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莉 梁麗碧 葉思趣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 廣東 佛山 528300)
產后留置尿管為常見產后護理技術,該技術多用于產后尿潴留患者,主要采用尿管插入患者膀胱,引流尿液。正常產婦多可于產后2h 自動排尿,超過8h 依然無法排尿則為尿潴留,也為產婦常見并發癥。此種問題不僅可影響子宮收縮,也會引發產后大出血、尿道感染等問題,繼而使得產婦舒適度降低,影響生活質量。近些年來臨床研究者針對尿潴留提出通過個性化護理對產科患者進行預防,取得不錯的療效,也可提升預后生活質量[1]。基于此,本文為分析溫鹽水膀胱沖洗聯合個性化護理預防產科產后停留尿管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臨床研究,現選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收治產科陰道分娩尿潴留停留尿管患者90 例為研究對象,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我院產后停留尿管患者患者90 例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45 例,年齡24 ~36 歲,平均年齡(27.62±1.64)歲,停留尿管時間(120.80±20.15)min,初產婦28 例、經產婦17 例,側切傷口17 例,Ⅰ度裂27例,Ⅱ度裂1 例,其中會陰水腫20 例,鉗產1 例;觀察組45 例,年齡29 ~39 歲,平均年齡(27.56±1.57)歲,停留尿管時間(125.05±23.06)min,初產婦29 例、經產婦16 例,側切傷口19 例,Ⅰ度裂15 例,Ⅱ度裂1 例,其中會陰水腫18 例,吸引產1 例,兩組患者基礎信息無顯著差異P >0.05。所有患者均為陰道分娩后無法自行排尿,停留尿管。排除標準:(1)產前有泌尿系感染者或伴有泌尿系系統疾病;(2)治療期間依從性,精神病史或意識不清者。
留置導尿管均采用同一品牌的Foley 尿管。留置尿管期間指導患者進行膀胱功能訓練,間歇開放導尿管,夾閉導尿管時至少每3 ~4h 開放1 次。盡量避免影響排尿功能的藥物。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主要產后會陰傷口護理,定時給予患者進行會陰部消毒,指導患者勤更換衛生墊,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囑咐患者大量飲水,以便及時排除膀胱內異物及雜質,降低尿路感染率[2]。同時還可按摩患者膀胱區,通過誘導排尿等方式促進排尿。對照組單純給予患者溫鹽水膀胱沖洗,主要內容有,患者產后在拔除尿管前需將尿液排出,保持膀胱排空,膀胱沖洗時取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溫度維持36℃~37℃,沖洗液速度保持速度保持80 ~100 滴/min,注意動作輕柔,尿管在沖洗完畢后夾閉,沖洗液保留時間約25 ~30min,待患者有尿意感時,將尿管球囊內液體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出之后拔除尿管。將尿管球囊內液體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出。觀察組患者給予其溫鹽水膀胱沖洗及個性化護理,膀胱沖洗與上述對照組操作同樣。患者在出現尿潴留停留尿管開始進行個性化護理。個體化護理的方案:①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產婦身體情況的同時注重心理需求。②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產婦尿潴留停留尿管后會有緊張恐懼心理,擔心以后不能自行排尿,我們會認真觀察產婦的情況產婦情況,對其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采用一對一式的交流,認真聽其傾訴,用溫和的態度和和藹的語言交談,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并分享拔尿管后成功排尿案例,增強其自信心。多關注她們的狀態和滿足她們的需求,家人應首先幫助其排除種種顧慮,循序善誘,鼓勵多飲水下床排尿。③產后運動及飲食護理。指導產后適量的活動,縮肛提肌運動,呼氣時收縮腹肌,呼氣時放松腹肌,反復練習,每天三次,以不感到疲勞影響傷口引起疼痛為宜。飲食注意少量多餐,多飲水,留置尿管期間每天的飲水量2000ml 以上。④解除會陰傷口疼痛。傷口疼痛致排尿困難很常見,所以解除疼痛是治療的關鍵。會陰每天采用0.05%碘伏消毒劑進行2 次消毒以防感染。對會陰部水腫者,給予飽和硫酸鎂濕熱敷+紅外線理療燈治療,以減輕局部水腫。⑤膀胱區按摩法:膀胱沖洗結束后,將手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隆突向左右輕輕按摩10~20 次,再用手掌自患者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按壓1 ~3min,然后手沿順時針方向按摩膀胱區3~5min,壓力由輕到重,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松弛導致有尿液排出。
1.3.1 觀察并記錄拔管后首次排尿情況。(1)自行排尿:患者有尿意并可自行排尿;(2)輔助排尿:患者有尿意但無法自行排尿,膀胱區飽脹,按壓該區尿意明顯,采取聽流水聲、熱敷、腹部按摩或針灸等措施后可自行排尿;(3)再次導尿:為患者輔助排尿失敗,需再次置入導尿管。患者可自行排尿或輔助下排尿均視為拔管順利——有效;再次導尿視為拔管失敗——無效。
1.3.2 對比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變化,主要采用QLQ-C30(生活質量量表)進行分析,主要從軀體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5 個方面進行分析,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排尿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拔管后排尿有效率比較(例)
觀察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分)
表2 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認知功能 情緒功能 角色功能觀察組 45 75.06±3.29 65.37±3.29 72.16±1.68 62.41±3.94 60.18±1.76對照組 45 62.60±2.54 56.24±3.41 54.98±2.48 47.60±4.19 52.49±2.49 t 20.552 13.210 39.320 17.653 17.29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產后留置尿管為產后尿潴留以及無法自主排尿的常用干預方式。此種狀況主要原因為產婦產后元氣虧損、膀胱無法氣化津液,產婦在產程過度消耗,基本病因為體內氣機失調和膀胱失司所引發[2]。為有效提升患者產后生活質量,盡快自主排尿,本次主要采用溫鹽水膀胱沖洗和個性化護理,通過此種方式改善預后效果。
溫鹽水膀胱沖洗屬于常見改善方式,主要作用為通過持續沖洗有效減少炎癥因子,也可有學者認為此種方式可有效減少感染提升患者預后護理效果[3]。為提升患者干預效果也采用個性化護理,由于護士長以及骨干人員對患者問題進行分析,之后依據問題制定護理方式。本次護理過程中主要干預方式分為尿液分析,自主排尿功能鍛煉以及無菌護理、預防感染等問題。早期進行尿液檢測主要目的為檢測患者臨床各指標變化,確保對患者護理效果進行監督[4-5]。所有患者均進行自主排尿訓練,督促患者盡早恢復自主排尿進而降低各種問題。尿道口無菌護理和感染預防護理等主要目的為預防感染,在留置尿管時,大便后均進行消毒處理,時刻保護尿道和會陰清潔[6]。通過多飲水方式沖洗尿管,也可減少人為操作所引發的問題。最后為尿液通暢護理,確保患者在置管過程中可順利排尿,有效解決各種問題。分析本次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更高P <0.05。由于患者不僅進行溫鹽水沖洗,同時也可接受個性化護理,對于護理中各種問題也可盡可能減少,因此生活質量更高。對比患者護理后尿道感染以及無法自主排尿等發生率時發現觀察組更少P <0.05。因此可知,早期進行護理預警,出現問題盡早護理因此患者護理過程中各種不良事件發生率更少。
綜上所述,為產后留置尿管患者進行溫鹽水膀胱沖洗聯合個性化護理時可有效提升生活質量,減少自主排尿等問題,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