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踐行均衡的運營導向,旭輝明確了不同項目不同開發與銷售策略:銷售利潤率在12%以下的低利潤項目快速開發、快速銷售;利潤率在12%-16%之間的正常利潤項目快速開發、快速銷售;利潤率在16%-20%之間的較高利潤項目正常開發、正常銷售;利潤率在20%以上的高利潤項目放慢開發、掌控速度。
關鍵詞:布局深耕;周轉均衡;成長有道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B
旭輝2013-2015年復合增長率31%,2015年之后增速為73%,均顯著高于龍湖。持續的高速增長,讓旭輝從令人驚艷的“黑馬”變成了萬里挑一的“白馬”??偨Y旭輝的成功要素和千億動因,即布局深耕合作、經營周轉均衡、組織成長有道。
1 布局深耕與合作
旭輝董事長林中曾表示,“在千億之前旭輝在中國不會布局太多城市,但是我要求每一個城市至少進TOP10,有的城市我要求進TOP5”。
在區域布局上,2016-2018年旭輝起家的長三角仍然是其主要陣地,業務量占一半以上,同時拓展環渤海和中西部區域,而后戰略進入珠三角。
在城市類型上,二線城市是旭輝的重點主攻方向,在2018年占到93%的份額,2017年之后幾乎不再新進入三線城市。
在投資策略上,一是踏準節奏,在市場低谷時多拿地,在市場高峰時少拿地;二是高峰期“撿漏”、不硬拼、不拿“地王”,不拖累企業發展,拿下地塊符合公司一貫堅持的“節制、理性、不拿錯地、不拿貴地”;三是在土地儲備上“量入為出,量力而行”,保持彈性、靈活性和適度性。
旭輝強調逆周期拿地,其千億前5年拿地的平均溢價率都在20%-40%上下,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一季度市場下行時,很多熱點城市一再流拍,在此期間旭輝抓住市場窗口期,獲取了一批優質地塊,拿地溢價率不超過20%,且全部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在合作開發上,旭輝秉持成為最懂客戶、最擅長合作主流房企的戰略定位,建立了非常好的口碑。通過與萬科、新城、恒基等企業合作,2014-2016年拿地成本持續下降,降低了資金占用,有效支撐了千億發展。在重慶,旭輝通過與華宇合作快速在重慶做到百億,2017年新進了19個城市并且在溫州進入第一年即超百億銷售額。
通過合作開發,近年來旭輝的權益銷售金額占比持續走低,到2018年僅為57%,非并表銷售金額占比遠高于其他領先企業。通過廣泛對外合作實現的類輕資產模式,已經成為旭輝資源獲取和規模飛躍的核心手段。
旭輝輕資產模式的合作開發對象中,最主要的是資源優勢型中小企業,借助本地企業的優勢快速突破熱點區域,且在操作中極其重視合作可持續性,通過優先操盤樹立品牌形象,持續提升經營競爭力。
2 經營周轉均衡
旭輝的整個戰略導向2016年(600億元左右)前后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從原來的“規模優先、提升利潤”到“利潤優先、兼顧規?!保丛跊_規模階段,適當犧牲利潤換取規??臻g;在具備一定規?;A之后,重點關注利潤提升。這一點值得很多企業學習,很多企業往往在要規模的時候過于關注利潤,結果就會顧此失彼,錯過戰略時機。
在此戰略導向之下,旭輝投資從原來的“招拍掛、短平快的項目為主,運營強調高周轉”轉變為“收并購、舊改、招拍掛等多輪驅動,短平快與跨周期項目并重,運營高周轉和高溢價均衡配置”,產品從原來的“剛需為主”轉變為“以中檔和中高檔為主,‘2341產品結構(高檔-中高檔-中檔-中低檔)”。
為踐行均衡的運營導向,旭輝明確了不同項目不同開發與銷售策略:銷售利潤率在12%以下的低利潤項目快速開發、快速銷售;利潤率在12%-16%之間的正常利潤項目快速開發、快速銷售;利潤率在16%-20%之間的較高利潤項目正常開發、正常銷售;利潤率在20%以上的高利潤項目放慢開發、掌控速度。
在運營機制上,旭輝經歷了從計劃運營到以利潤為導向的大運營體系。并建立了“1圖1表1會1報1看板”。
在財務經營管理上,旭輝一貫以穩健著稱,嚴格遵守戰略要求的70%凈負債率界限,持續降低借貸成本。在投資大年上升,在投資小年下降。
旭輝的加權平均融資成本維持在5.8%左右,在民營房企中較為領先。旭輝持續改善負債結構,年末短期負債占比約為17%,比較健康,現金短債比維持在3.3。
3 組織成長有道
基于戰略發展特點,旭輝形成了較成熟的總部-事業部-項目兩級半管理架構(200億-600億規模期間),且千億之前變化不大,在此期間根據規模成長通過不斷授權調整管控強度,針對“軍師團營”等不同級別的事業部制定相應的授權事項。
早期的事業部分類分級相對簡單,主要以項目數量和銷售額為標準,后續為了促進事業部更加均衡的成長,增加市場地位、租金收入、綜合管理水平等多維度的參考指標進行評價。
旭輝千億之后,旭輝開始打造“大平臺+小集團+項目集群”的三級管控機制,公司整體定位為總部抓總、區域主營、職能主建、項目主戰??偛控撠煷罱ù笃脚_(戰略、資源、資本、投資、知識、信息),建立了7中心27部門的組織架構;區域層面著力打造N個小集團,在過去城市公司、事業部為主體的基礎上,分步有序組建十幾個區域集團,成熟一個組建一個,每個區域集團的規模在300億-400億元左右,從而實現業務前移、經營下沉、一線當家。
旭輝在千億之前的組織設計不僵化、柔性強,與各階段規模成長的匹配和支撐性比較高。伴隨著規模成長,事業部能力也不斷強化,集團會給予相應的評級也同時逐步增加權責,有效支撐了經營目標的實現。
在激勵方面,旭輝的激勵體系較為完善,從短期的專項獎、中期的年度獎到長期的跟投與股權激勵全覆蓋,力度在行業的75分位左右,整個績效激勵特點是跟業績強關聯、完全以經營結果為導向,采用“中等底薪+中等提成+高風險高分享”策略,旭輝千億之前管理層留存率達到90%,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激勵的有效性。
作者簡介:林華清、王亞輝,賽普地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