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
【摘要】目的:探討麻醉方式對老年腫瘤患者術后血清炎性細胞因子影響的價值,總結相關臨床經驗。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腫瘤患者納入到本次研究對象當中,隨機抽取43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應用腰硬聯合麻醉,其余43名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研究應用全身麻醉,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對比兩組的麻醉效果。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分別為(126.5±29.7) min、(131.2±28.4) min,拔管時間分別為(15.6±3.0) min、(25.3±4.4)min,蘇醒時間分別為(8.5±1.2) min、(17.9±3.2) 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血清IL-6及TNF-α水平比較,差異較?。≒>0.05);術后3d兩組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有了降低,且觀察組改善較好,差異較為明顯(P<0.05)。結論:腰硬聯合麻醉有利于改善老年腫瘤患者的預后,加快術后的恢復,減少炎性反應,值得推廣。
【關鍵詞】腫瘤;麻醉方式;血清;影響
【中圖分類號】R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097-01
老年腫瘤患者的手術風險大,容易出現疾病炎性反應,不利于患者的預后。不同麻醉方式與術后感染息息相關,影響著患者的術后康復。本文對在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腫瘤患者進行了研究,通過實證性分析來研究不同麻醉方式的臨床價值,如下所述: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腫瘤患者納入到本次研究對象當中,隨機抽取43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其余43名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研究,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對照組43例患者中,包括了18例男性患者和25例女性患者,年齡在60~81歲之間,年齡均值為(62.5±4.5)歲;觀察組43例患者中,包括了17例男性患者和26例女性患者,年齡在59~80歲之間,年齡均值為(63.3±4.2)歲。兩組患者進行基本資料的比較,差異較?。≒>0.05)。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全身麻醉,芬太尼聯合丙泊酚維持使用。觀察組應用腰硬聯合麻醉,給予右美托咪定若無明顯異常,進行麻醉誘導,使用七氟烷、羅庫溴銨、丙泊酚進行維持麻醉。
1.3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有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P<0.05時,表明兩組老年腫瘤患者的相關研究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的手術指標
兩組的手術時間、拔管時間、蘇醒時間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一。
2.2對比兩組的血清
IL-6及TNF-α水平
術前兩組的血清IL-6及TNF-α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3d,觀察組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較為明顯(P<0.05),如表二。
老年腫瘤患者的自身體質差,機體免疫力低下,麻醉耐受性較低,術后容易出現機體炎性反應,嚴重影響手術質量。全身麻醉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對患者的損傷較大,加重了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損傷,最終影響患者預后。而腰硬聯合麻醉作用于脊髓,麻醉效果顯著,且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較小,炎性反應輕于全身麻醉,降低了炎性因子的表達,可以有效減輕機體炎性反應。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時間、拔管時間、蘇醒時間分別為(126.5±29.7) min、(15.6±3.0) min、(8.5±1.2) min,對照組分別為(131.2±28.4)min、(25.3±4.4) min、(17.9±3.2)min,兩組的手術指標比較差異較為明顯(P<0.05);術前觀察組與對照組血清IL-6及TNF-α水平比較,差異較?。≒>0.05);術后3d,觀察組與對照組的IL-6分別為(83.2±7.5) ng/ml、(97.7±10.4)ng/ml,TNF-α分別為(66.2±4.2)μg/L、(74.8±6.6)μg/L,差異較為明顯(P<0.05)。說明與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聯合麻醉更為安全可靠,對炎性反應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腰硬聯合麻醉可減少對老年腫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有著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