦長軍,姚德鑫,陳懷發,等. 西伯利亞鱘魚魚苗人工餌料開口技術要點[J]. 黑龍江水產,2014, 02(2):1-1.
(責任編輯:孔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