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語在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于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患兒,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增加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比兩種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結果: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兒的語言能力、適應能力等均明顯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對語言發(fā)育遲緩患兒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臨床應用效果較好,能夠促進患兒不斷提高自身語言能力,對其未來健康發(fā)展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臨床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54-01
1.1一般資料
在本次對照實驗中,共有40例研究對象,均為患有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入組后,將其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式隨機分為了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例患兒。40例患兒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齡1.9歲,最大年齡6.3歲,平均年齡(4.26±1.08)歲,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較大差異,不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guī)護理方式,護理人員應對患兒家長進行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宣教,緩解家長的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并堅持每天對患兒進行康復訓練…。觀察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首先,患兒年齡較小,對有趣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應抓住這一特點進行康復訓練,護理人員可以采用各類顏色鮮明的漫畫、符號等吸引住患兒注意力,并持續(xù)觀看,使患兒可以下意識的了解其中的情節(jié),促進其記憶能力的提升,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主動的與患兒進行交流、玩耍,建立信任關系,幫助患兒提高游戲能力,并適當提問患兒動漫故事情節(jié)。其次,護理人員應進一步了解患兒家庭情況,并針對性的囑咐家屬改變原有溝通方式,更加注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2]。
1.3觀察指標
以患兒的在語言能力、適應能力等指標評分作為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使用SPSS23.0,以(P<0.05)表示有可比性。
2.1
兒童時期是小兒發(fā)育的黃金階段,其身邊的各種所見所聞均是影響其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如今,部分患兒存在語言發(fā)育遲緩現(xiàn)象,導致患兒在語言、交流等方面與同期兒童有明顯差異,且致病因素也大不相同。
對患有語言發(fā)育遲緩的患兒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兒恢復效果明顯由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語言發(fā)育遲緩患兒的語言改善能力方面有積極作用,適宜在臨床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