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璐
【摘要】目的:探討在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使用不同劑量去甲腎上腺素對患者血流動力學所產生的影響。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為主,收治時間為2018年6月-2019年4月,將所選患者分為兩組,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將大劑量去甲腎上腺素作用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環節中,對照組以小劑量去甲腎上腺素為主。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率值降低,中心靜脈壓(CVP)、平均動脈壓(MAP)兩項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較,對應數值偏高,共有5人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發生概率為25.00%。結論:在對感染性休克患者臨床治療期間,使用大劑量去甲腎上腺素雖能夠改善病情,但容易出現不良反應,醫生應謹慎用藥,確?;颊叩闹委煱踩?。
【關鍵詞】感染性休克;去甲腎上腺素;血流動力學;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53-01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為主,收治時間為2018年6月-2019年4月,其中,男女患者人數分別為21例、19例,年齡在25-71歲之間,所選患者中主要包括泌尿系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多種病癥類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組間差值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以小劑量去甲腎上腺素進行靜脈滴注治療,在初用階段內,劑量設定為1μg/min,以2min作為時間間隔,通過對患者身體情況進行評估,對藥物劑量適當調整,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期間,應確保去甲腎上腺素劑量在25μg/min以下。對患者平均動脈壓(MAP)進行檢測,待對應上數值達到70mmHg后,將去甲腎上腺素劑量維持在2μg/min。
觀察組患者以大劑量去甲腎上腺素進行靜脈滴注治療。在初用階段,使用劑量設定為2μg/min,與上述操作方法大致相同,每隔2min,對患者病情進行檢測,觀察藥物使用情況,并對藥物劑量進行調整。在此階段內,應確保去甲腎上腺素在50μg/min以下,對患者平均動脈壓(MAP)進行檢測,待對應上數值達到70mmHg后,以4μg/min的使用劑量進行后續治療。
1.3療效判斷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心臟、血流動力學指標以及腎功能指標水平變化情況,統計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頻率。
1.4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作為本次實驗數據整理的主要方式,計數、計量單位分別為%、(x±s),在卡方值、t檢驗方式下,若組間對應數值符合P<0.05,則表示為具有可比性。
2.1
2.2觀察組患者共5人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00%,與對照組(10.00%)相比較,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
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心率值降低、CVP和MAP檢測指標對應數值高于對照組,組間差值具有可比性(P<0.05)。由此可見,使用大劑量去甲腎上腺素,在改善病情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治療期間,容易對患者腎功能造成損傷,且不良反應的發生頻率較高。為此,醫生應謹慎對待,根據患者身體實際情況,對藥物劑量進行合理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