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本研究中,針對漿粕生產回水復用技巧,能夠從抄漿工序進一步注入軟水,其余回收弱酸廢水,到漂洗用水重復清洗同時可及時補充少量軟水,各環節全部采用回水,最后能夠從球下洗料池(含堿水)和漂洗擠漿機排污管進行污水排放,收集到中段水池,經過技術改造(微濾機)之后,導向排水車間統一排放,該企業具有較好的技術效果,漿粕在生產過程中耗水量為原來的50%。
關鍵詞:漿粕;生產回水;復用流程;技術改造
近年來,我們公司漿粕在生產過程中耗水量較大,每噸漿制水需210m?,導致企業漿粕生產成本持續升高,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水資源短缺以及人們環保意識逐漸強化,工業用水價格上漲,對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來說,減少污水排放和節約用水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為降低企業漿粕生產中的耗水量,經多次進行技術改造,但整體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水復用率較低,且所設置的服務流程不合理,導致回水復用次數相對較少,為進一步提高回水的復用率,在本研究中對2019年底回水復用流程進行再次技術優化改造。
1回水復用率的技術改造
研究分析中,很多環節中均采用生水直接使用,回水復用的次數僅限于兩次,包括抄漿回水部分,可用于漂洗,漂洗回水之后用于洗料,再次進行污水排放,抄漿回水部分同時還能夠用于洗料,但也僅采用了一次即排放出去,很多位置直接使用生水并且直接排放。比如氯化、投料、蒸煮、打漿等環節未使用回水,通過開啟漿粕生產的各工序排放水質情況來看,整體來說,所排放的水質較好,可滿足水質再次利用,且不會影響產品的質量。通過對原有水質制造的工藝流程、用水情況以及污水排放情況進行分析,可確定本次技術改造的方案,即將生水注入抄漿工序中,在漂洗過程中用水如果缺乏時,可及時補充少量生水,其余環節均采用回水,最后可從球下洗料池實施污水排放。即抄漿回水用于漂洗環節,停用球下洗料采用的抄漿水漂洗回水,可用于濃縮以及球下洗料。通過多次比較分析和多水平衡測試,按照上述技術改造方案進行用水工藝流程優化,企業回水用量可滿足企業漿粕的實際生產需求。
2技術改造方案的具體實施
在本研究中可將室外抄漿回水池分為兩個部分,包括濃縮回水、漂洗回水所采用的混合水池以及打漿回水池,能夠充分利用白水池。第二,可將抄漿水用于漂洗環節,停用球下洗料,可試用漂洗回水以及抄漿回水。洗料用水可以改為室外濃縮回水。第三,漂洗上漿水,漂前水洗水在使用之后直接排放,如今配管回收到室外濃縮回水池,可實現水質資源的重復利用。第四,經過漂洗酸處理半小時之后,使排掉原有該部分回水損失可全部被回收。但考慮該部分水含有較高的酸量,為減少對工藝設備的腐蝕,通過多次現場測定水質中的含酸量,在漂洗前30分鐘洗水洗,參與的酸量為每升0.5克以上,因此需要直接排放這部分水質,并配置具有抗酸的插板和管道,以便于實際生產需求。第五,配置漂液所使用的冷卻水將原有回收到漂洗回水池中供洗料使用改為回收到白水池,用于漂洗,該部分冷卻水水質較好,可充分發揮作用。第六,將漂洗最后一次的水洗回水,由原有的供給洗料改為濃縮用水,濃縮用水原為自循環使用的開發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會影響水泵系統,同時對于企業漿粕質量生產時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可將其改為球下洗料用水。第七,部分泵引水可改為濃縮回水,主要由于漂洗之前上漿水、漂洗前水洗水以及濃縮回水具有較大的水回用量,除供球下洗料用之外,存在部分流失,因此可將該流失濃縮回水,提供打漿機兩臺、出漿泵以及漂洗的4個網帶用于球下洗料、出料,漿泵為沖漿水使用,同時還能夠用于4臺打漿機沖漿水采用。第八,將部分水泵進行參數調整,可減少原有的動力消耗。
