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銳敏 楊艷艷
(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廣東 中山 528400)
現階段,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治療多為藥物治療,部分患者由于長期服藥而產生依從性降低現象,導致血壓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基于此,需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改善患者治療效果[1]。本研究選取97 例高血壓患者,分組實施護理,分析舒適護理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97例,隨機分組,常規組48 例,觀察組49 例。常規組中,男女比例42:6,年齡52 ~77 歲,平均(61.23±2.38)歲;觀察組中,男女比例44:5,年齡53 ~76,平均(62.18±1.82)歲;本次經醫院醫學倫理會審批通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1)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確認患者無靶器官損害;(2)患者不存在嚴重及慢性疾病以及心力衰竭、肝腎衰竭癥狀;(3)患者就診前2 周未服用降血壓藥物;(4)患者不存在惡性腫瘤病史。
排除標準: (1)已確認或懷疑出現繼發性高血壓疾病患者;(2)已經確診患者存在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嚴重心臟病患者;(3)在近半年內存在心絞痛、短暫性腦缺血以及心動過緩病癥發作患者;(4)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神經功能障礙患者;(5)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以及服用避孕藥物婦女[2]。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遵醫囑為患者給藥,保證患者病房衛生良好,并確保日常檢查工作具有規范性。
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
(1)健康評估。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發病原因進行明確,并陪同患者接受相關檢查,準確評估患者疾病情況,將相關情況及時反饋給醫生,為后續治療方案以及護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保障。為患者發放疾病手冊,告知患者仔細閱讀,并叮囑患者如有疑問可及時提出,同時可利用微信平臺,發布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合理鍛煉,控制飲食,利于疾病康復。
(2)環境舒適護理。定期清潔病房,做好消毒工作,定時開窗通風,保證病房內空氣流通,定期為患者更換床單被褥,確保患者的病房安靜,不會影響患者睡眠質量,除此之外,還可在病房內播放輕音樂,幫助患者入眠,加強患者的舒適感。
(3)心理舒適護理。由于高血壓患者病程長、年齡大,心理壓力較大,極易出現心理問題,護理人員需定期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心理問題,確保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確保后期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除此之外,還應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需求,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4)操作舒適護理。在為患者實施靜脈穿刺時,應保持動作輕柔,避免粗暴操作。除此之外,在為患者進行檢查時,應把握好力度,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除此之外,檢查期間應當告知患者及時反饋自身的感受,如果患者出現疼痛情況,應及時作出調整。
(5)用藥護理。告知患者正確的用藥方式,為患者明確標注藥物的用法用量,并將藥物擺放在顯眼位置處,明確告知患者藥物服用不良反應,避免擅自停藥或是增減藥物劑量的現象發生,告知其錯誤用藥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
(1)對比兩組患者的依從性。主要包括用藥依從、飲食依從以及遵醫行為。得分越高患者依從性越好。(2)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血壓變化情況。(3)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量表進行評分,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嚴重程度與得分呈正比。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依從性高于常規組(P <0.05),見表1。
表1 兩組依從性對比(±s,分)

表1 兩組依從性對比(±s,分)
組別 n 用藥依從 飲食依從 遵醫行為常規組 48 72.13±3.25 78.62±7.21 75.64±3.82觀察組 49 83.25±3.64 89.21±6.48 85.46±4.21 t 15.860 7.612 12.023 P 0.000 0.000 0.000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舒張壓以及收縮壓低于治療前(P <0.05),且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均低于常規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壓情況對比(±s,mmHg)

表2 兩組血壓情況對比(±s,mmHg)
組別 n 收縮壓 舒張壓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組 48 144.81±15.92 123.64±12.62 94.26±8.91 87.43±10.72觀察組 49 144.76±15.94 117.31±10.26 93.64±8.82 80.13±5.21 t 0.015 2.520 0.344 4.279 P 0.494 0.007 0.366 0.000
與常規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常規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對比(±s,分)
組別 n 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組 48 58.37±5.74 49.36±4.64 59.16±5.85 50.52±5.85觀察組 49 58.71±5.83 41.31±3.51 59.83±6.51 43.63±4.15 t 0.289 9.649 0.533 6.701 P 0.386 0.000 0.298 0.000
高血壓為心血管綜合征,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體循環動脈壓升高。高血壓屬于可防可控疾病,定期接受健康體檢,對危險因素及時干預,積極接受降壓治療,繼而降低病死率以及致殘率。高血壓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且多發人群為老年人群體,近年來,人們的飲食結構以及生活方式均發生較大的變化,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有文獻指出,在高血壓治療期間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的預后水平得到顯著提升[3-4]。
舒適護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通過對護理活動以及護理舒適進行研究,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使患者能夠在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感受到愉快,或是降低不愉快程度,該護理方式的主要目的是確保患者身心狀態最佳化,更好的配合醫生展開治療,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加速患者康復速度[5-6]。高血壓患者由于長期服藥存在較多并發癥,導致患者依從性降低,無法對血壓進行良好的控制,因此,需采用舒適護理措施提高患者依從性,改善治療效果。舒適護理中,護理人員通過環境舒適護理,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使其保持身心放松,心情愉悅,給予其心理舒適護理,為患者答疑解惑,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其操作舒適護理,降低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感受,通過上述措施共同干預,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提高護理質量[7-8]。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患者依從性得到顯著提升,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均優于常規組,且心理狀態評分優于常規組,由此可知,舒適護理能夠提高患者依從性,改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供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應用舒適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依從性,使其配合醫生展開治療護理工作,保證血壓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同時能夠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以及抑郁情緒,具有顯著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