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黎渝
(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麻醉科 廣西 南寧 530007)
FTS 指的是圍手術期結合多種學科技術的綜合護理措施,其核心目的在于促進術后患者加快痊愈,最大限度的避免并發癥發生,促使患者病死率減少,縮短其住院時間。近年來,腔鏡下肺切除術雖然發展趨勢很快,但卻沒有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則是因為施展此術存在多種限制因素,所以,就目前而言,開胸肺切除術仍然是治療肺部腫瘤和惡性腫瘤的主流術式,但該術式同樣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該術式造成的損傷嚴重,患者在術后伴有強烈的不適感,術后具有較多的并發癥,死亡率普遍較高。本文將快速康復理念為主導的健康方案作為治療方案,以常規治療作為對照,結果報告如下:
選我院2018 年6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90 例開胸肺切除手術治療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成兩組,分別為觀察組(50 例,采用快速康復方案)和對照組(40 例,采用傳統治療方案)。觀察組50 例,年齡21 ~69 歲,平均年齡(45..25±6.25)歲。對照組40 例,年齡25 ~69 歲,平均年齡(45.35±6.45)歲。本次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可以進行有關數據的對比。
納入標準:(1)年齡小于等于70 歲。(2)不伴有重度心腦血管疾病。(3)自愿參與,入組前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4)無重大糖尿病過往病史。(5)術前未實施放療或化療。(6)常規檢查未發現遠處轉移。
排除標準:(1)伴有心、肝、腎、等嚴重軀體疾病。(2)無精神障礙疾病。(3)對本組藥物過敏者。(4)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術前準備:兩組患者在實施手術前,臨床醫師均給予其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屬在實施手術過后存在的術后并發癥和注意事項,穩定患者心理狀態。在實施手術前夜,實施一次普通灌腸,肌肉注射10m g 地西泮,在實施手術前進行尿管留置。而對照組則在實施手術前十小時內禁止飲食。(2)手術方式:采用健側臥位,實施全身麻醉,實施單肺通氣(采用雙腔氣管插管)。采用常規前后胸部外側小切口,游離動靜脈各分支,實施雙重縫合結扎,支氣管斷裂部分采用T X30G 支氣管閉合器實施閉合,采用肺門縱膈淋巴結實施常規標準清掃,手術完成后,放置胸腔引流管。(3)術中處理:觀察組實施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手術過程中對輸液量進行嚴格控制,補液量小于1000m l,臨床醫師需嚴格注意溫度管控,手術室室溫維持在24 攝氏度左右,采用加溫器實施術中靜脈輸液。對照組采用單純麻醉,術中對輸液量不進行特別管控,也不特別采用保溫措施[1]。(4)術后處理:觀察組在手術完成后采用持續硬膜外導管泵給予鎮痛藥48h,并在術后第一晚告知患者靠床坐起,進行床上肢體活動,并引用300m l 的糖鹽水。術后次日清晨拔除尿管,告知患者可以進行常規飲食,并要堅持進行床上活動,幫助患者進行吸痰處理,部分恢復較快的患者可以開始下床活動。在術后第三天給予患者1000 ~1500m l 的靜脈補液量,并采用加溫器保暖。對照組則持續采用48h 靜脈鎮痛泵,術后次日囑咐患者適當活動肢體,進食流食,給予患者咳痰幫助,增加活動量,術后第三天給予與觀察組相同的靜脈補液量,不采用輸液加溫器[2]。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胸管留置時間、術后第3 天白細胞計數、住院時間和并發癥,并發癥包括傷口痊愈不良、肺部感染、心律失常。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為(109.52±42.50)min,術中出血量為(147.42±86.82)ml,胸管留置時間為(2.92±1.22)d,術后3d 白細胞計數為(10.52±2.10)109/L,傷口痊愈不良1例,肺部感染2 例,心律失常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8.00%,住院時間為(8.82±1.65)d。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相比較,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胸管留置時間、術后3d 白細胞計數、住院時間和總并發癥發生率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指標對比(±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胸管留置時間(d) 術后3d白細胞計數(×109/L) 住院時間(d)觀察組 50 109.52±42.50 147.42±86.82 2.92±1.22 10.52±2.10 8.82±1.65對照組 40 114.22±50.25 153.72±93.52 3.52±1.15 11.53±2.02 10.12±1.75 t 0.481 0.331 2.378 2.306 3.615 P 0.632 0.742 0.020 0.024 0.001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對比[n(%)]
近年來,隨著在各類外科手術中FTS 的廣泛使用,國內外的大部分學者對FTS 的臨床療效保持肯定態度,因此,我院基于國內外其他外科手術中的FTS 方案上,充分結合我院肺部手術特點,從而制定了一套專屬于肺部腫瘤患者的FTS 方案。結果表明,采用FTS 方案的觀察組的各方面指標都顯著優于對照組,能夠縮短胸管拔除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觀察期限。
而在常規的肺切除手術中,實施手術前通常會要求患者禁食禁水,避免實施麻醉后誘發消化道反流,進而導致吸入性肺炎,而隨著臨床研究不斷驗證表明:在患者保持正常消化功能的情況下,腸胃內部的液體只需兩小時就能排除干凈,而且在實施手術前,提醒患者口服碳水化合物,能夠促使應激反應和消耗反應盡快減輕,還可以誘發機體產生物質合成代謝狀態,還能夠促使肌肉組織維持正常的器官功能,平衡體內氮水平[3]。而在本文中,我院觀察組結合國內外多方FTS 經驗,在實施手術前一天仍舊正常飲食,在手術開展前兩小時,攝入300ml 糖鹽水,促使患者胃腸道功能得到有效保護和改善,具有良好的依從性,沒有發生吸入性肺炎[4-5]。
在開胸肺切除手術的實施過程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可有效改善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胸管留置時間,減少術后第三天的白細胞計數,術后并發癥顯著更少,住院總時間明顯縮短,加快術后康復,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