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薪僥 游文媞 徐靜 劉俊蘭(通訊作者)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產二科 重慶 401147)
臨床將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也稱為特發性妊娠黃疸[1],多在妊娠中晚期階段發病。主要表現為肝功能異常、膽汁酸增高、皮膚瘙癢,一般產后則自行消失,產婦預后良好,但此疾病易導致胎兒死亡、胎兒宮內窘迫、早產等,圍生兒死亡率達70%[2]。現臨床暫不完全明確此疾病發病機制,無特異性療法。近年多給予熊脫氧膽酸藥物治療,效果較好。但為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需提升治療過程中護理質量。而以往采用的常規護理方式,偏向于配合醫生實施治療,忽略了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舒適度和心理、精神需求等。已有學者提出[3-4],將精心護理應用于熊脫氧膽酸治療ICP 過程中,可改善妊娠結局,提升患者主觀幸福感。但目前醫學界暫無此方面報告,現納入150 例ICP 患者分組論述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3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ICP 患者150 例,按護理方式分組。入選標準:①各患者均簽字接受此次治療和護理干預方式;②病歷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合并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者;②產前出血者;③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④中途脫落研究者。對照組:流產史0 ~4 次,平均為(2±2)次,孕次1 ~3 次,平均為(2±1)次,產次1 ~3 次,平均為(2±1)次,孕周時間33.2 ~35.9 周,平均為(34.5±0.4)周,年齡21 ~29 歲,平均為(25.3±1.2)歲;觀察組:流產史0 ~4 次,平均為(2±2)次,孕次1 ~3 次,平均為(2±1)次,產次1 ~3 次,平均為(2±1)次,孕周時間33.1 ~35.7 周,平均為(34.2±0.5)周,年齡20 ~29 歲,平均為(25.7±1.1)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 >0.05)。
各患者均接受熊脫氧膽酸(批準文號:H20181059)治療,口服,每日1 次,每次250mg,持續治療10d,此后妊娠過程中,根據胎兒監護結果實施干預。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指導產婦飲食,監測病情,做好健康知識宣教,并密切監測其體征指標,做好藥敏試驗,監測胎心,觀察產婦癥狀。
觀察組接受精心護理:
①健康教育:醫護人員與產婦交流、溝通,解釋配合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其注意事項,耐心解答產婦疑問,介紹醫院環境,觀察評估產婦心理狀態,按照評估結果給予針對性干預,主動協助其完善各項檢查。②對癥處理:針對皮膚瘙癢者,明確告知患者需保持皮膚干凈、清潔,按照醫囑使用藥物,或采用局部熱敷、手法按摩等方式緩解癥狀。強化監護胎心,密切監測產婦體征,若發生早產征兆,及時處理。③產時干預:助產士需全程陪伴產婦,密切監測產婦體征指標,若出現異常,及時協助醫生進行處理,憑借自身經驗安慰、鼓勵產婦,指導產婦正確使用呼吸法,以緩解疼痛。④產后干預:順利分娩后,產婦分娩完成后,進入病房,密切監測體征,包括產后出血量,確保外陰清潔,用碘伏消毒會陰,指導其使用易消化、清淡、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并適當加入補氣血藥物。
記錄各產婦妊娠結局,包含胎兒宮內窘迫、剖宮產、早產、新生兒窒息、產后出血等。
干預前、干預后用MUN-SH 量表評估患者主觀幸福感,量表包含正性因子(正性體驗、正性情感)和負性因子(負性體驗、負性情感),共24 個條目,包含正性情感(PA)、正性體驗(PE)、負性情感(NA)、負性體驗(NE),分值為0-12 分,評分越高則越良好。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胎兒宮內窘迫率2.67%、剖宮產率16%、早產率4%、新生兒窒息率1.33%、產后出血率2.67%低于對照組14.67%、46.67%、22.67%、12%、17.33%(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n(%)]
干預前組間MUN-SH 評分差異不顯著(P >0.05),干預后,觀察組MUN-SH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妊娠中晚期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則為ICP[5-6],此疾病存在家族聚集性,主要表現為TBA 增高、轉氨酶增高、皮膚瘙癢等,產后則自行消失,膽汁酸、轉氨酶指標恢復正常。雖此疾病不會對孕婦有影響,但皮膚瘙癢的癥狀會降低產婦生活質量,且可能會誘發胎兒窘迫,甚至出現死產、死胎癥狀,加大圍生兒死亡率和發病率,增高剖宮產率[7-8]。現治療此疾病主要給予藥物治療,如熊脫氧膽酸,此藥物屬于人體膽汁的主要生理成分,親水性較強,對肝膽管分泌有促進效果[9]。但若想進一步提升療效,需確保治療中護理質量。以往采用的常規護理,因其偏向于配合醫生實施治療,忽略了患者自身對疾病知識的需求量、心理和精神需求等,已在臨床推廣中受到局限。精心護理則屬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改良的新型護理模式[10],目前暫無此護理模式對IC P 患者效果的相關報告。本研究中共討論了150 例IC P 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妊娠結局低于對照組,MUN-SH 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靜心護理干預模式確比常規護理更具優勢。分析原因為靜心護理干預中重視健康教育,積極向產婦普及ICP 疾病相關知識[11-12],提升其自身重視性,鼓勵產婦配合治療,提升遵醫性,協助其養成良好的治療行為,進而提升療效,降低妊娠不良結局,如新生兒窒息、胎兒宮內窘迫等。此外,整個護理中,強調為產婦不間斷的提供護理服務,讓其在更加安全且受重視的狀況下分娩,按照其實際狀況,給予細致、全面的護理干預。
表2 比較MUN-SH 評分(±s,分)
表2 比較MUN-SH 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后PA PE NA NE PA PE NA NE觀察組 75 4.21±0.52 3.68±0.35 4.05±0.51 4.11±0.32 10.35±0.12 9.98±0.11 9.62±0.54 10.65±0.57對照組 75 4.23±0.51 3.69±0.34 4.06±0.62 4.13±0.31 8.65±0.11 7.32±0.10 7.02±0.42 7.84±0.65 t-0.2378 0.1774 0.1078 0.3887 90.4392 154.9587 32.9140 28.1488 P-0.8124 0.8594 0.9142 0.6980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綜上,ICP 患者接受熊脫氧膽酸治療過程中,再給予精心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其妊娠結局,且患者主觀幸福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