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初
(宜興市人民醫院放射科 江蘇 宜興 214200)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中常見,包括前列腺炎(prostatitis)、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等疾病。在歐美國家前列腺癌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占男性死亡率的第五位[1]。隨著前列腺篩查及診斷技術的發展,我國前列腺癌也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2]。研究顯示:早期篩查及早期診斷可減少前列腺癌的死亡率[3]。磁共振成像技術(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其分別率高、多參數等優勢[4],對前列腺良惡性鑒別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旨在研究3.0 TMRI T2WI 聯合DWI 及ADC 在前列腺良惡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給臨床明確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7 年1 月—2020 年3 月在宜興人民醫院經病理確診的前列腺癌20 例和前列腺增生38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前列腺癌組,年齡51 ~80 歲,平均年齡(68.21±6.68)歲,PSA 值的范圍為6.7 ~150ng/ml。前列腺增生組:年齡61 ~82 歲,平均年齡(67.26±7.02)歲,PSA 值的范圍為:5.0 ~21.6ng/ml。
納入標準:①能配合本次研究;②患者有穿刺病理或者術后病理;排除標準:①檢查前行前列腺穿刺活檢或者行前列腺電切術;②檢查前行列腺內分泌及放化療;③患者不能完成MRI 檢查或者有植入物不能行MRI 檢查。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 檢查方法 采用飛利浦公司3.0TMRI 掃描儀,采用16 通道腹部線圈。T1WI:軸位,掃描采用T1W_TSE_ax 序列,FOV:180mm×180mm,TR:532ms,TE:8ms,層厚:3mm,每層間距:3.5mm。T2WI:軸位,采用T2W_TSE_ax CLEAR 序列,FOV:180mm×180mm,TR: 3409ms,TE:110ms,層厚:3mm,每層間距:3.3 mm,T2WI 壓脂:軸位,采用T2W_SPAIR_ax CLEAR 序列,FOV: 180mm x180mm,TR: 6252ms,TE:80ms,層厚:3mm,每層間距:3.3mm,DWI:DWI_2b SENSE 序列軸位,b=1500s/mm2,FOV 為:320mm×320mm,TR: 2000 ms,TE:66ms,層厚:4mm,每層間距:4.4ms,矩陣為:320×320,將DWI 數據輸送至工作站處理生成ADC 圖像。
1.2.2 圖像分析 經三名放射科高年資副主任醫師采用雙盲法對前列腺的MRI 圖像進行讀片,結合患者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患者的病史及肛檢情況,通過觀察前列腺大小、形態、不同序列及參數信號變化,結合T2WI、DWI 及ADC 值最后得出影像學的報告。
1.2.3 血清PSA 檢查 空腹狀態下取患者靜脈血,離心留取上清,按照說明書的操作步驟進行PSA 檢查。
1.2.4 穿刺活檢或者前列腺電切術 患者完善前列腺MRI 檢查及PSA 檢查后,行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術,或者穿刺后病理證實為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數據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
2.1 不同參數MRI 對前列腺疾病診斷情況 患者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或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術后病理結果示:前列腺癌20例,前列腺增生38例。其中T1WI+T2WI組:診斷前列腺癌(真陽性)為12 例,假陰性8 例,前列腺增生(真陰性)28 例,假陽性10 例,診斷準確率為69.0(40/58):T2WI+DWI+ADC 聯合PSA 組:診斷前列腺癌(真陽性)為18 例,假陰性2 例,前列腺增生30 例,假陽性8 例,診斷準確率為82.8%(48/58)。見表1。
表1 不同參數MRI 對前列腺疾病診斷情況
病例:前列腺移行帶分界清,周圍帶底部左側片狀異常信號(圖1-A),T2WI 低信號(圖1-B),DWI 高信號(圖1-C),ADC信號降低(圖1-D),早期增強掃描強化(圖1-E)。盆腔未見淋巴結腫大。
圖1
前列腺癌主要起源是前列腺上皮,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大部分為腺癌,主要發病人群為50 歲以上的老年男性,同時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在逐步升高[5]。PSA 作為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癌篩查,影響PSA 升高的因素很多,諸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也會出現PSA 升高,從而得出假陽性的結果。磁共振因其具有較強的軟組織分辨率、成多參數成像等特點,應用于前列腺疾病的診斷與評分,國內一些大型醫院采用的前列腺融合穿刺也是基于此項檢查,因為在MR 的輔助下對前列腺癌病變具有很好的診斷及定位能力[6]。
在常規的磁共振檢查下,前列腺癌的典型表現為T2 信號提示周圍帶的信號較高,同時伴有低信號結節,但是,此類低信號結節也會在前列腺炎造成的肉芽腫病變局限性梗死以及前列腺疾病的檢查中被發現,因此特異度不高。隨著近年來多參數磁共振技術的發展,DWI 以及ADC 常常聯合應用進行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診斷。
前列腺MR 彌散加權成像可以在宏觀成像中反映組織中水分子的微觀運動,通過其表面的彌散系數ADC 可以對病灶進行定量分析,對疾病做出診斷。DWI 的主要機制為由于前列腺癌的腫瘤細胞繁殖較為旺盛,水分子的擴散受到了限制,因此在DWI 序列上信號有所增加[7],同時在ADC 圖像上信號減低,ADC 的值明顯降低,良性病變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由于其細胞生長較慢,因此細胞外的容積沒有明顯減少,所以水分子的擴散仍如正常細胞一樣,通過DWI 序列容易將腫瘤細胞與良性病變區分。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發現,T2WI+DWI+ADC 聯合PSA 組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也證實了T2WI 聯合DWI 及ADC 在鑒別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MRI 檢查是一種有效的前列腺癌診斷方法,T2WI聯合DWI 及ADC 多參數MRI 可以更好地鑒別前列腺腫瘤與良性病變,提高檢查的特異性和準確性,給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及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