通過技術改造之后,直接使用生水的環節共有三個,包括抄漿、漂洗以及配液,在配液和漂洗過程中采用的生水量較少,大量生水主要用于抄漿環節,其對于控制和提升漿粕生產質量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企業漿粕生產綜合利用回水工程是于2019年底全部完成,經投入使用之后,其具有顯著的節水效果。
3技術改造前后企業漿粕生產用水的消耗情況比較
通過數據可以發現,經過技術改造之后,該企業在漿粕生產過程中,平均水耗為105.23m?/噸,漿相比技術改造之前能夠顯著降低50%,并且每月用水單耗相對穩定,可達到預期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201 2年初,企業將配堿用水改為洗料排放水,各種類型的打漿出漿水、漂洗洗網、出漿泵,沖洗池改為濃縮回水,使整體的生產水耗量能夠進一步降低。
經過企業整改,生產用水流程改造之后,相比改造之前水耗能夠降低102.27m?/噸,能夠為企業每年節水約71萬噸,其次,通過改造回水復用流程,及時針對各種回水泵進行參數調整,能夠為企業節約用電,全年達11萬度,該企業漿粕生產水耗國內處于領先水平,能夠顯著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無需進行設備增加,僅需改造原有的回水復用流程,其投入較少,但給企業帶來的利處是比較大的,同時經過技術改造之后,對于原有漿粕生產的質量不會受到影響。
4漿粕車間降本增效建議
第一,室外白水池暖氣冷凝水回用到換熱站補水罐,可提升供暖效果并減少蒸汽中軟水,實現節能降耗,從其降本增效目標上來看是將補水罐常溫冷水停用,可采用室外白水池冷凝水,以降低蒸汽以及冷水的消耗量,具體措施是:可在補水罐中增加液位計,實施連鎖裝置,可將室外白水1號泵管道改造后,連通道補水罐中,當補水罐液位低于50%可自動起泵補水。漿粕大線停車,為做好冬季寒冷預防,以及維持設備運行需要,要求暖氣持續供應,可將暖氣調至最小以節約暖氣的使用量。漿粕大線停車,使壓縮空氣全開,關閉部分未啟用的壓縮空氣防止出現氣體泄漏的問題。漿粕大線停車,停止使用設備,很多未斷電,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斷電,定期通電。第二,陶瓷膜機風循環水全回收,其降本增效的目標是使陶瓷膜積分循環水全回收。具體操作:機封循環冷卻回水新增一趟DN50管線,使其到達透析水板換板反滲透水進水端,同時利用板換升溫之后進入透析水罐,防止夏季軟水溫度達到29℃置換排水的浪費?,F有循環冷卻水進透析水罐管線保留,可安裝手動切斷閥門,進一步實現機封循環冷卻回水兩路切換。針對原材料,半纖干燥裝置除塵器龍骨維修的再使用,從其目標上來看是為節約生產物資以降低生產成本。具體措施為:在使用6個月之后布袋除塵器龍骨會出現破損,焊點開裂等問題進而影響其使用,車間在進行布帶更換過程中還需要進行部分龍骨的更換,每套干燥一次,可更換10套左右,每套是由上下兩只連接構成的,所更換的部分龍骨車間可再次維修并進行焊點修復,或更換上下零件,其主體仍可使用。
小結
本研究針對漿粕生產回水復用技巧進行分析,能夠從多個工序著手實現降本增效目的,經過技術改造之后,該企業具有較好的技術效果,漿粕在生產過程中耗水量為原來的50%。
參考文獻:
[1]趙海林.一種對位芳綸漿粕生產系統:, 2020.
[2]董亞明,楊躍輝,張晨.新疆棉漿粕和黏膠纖維行業生產廢水治理現狀及對策[J].化工設計通訊, 2020, v.46;No.213(03):174-176.
[3]莫軍軍,黃芳,呂蓓,等.正壓送風過濾式防護頭罩復用處理流程的建立[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年49卷5期, 603-608頁, MEDLINE ISTIC PKU CSCD, 2020.
作者簡介:
孔慶元(1972-),男,藏族,甘肅天祝人,助理工程師,大專,研究方向:設備檢維修及自動化。
(新疆中泰紡織集團庫爾勒纖維公司漿粕車間,新疆 庫爾勒 8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