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
【摘要】目的:對肺癌患者靜脈血栓聯合護理干預和護理進行分析,解決基因缺陷與因素理論運用與進展情況。方法:應用上述理論,解決肺癌患者靜脈血栓聯合護理干預的表現等內容。結果:結合臨床的相關經驗,進行數據分析出聯合護理干預的相關結果。結論:采取臨床方法聯合護理干預分析出肺癌患者靜脈血栓的護理效果與具體的應用等問題。
【關鍵詞】肺癌;靜脈血栓;護理干預;護理進展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191-01
靜脈血栓形成(Venous thromhosis)是指纖維蛋白、紅細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細胞在靜脈內形成凝塊。靜脈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部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hsm,PE)與急性肺動脈高壓癥。DVT患者中合并PE者達50%,而PE中15%可發展為肺梗塞(pulmonarg infarct,PI)。80%的PE是靜脈血栓形成后的血栓栓子脫落所致。
1.1與確定關系的遺傳基因主要涉及到:抗凝蛋白缺乏;FV Leiden(FVL);高纖維蛋白原血癥與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凝血酶原20210A異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FVⅢ、FⅨ、FⅪ與TAFI的高水平等有關。
靜脈血栓栓塞發病的獲得性因素。發病除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有許多獲得性因素介入,它們非直接因素,但可增加的發病率。當與遺傳因素并存時,其發病率更高。
主要跟這些因素有關:年齡;口服避孕劑(OC);激素替代療法(HRT);婦女妊娠期與哺乳期;外科手術創傷;制動;惡性腫瘤;抗磷脂抗體(APA)等內容。
2.1聯合護理干預的表現。
DVT的先兆常為腿部逐漸加重的疼痛,持續性、活動和行走加劇,患肢比對側明顯腫大。重癥近端DVT可致下肢靜脈回流嚴重受阻,伴動脈痙攣,而出現患肢劇痛,嚴重腫脹、蒼白或紫紺。下肢DVT的近期并發癥為肺血栓栓塞(PE),栓子較大者可致死。
聯合護理干預概率:低=0分,中=1~2分,高≥3分。
2.2 PE
疑為PE者,常由下列癥狀而無明顯可解釋的原因而構成:胸痛(70%)、呼吸困難(25%)、暈厥或休克(5%)、咳嗽(40%),同時有DVT的癥狀(30%)。體征:呼吸急促(70%)、心動過速(33%)、DVT征象(10%),胸片:胸膜腔滲液,肺野可見帶形膨脹不全,半側膈肌升高。低碳酸血癥與低氧血癥常見。
3.1目前,以聯合護理干預評估,ELISA法測D二聚體測定,靜脈加壓超聲顯像(CUG)檢查組成無創傷性聯合護理干預DVT模式。
474例研究表明:先用D二聚體水平<500ug/L排除128例(27%),D二聚體水平>500ug/L有238例,進行CUG檢查,顯示為DVT者109例(占患數23%),聯合護理干預概率高,而CUG正常者,僅2例經靜脈造影證實有DVT,占0.4%。
3.2復發性DVT聯合護理干預
·復發性DVT的聯合護理干預很困難,第一次發生血栓形成后,深靜脈持續異常。近端DVT發生后一年之內,約50%的患者,近端靜脈超聲檢查仍然異常。
·超聲證明一個新的股靜脈或胭靜脈無張力存在,或血管直徑增加大>4mm。
·股靜脈或胭靜脈張力正常可排除復發性DVT
·與以前超聲相比,股靜脈、腘靜脈的直徑增加不足1mm,則可排除DVT復發,若在1~4mm之間,應作靜脈造影證實,是否復發。
4.1抗凝療法
聯合護理目的:①消除癥狀,減輕患者痛苦。②防止擴大、復發、減低死亡率。③使栓塞血管重新開放。
靜脈血栓的早期聯合護理:一旦靜脈血栓聯合護理干預成立,對無抗凝禁忌者,立即開始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研究結果顯示:安慰劑組PE有5/19例死亡,而抗凝16例無死亡。
4.2靜注肝素方案:①靜脈肝素5000u后按1280U/h,滴注,6小時后測APTT。②靜注肝素80~40U/kg,然后18U/kg持續靜滴,6h后測APTT。
肝素抗凝效應變化大,肝素可非特異性與血漿蛋白結合,與網狀內皮系統的內皮細胞和巨噬細胞結合,因此減少了與ATⅢ相互作用的數量而減輕抗凝作用,此外凝血期血小板活化釋放PF4和VWF高分子量多聚體,均可影響肝素的抗凝效應。
4.3MWH:分子量是UFH的1/3,與血漿蛋白和內皮細胞結合較少,有較強的生物活性,半衰期較長,不需監測,極少或不引起肝素相關性血小板減少等優點。
大量研究認為:①LMWH可聯合護理干預亞大塊PE。②LMWH與UFH各自劑量相同的情況下,qd與bid療效無區別。③LMWH與UFH在所有研究終點中(復發率、大出血率、死亡率)無顯著差異。④聯合護理干預方案:可LMWH單用,或先用UFH后用LWMH均可。⑤療程:所有病例3個月,青年人第二次,老年人原因不明者6個月,青年人原因不明者兩年。⑥肝素致HIT后禁用OAS,建議用水蛭素。⑦出血率與劑量相關和與年齡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