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摘要】目的:探析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預防性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120例留置尿管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預防性護理措施,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防性護理措施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優于常規護理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尿路感染;預防性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 01-0201-02
留置導尿管是泌尿外科中最常用的臨床操作,其能夠在方便觀察尿量等病情的同時,還能有效治療排尿困難等疾病。尿路感染是留置導尿管最常見的并發癥,其主要是由病原菌入侵引起的,不僅給患者帶來了很多痛苦,同時嚴重影響了治療護理效果。在泌尿外科治療過程中如果能夠予以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措施,那么能夠大大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即分析了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問題進行預防性護理措施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泌尿外科在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120例留置尿管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40~75歲,平均(51.56±8.95)歲;對照組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43~78歲,平均(54.47±9.65)歲。所有患者經檢查確診需留置尿管,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常規護理措施
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包括術前檢查、病情監測、用藥指導以及起居護理等,具體需要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做好留置尿管指導,時刻保持患者尿管引流通暢,并協助其進行排尿,同時每天更換引流袋,對患者會陰部進行及時地清理和消毒。
1.2.2預防性護理措施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進行預防性護理措施,具體包括:加強衛生護理、插管護理以及留置管路期間的護理等。加強衛生護理包括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及時掌握患者的治療和恢復情況;同時醫院需要培養護理人員的無菌意識,保證醫院病區環境的無菌性,護理人員還需要督促患者保持個人衛生的干凈整潔;此外,對患者病房、人流集中流動區域以及手術室等重點地方要進行定期消毒。插管護理主要包括: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操作,而后需要對患者的會陰部以及尿道口嚴格消毒,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插管,要避免多次插管,需要嚴格控制其次數,同時加強對導管的護理和管理,防止其脫落造成嚴重影響。留置管路期間的護理:在導尿管留置完成后,每日用溫開水或者生理鹽水對患者會陰部以及尿道口進行徹底清洗,待其干后,應用醫用冷敷器(微君達)噴于表面,每日兩次,此外還需要每天對引流袋進行更換。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護理結束后的尿路感染發生人數,并對其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軟件是SPSS20.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并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結束后的尿路感染發生率為3.33%,明顯低于對照患者的21.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留置尿管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臨床癥狀表現主要是尿急、尿頻、尿痛,同時還伴隨著發燒和腹痛,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治療效果。
長期以來,在大多數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護理中一般采用常規性護理措施,其能夠做到廣泛性的護理效果,但一直缺乏對尿路感染的預防針對性,因此在以往的治療護理過程中,患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一直很高,給患者帶來了不少影響。
預防性護理措施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是在臨床醫學護理不斷發展中產生的,其通過加強對患者的自我管理以及對導致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預防,從而達到減少尿路感染發生率的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進行預防性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發生率,且其效果遠遠優于常規護理模式。
綜上所述,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進行預防性護理措施的效果優于常規護理措施,能夠大大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