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芝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選取42例,起止時間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患者在規范治療的同時,采用優質護理干預,評定護理效果。結果: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5.2%,護理后的QOL評分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肝硬化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和生存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肝硬化;優質護理干預;滿意度;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41-01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反復性的肝臟疾病,隨著病情進展,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不僅影響治療依從性,還會降低生存質量。護理作為治療的延伸,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案,會對患者的治療和預后帶來不同影響。為了進一步探究優質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本文選取42例患者進行研究,總結如下。
1.1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選取42例,起止時間段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包括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齡位于25-76歲,平均(48.3±6.4)歲。
1.2護理方法
患者在規范治療的同時,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入院指導。患者入院后,護士要積極接待,介紹醫院環境和醫護人員,盡快適應陌生環境。在健康教育上,可以觀看視頻,也可以利用健康手冊,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糾正錯誤認知。(2)基礎護理。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做好消毒清潔工作,調整適宜溫濕度,每日定時開窗通風;定期更換床單被褥,加強口腔護理,餐后及時漱口;長期臥床的患者,還要間隔2小時更換體位,避免發生壓瘡。(3)心理干預。針對存在負面心理的患者,可以講解成功案例,增強治療信心;或結合患者的性格喜好,培養生活情趣,例如讀書看報、種花養草,轉移疾病注意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4)出院指導。出院前,再次介紹健康知識,告知生活注意事項、飲食宜忌,制定適宜的運動計劃,養成科學的作息習慣。留下患者的聯系方式,定期電話隨訪,遵醫囑正確用藥,并定期回院復查。
1.3觀察指標
(1)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估項目包括:①服務態度,②專業技能,③病房管理,共計100分。>80分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2)在護理前、后,采用QOL評分量表評估患者的生存質量,包括軀體、心理、社會、環境、綜合5個領域;滿分為6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質量越好。
2.1護理滿意度
42例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27例、基本滿意13例、不滿意2例,共計滿意率為95.2%。
2.2生存質量評分
護理前患者的QOL評分為(42.6±5.5)分,護理后QOL評分為(52.8±3.7)分,對比差異顯著(t=9.972,P=0.001)。
肝硬化是常見的肝臟病變,癥狀表現為肝組織纖維化、再生結節、形成假小葉等,由于肝臟內的血液循環障礙,威脅生命安全。在發病原因上,和感染、飲酒、飲食習慣、環境等密切相關。由于該疾病發病早期的表現不明顯,確診時往往處于中后期,因此治療難度大,對護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本次研究中,選取42例患者作為對象,規范治療的同時進行優質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滿意率為95.2%,護理后的QOL評分明顯提高,差異顯著,和劉微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認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護理理念和方法也要變革創新。優質護理干預具有針對性、連續性的特點,從患者入院開始、到出院為止,提供科學的護理措施,旨在增強疾病認知,減輕心理壓力,積極配合臨床診療活動,為恢復和預后創造有利條件。
綜上,肝硬化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和生存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