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東
【摘要】目的:探討肺炎患兒CRP、PCT表達水平及臨床意義。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支原體肺炎患兒80例為觀察組,選同期健康體檢者80例為對照組。比較兩組CRP、PCT表達水平差異。結果:觀察組PCT、CRP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CRP、PCT在肺炎患兒疾病診斷有一定的價值,能了解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有力借鑒。
【關鍵詞】肺炎;CRP;PCT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41-01
支原體肺炎(MPP)是臨床上多見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因為肺炎支原體(P)感染了呼吸道,造成多系統、多器官發生了損害,而且疾病發生的概率與支氣管哮喘發生的概率關系十分密切。有相關的報道顯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由于MPP入院患者占60%以上,且疾病發生率呈現幼兒化,多發生在4~6歲的年齡段。MPP的患兒發病后臨床癥狀缺少特異性,目前臨床鑒別大多數以血清學檢查為主,但是患兒檢測何種生化指標尚存在較大的爭議。最近幾年來,PCT、CRP水平在支原體肺炎患兒中得到應用,而且效果較為理想。為了進一步研究支原體肺炎患兒PCT、CRP水平的變化情況和臨床意義,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支原體肺炎患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現代實用兒科學》中關于肺炎臨床診斷標準;②入選患兒均經過影像、生化指標檢測等得到確診。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影響效應指標觀測、判斷其他生理或病理者;②合并嚴重心、腎功能異常者;③合并傳染性疾病及意識不清或存在精神障礙者。最終納入研究的患兒共80例,設為觀察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7個月~11歲,平均(5.63±1.23)歲,病程2~10d,平均(6.62±2.23)d;男28例,女20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5.8±1.32)歲,病程3~10d,平均(6.93±2.34)d。選同期健康體檢者80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齡7個月~11歲,平均(6.11±1.55)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兒入院后第二天早上空腹抽取5 ml靜脈血,放在潔凈未加抗凝劑的容器內,將血液進行10min離心,速度為3000r/min,取血清,放置在4℃冰箱中留用,將兩組采集的血液分為四組。①第一組選用散射比濁法測定血清CRP水平,試劑盒由默沙克生物公司所提供;②第二組取血清后選用化學發光免疫夾心法來測定PCT含量,試劑盒主要由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提供;③第三組向采集的血液中加入含有濃度為50μl濃度為10. 0%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混合8000u抑肽酶,相關操作步驟必須嚴格遵循儀器以及試劑盒操作說明來進行。
1.3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來處理對本研究所得數據來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采用n(%)表示,行X2檢驗,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PCT、CRP水平比較:觀察組PCT、CRP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PCT、CRP水平比較(x±s)
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該疾病全年均可以發病,且大多發生在秋冬季節,而且部分地區患兒呈現散發或者局部流行性。到目前來說,臨床上對于肺炎發病機制尚不完全知曉,普遍認為是因為MP黏附、侵入,導致機體肺部細胞損傷,并且疾病與機體免疫也有很大的關系。同時,因為肺炎發病后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所以增加了臨床診斷,影響患者治療預后。
PCT、CRP水平在肺炎患兒疾病診斷、鑒別中是有一定的價值的,既然能了解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那么就值得推廣應用。CRP屬于是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在患兒感染后的6~8小時開始升高,1~2d內達到峰值。但是CRP半衰期相對較短,CRP水平與組織損傷后的修復程度關系密切,不會受到性別、年齡、貧血等因素的影響。PCT屬于是降鈣素的前肽物質,該物質主要在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內合成,當患兒感染MP時,體內的內毒素、脂多糖作用能支架參與抑制PCT分解,并且誘導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從而引起PCT水平的持續升高。文獻報道顯示:血清CRP和PCT水平均能反應患兒感染程度及治療預后情況。本研究中,觀察組PCT、CRP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PCT、CRP水平在支原體肺炎患兒疾病診斷、鑒別中有一定的價值,能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的情況下,是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