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領 卜莉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應用呼吸機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其價值。方法:本文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我院診治的32例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n=16)實施常規治療,實驗組(n=16)實施呼吸機治療,計算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差異。結果:實驗組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復用時、意識恢復用時、住院用時對比對照組相關數值,P<0.05,存在統計學數據指標的計算研究價值。結論:將呼吸機治療應用于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利于提升治療質量。
【關鍵詞】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呼吸衰竭;呼吸機治療
【中圖分類號】R595.4;R56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14-02
本文闡述了將呼吸機治療與常規治療用于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的32例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臨床價值。
1.1基礎資料
本次項目對象是來源于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診治的32例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參考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研究,每組16例,對照組,男性8例,女性8例,最大年齡53歲,最小年齡16歲,中位年齡數值(37.54±2.54)歲;實驗組,男性9例,女性7例,最大年齡54歲,最小年齡17歲,中位年齡數值(37.22±3.25)歲。比對分析兩組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基礎資料,P值均>0.05,統計學數據無分析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治療,對患者立刻開展清水徹底洗胃治療,依據患者臨床表現情況開展解毒治療,如使用復能劑、阿托品,如在患者中毒3天之內靜脈注射長托寧1~6mg、碘解磷定500~2500mg,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對藥物使用劑量進行確定,同時開展并發癥預防處理,以甘露醇來緩解腦水腫,以東莨菪堿刺激患者呼吸中樞,防止呼吸肌發生麻痹現象。
實驗組使用呼吸機治療,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開展呼吸機治療,選擇德國研發的trigger savina呼吸機進行治療,呼吸通氣模式即為輔助回血/控制護理,設置潮氣量:6~12ml/kg,呼吸頻率16~20次/min,如患者發生呼吸節律不穩、口唇發紺、呼吸困難等情況,需要開展氣管插管呼吸機治療,同時需要對患者開展抗感染治療,如合理使用廣譜抗生素。等到改善患者病情后,選取同步間歇指令性通氣模式,呼吸頻率設置為8~12次/min,對患者各項指標情況進行觀察,等到顯著恢復相關指標后撤離呼吸機。
1.3指標分析
觀察比對實驗組與對照組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復用時、意識恢復用時、住院用時。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分析以SPSS21.0 for Windows統計學軟件包驗證32例患者涉及的臨床數據,予以t檢驗處理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自主呼吸恢復用時、意識恢復用時、住院用時,予以卡方檢驗處理以率(%)形式表示臨床治療有效率,P<0.05,存在統計學數據指標的計算研究價值。
2.1對比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臨床各項指標
實驗組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自主呼吸恢復用時、意識恢復用時、住院用時對比對照組數據指標,P<0.05,存在統計學數據指標的計算研究價值。
2.2對比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
實驗組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93.75%對比對照組的62.50%.P<0.05,存在統計學數據指標的計算研究價值。
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屬于一種常見的臨床急診科危急癥,存在高死亡率、發病急及其進展快等臨床特點,容易發生呼吸衰竭等癥狀,是誘發死亡的關鍵影響因素。目前依據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疾病的臨床特征及其呼吸衰竭發病機制,主要涵蓋中毒性肺水腫型、中間綜合征型、呼吸中樞衰竭型及其解毒劑過量型等疾病類型,醫師臨床治療過程中建議應即對患者實施呼吸機治療,輔助患者呼吸及其氣管插管等治療。呼吸機屬于常見的一種臨床醫療設備,可依據對機械參數調節方法來調節人體生理呼吸功能,以便于將患者肺部通氣量增加,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減少呼吸能耗,提升治療效果,縮短患者呼吸和意識恢復時間,減少肺水腫發生風險。
研究顯示,實驗組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復用時、意識恢復用時、住院用時對比對照組數據,P<0.05,存在統計學數據指標的計算研究價值。
綜合以上結論,將呼吸機治療用在急診早期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與常規治療相比獲得更顯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