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摘要:在政府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背景下,通過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分析,同時分析了高校大學生閱讀現狀,探討了高校圖書館面向大學生開展閱讀推廣的途徑和方式,以培養大學生正確的閱讀觀,建設書香校園。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government's advocacy of Reading For all to build a scholarly socie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ata from sixteen national reading survey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ading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ways and means of carrying out reading populariz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university library, so as to cultivate correct reading view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build a scholarly campus.
關鍵詞:全民閱讀;閱讀推廣;途徑;高校圖書館
Key words: national reading;reading promotion;ways;university library
中圖分類號:G252.1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4-0282-03
1? 背景
據2019年4月16日發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人紙質圖書人均閱讀量為4.67本,電子書人均閱讀量為3.32本,圖書閱讀率為59.0%,均與2017年基本持平;報紙閱讀率為35.15,期刊閱讀率為23.4%,兩者較2017年都下降了1.9個百分點。成年人的綜合閱讀率為80.8%,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6.2%,較2017年均有所提升,2018年成年國民上網率為78.4%。綜合來說,隨著數字化閱讀的發展,國民的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有所提升,閱讀人群整體持續增加,但圖書的深度閱讀占比偏低,紙質圖書閱讀率增長放緩。經測算,2018年國民閱讀指數為68.7點,較2017年提高了0.53點,但我們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是,就收集到其他國家的數據來看,日本是人均8本左右,韓國人均11本,美國人均7本,更不能和人均擁有圖書館數量居世界前列,年人均圖書閱讀量也遙遙領先的以色列相比了,中國的國民閱讀狀況與許多發達國家仍存在明顯差距。在2014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倡導全民閱讀,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至今“全民閱讀”已連續六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進行閱讀推廣工作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另外,圖書館界在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的領導下,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閱讀推廣工作,自2006年起,每年制定“全民閱讀”年度活動主題,2007年創立了“全民閱讀論壇”,引領閱讀風潮,傳播閱讀文化。此后,發起了“閱讀推廣人”培育行動,為全民閱讀進行人才儲備。為了鼓勵更多單位參與“全民閱讀”活動設立了“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全民閱讀優秀組織”和“全民閱讀活動示范基地”等級制的表彰機制引領閱讀團體更高更遠的目標,有助于推動圖書館界閱讀推廣的常態化建設,形成全民閱讀的良好風尚。
2? 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
在閱讀推廣的大潮中,圖書館因其體系成熟、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專業化程度高的基礎設施,成為了閱讀推廣的一支核心力量。至于怎么給“圖書館閱讀推廣”下定義在圖書館界各有各的說法,筆者相對認同的是于良芝教授在《圖書館閱讀推廣——循證圖書館學的典型領域》一文中介紹美國圖書館專家在形容閱讀推廣案例后得出的重要結論之一推導出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圖書館閱讀推廣是指圖書館通過精心創意、策劃,將讀者的注意力從海量館藏引導到小范圍的有吸引力的館藏,以提高館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動。高校圖書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承擔了閱讀推廣與書香校園文化建設的神圣職責,對閱讀推廣工作進行了嘗試與探索。
3? 高校大學生閱讀現狀分析
高校的文獻資源非常豐富,閱讀環境寬松自由,大學生也有強烈的求知欲,對自身素質提升也有很高的要求,但實際上大學生的閱讀現狀并不令人樂觀。從時代發展來看,僅僅依靠文本閱讀已經不能適應時代快節奏的要求,隨著數字化閱讀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使用數字閱讀網站和移動閱讀終端來瀏覽資訊、學習閱讀和分享交流。網絡信息以新穎的視角,大量具有沖擊力的圖片,博得人們一閱而過,快餐式的網絡閱讀已成為一種讀書時尚,讓人們漸漸疏遠了滋養精神和引發思考的經典閱讀。而大學生的數字閱讀普遍存在內容龐雜,缺乏指導,零碎淺閱讀,缺乏系統性,影響獨立思考與探究等問題。存在著重數字閱讀輕文本閱讀,重時尚休閑輕經典名著,重專業與實用輕科學與人文,重淺閱讀輕深閱讀等問題。因此,高校圖書館面向大學生的閱讀應避免表層化浮躁的閱讀行為,著重培養大學生的人文閱讀和經典閱讀的閱讀意識,養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沉浸式閱讀的良好閱讀習慣,有利于其人文精神的汲取,也有助于專業閱讀的深入開展。
4? 面向大學生閱讀推廣的途徑
4.1 建設豐富和高質量的文獻資源是基本要求
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是直接決定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程度以及圖書館對學生的文化影響力。高校圖書館需加大館藏資源建設的經費投入。首先在調研讀者需求的基礎上,根據讀者的借閱情況分析現有館藏資源建設情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專業學習和課外閱讀的需求,有計劃、分批次的購置圖書,合理地配置圖書的種類和副本數量。其次高校圖書館還要尋求多方幫助,如制定圖書捐贈管理辦法,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與借閱權利,鼓勵廣大師生、單位、社會團體捐贈圖書,以此來不斷充實館藏資源。第三通過舉辦書展或通過網絡讓讀者薦購書刊,攜手共建文獻資源。第四就要圍繞本校的重點專業、重點學科和專題建設具有本校特色數據庫及專題庫。
4.2 建立規范的閱讀推廣制度
閱讀推廣活動是遍及全校性的工作,為了保證閱讀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應從政策和制度上為閱讀推廣提供保障支撐,圖書館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閱讀推廣制度。可通過開設經典閱讀課程,合理選擇教材,如開設《優秀著作選讀課程》網絡課程,要求學生在所推薦的書籍進行閱讀后,撰寫讀書筆記、書評或小論文等作為課程作業即可獲得學分。高校圖書館還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交流,如聯合二級學院、宣傳部門、學生處、團委和學生社團等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統籌全校的資源,形成多部門協作聯動的運作模式。重視育人氛圍,強化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感化他們的人文情懷,這樣的閱讀理念從學校制度上獲得保障,從整體上定位學校的文化品位與特性。
4.3 面向大學生閱讀推廣的方式
4.3.1 編制適合大學生閱讀為導向的經典閱讀書目
面對圖書館豐富的館藏文獻,大學生普遍存在著不知如何選擇優秀讀物的閱讀困境。高校學術氛圍深厚,大師薈萃,經典閱讀書目是一般包含專業書籍推薦和閱讀興趣推薦,前者可對學生專業學習起到指導作用,后者可在挖掘和傳播其讀書經驗的基礎上,不僅對讀者看什么書大有益處,對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也大有幫助,可促使學生找準閱讀方向,養成閱讀習慣,愛上閱讀。同時高校圖書館應該針對不同的年級、科系專業的閱讀需求,集合各學科專業人員,編制一份適合在校大學生跨學科增加自身知識結構,豐富自我學識的經典閱讀書目,作為學校進行閱讀推廣的基礎。如何結合書目進行校園閱讀推廣?首先是編印好“校園好書書目”,在開學初就發放給每位學生,尤其是新生手上,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第二是分批次設立“好書書目”展架。第三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校園BBS開放的公共討論群組開展書評和微書評征文比賽,鼓勵學生展開討論,交流讀書意見。第四是邀請專家或學者開展專題系列講座,或組織影視欣賞,舉辦優秀圖書展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4.3.2 構建智能化的新媒體閱讀平臺
面對大學生對新媒體的接受度高的特點,高校圖書館需要將閱讀推廣的理念、舉措推送到讀者身邊,改變過去單純期待讀者來參加活動的模式,轉變為能在任意時刻和地點吸引讀者來參加的新態勢。針對大學生數字閱讀存在的問題,高校圖書館應該首先在理論上指引方向,如經常開辦講座或者開設一門課程,講述數字閱讀的利與弊,助力學生成長、完成學業等;其次精準了解需求,在內容上把關質量,即是對網絡信息正確地選擇、開發和利用。大學生所需要的數字閱讀資源專業性很強,對學術資料尤其是稀缺資料的需求較多,高校圖書館需要對網絡信息進行梳理和篩選,對讀者進行網絡閱讀的指導,樹立正確的網絡閱讀觀念,保證讀者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第三,開展移動閱讀服務,建立移動圖書館。方便師生利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辦理圖書館相關業務,如數字資源的檢索、圖書的館藏目錄查詢、好書薦購、借閱信息的查詢、續借圖書等功能。第四,設立社交閱讀公眾號,建立圖書閱讀群,通過微信、朋友圈互薦好文好書。通過閱讀平臺使學生能夠以多元化的方式獲取閱讀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推廣校園閱讀。
4.3.3 創編校刊、館刊等面向大學生讀寫為主體的導讀性報刊
校園導讀性報刊以平易近人的姿態,淡化了讀書私人空間的界限,演化成讀者與書籍,講述他們與圖書館、圖書以及閱讀的故事。這種由高校圖書館所主持編印的導讀性報刊以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建設書香校園為辦刊宗旨。將讀者作為刊物的主體,進行較好的閱讀引導。校園導讀性內刊、內報在于建樹、培植和提升大學生的閱讀情意,宣傳、評價和推介館藏資源,特別是書林學海中好書佳作、名著經典,引導大學生閱讀經典,品味書香,改善和提升閱讀質量,更好地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在校園里營造積極向上的書香文化。
4.3.4 建立閱讀推廣的隊伍
開展閱讀推廣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事業,高校擁有各學科背景知識豐富的教師資源以及較高知識素養的學生讀者群的優勢,組建一支包含教師和學生的閱讀推廣團隊。如由讀者委員會、讀書會、志愿者組織、勤工助學團隊組成的高校圖書館學生社團,通過組織讀書會、讀者沙龍、讀者俱樂部,舉辦讀書節,讀書月,讀書夏令營等活動,邀請教師參與閱讀的指導,挖掘學生社團的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在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的作用,學生社團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全校學生搭建起讀書交流的平臺,充分利用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鼓勵指導大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同時圖書館還可設立“閱讀指導咨詢師”專職館員,與讀者分享自己的閱讀經歷、體驗和人生觀等,使崇尚閱讀之風以學生社團為中心向全校輻射,促進學生整體閱讀氛圍的提升,推動校園閱讀文化建設。
4.4 建立閱讀推廣的評價與反饋機制
要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持續性和有效性,考核監督工作需納入為圖書館的重點工作。首先是制定年終考核量化管理標準,為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提供具體的參考標準。對負責各類閱讀推廣工作館員的績效評價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進而提升閱讀推廣工作的質量。其次是在每次閱讀推廣活動后,需通過問卷、網絡等形式了解讀者對該活動的意見,記錄聽取讀者對閱讀的建議和需求,并且對反饋的意見要善于分析和總結,揚長避短,穩步推進閱讀推廣工作的持續開展。
5? 結語
面向對閱讀充滿激情的大學生,高校圖書館應憑自身是擁有經典文獻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的中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的優勢,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在全校倡導樂學、勤讀、善思的優良學風,激發師生的閱讀熱情,來推動閱讀推廣的蓬勃開展,幫助讀者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提升讀者的閱讀能力和素養,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推動學校良好閱讀氛圍的形成。
參考文獻:
[1]王波.圖書館時尚閱讀推廣[M].北京:朝華出版社,2015:1,6.
[2]錢軍,蔡思明,張思瑤.書香滿園:校園閱讀推廣[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7:69-73,81-82.
[3]李西寧,張巖.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M].北京:朝華出版社,2015:116-123.
[4]李西寧,張巖.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M].北京:朝華出版社,2015:126-131.
[5]第十六次全民閱讀調查顯示:2018年,你讀了幾本書[EB/OL].(2019-04-17)[2019-9-22].http://jinbao.people.cn/n1/2019/0417/c421674-31034748.html.
[6]張巖.淺析學生社團參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8(6):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