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英 陳洪玉 韋柳青 尹海鷹 黃連欣 農彩梅( 通訊作者)
( 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 廣西 百色 533000)
護理臨床見習是護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接觸臨床及培養臨床綜合技能的重要階段。當代護理教育體系中,臨床見習被視為一種可操作性較強、存在較大發展空間的一種教育方法[1]。心血管內科作為醫學院校培養護理專業學生技能學習的重要部門,疾病機理復雜變化快,危重癥患者多,對護理教學要求較高[2]。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為主,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團隊協作欠佳,這種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醫學生物模式的轉變[3-4]。CDIO 教育模式展現了現代高等工程教育思路及理念,其作為一種新生成果隨著教育改革應運而生,分別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4 個模塊,學生自主能力的鍛煉及培養是其本教育模式的體現[5]。CDIO 模式可以通過自我實踐尋求知識,靈活運用已學習知識指導實踐。在心血管內科本科護生見習中,全程將CDIO 模式融入教學思路,將構思、項目設計和實現貫穿于學習內容,師生間集教育、學習、實踐三位一體,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報告分析如下。
從百色某醫學院校2018 級護理本科專業(7 個班),隨機抽取2 個班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55 人,對照組56 人,兩組學生的入學成績、專業基礎、年齡、性別、身體素質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見習模式,護生課前自主復習所學理論內容,主講教師課堂前20 分鐘集中全班進行簡要知識回顧,后予分組床邊帶教,學生與患者交流,評估收集資料,課程后60 分鐘護生討論病例、教師補充及指導。
1.2.2 實驗組 采用CDIO 教學模式,分為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作(Operate)4 個階段。
(1)項目構思(Conceive):①帶教教師構思。將實驗班的護生分為4 個小組,每組13 人~15 人,組內自主設立責任組長,每組隨機分配固有的帶教教師。見習前帶教教師集中備課,討論并為每個學習小組構思本組病例,選擇病例過程中,需充分考慮護生對本章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疾病的發展轉歸和典型表現、學科間的貫通交叉、患者及家屬的配合接受及依從行為。②護生構思。組長課前組織小組成員預習,積極討論問診要點,每個小組需要充分考慮問診中的溝通技巧、評估獲得的常見陽性體征、疾病的護理診斷及措施、有效的健康宣教。③構建護患知識體系。基于CDIO“一體化”知識體系構建原則,要求護生學會應用相關系統知識,掌握學科體系及實踐的融合技巧。以冠心病為例,見習前,護生可通過書本、文獻、內網圖書館等查閱并熟練掌握冠心病及相關學科知識。并在接收到帶教教師布置的見習病例資料后,進一步通過自主學習方式掌握病理、病生相關學科知識,熟悉常見并發癥的處理,了解冠心病發病機制、溶栓及心血管介入診療相關內容。
(2)項目設計(Design):每個學習小組在固有帶教教師指導下行項目學習,基于Design 理念,組內成員自主完成項目流程,包括一般資料收集與整理、病史及身體功能評估、實驗室相關檢查結果查看。小組互動交流,充分發揮思維,積極應用有效的臨床交流技巧,實現“學有所思”和“思有所悟”。以第一小組護患溝通為例,護生能從獲得的主訴中初步分析患者本次入院癥狀以胸部劇烈疼痛為主,過程中出現胸悶、大汗淋漓、乏力。查體:患者肥胖、急性病容,聞及心律不齊、奔馬律。護生查看病例,患者實驗室檢查所示CK-MB 高、BNP 高,心電圖提示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縮,造影結果提示前降支近中斷75%狹窄。
(3)項目實現( Implement):①以小組為單位,隨機選取一名護生對該組病例進行病史匯報,余下護生按組內學號順序依次給予補充、提出并擬定護理問題及措施,對于疑惑問題組內成員再行商討并初步定論結果。討論環節,護生定位于教學主體的角色,教師起引導及軸心作用。護生發言完畢后教師歸納總結,并對疑惑問題進一步解析,給出正確答案。整個過程組內成員積極對待,充分準備,相互間能引導同學進行討論。②師生交流,就冠心病護理新進展、新理念進行互動,激發護生臨床思維能力。帶教教師根據圖文手冊、科普視頻進一步講解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及冠脈旁路移植的方法及護理要點。
(4)項目運作(Operate):①教師制定行之有效的示范活動。護生動手學習并在帶教教師督導下實施冠心病患者專科護理操作。②以患者為中心進行健康宣教。根據患者地域文化、方言差異針對性的選取1 ~2 人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帶教教師針對宣教內容給予補充、糾正、指導,加強護、教、患之間的三重溝通教育。
1.3.1 考試成績 課程結束后,兩組護生均接受理論及操作的相關考核,其中理論以閉卷形式進行,操作以OSCE[6]方式進行,60 分及格,滿分100 分。主要考核護生對本章節知識點的掌握及應用。
1.3.2 評判性思維能力 彭美慈等教授[7]修訂了適用于我國文化體系的評判性思維量表。共7 個維度,70 個條目,分別包括分析能力、自信心、系統化能力、開放思維、尋找真相、認知度、求知欲。條目評分從“非常認可”至“非常不認可”分別計1 ~6 分。分數的高低趨勢代表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強弱。實驗者于課程結束后共發放問卷111 份,回收有效問卷111 份。有效回收率100%。

表1 兩組本科護生理論及操作考試得分比較
CDIO 教學模式應用于心血管內科本科護生臨床見習,能夠促進護生對本章節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掌握,通過表1 可以看出,實驗組理論、操作考核均優于對照組(P <0.001)。與蘭華等[8]研究結果一致。以教師為講授主體的傳統教學理念,決定了最初的教育方法及結果,護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且機械性的學習,效果不理想。CDIO 教學模式分別從構思—設計—實現—運作4 方面設置教學內容,突破了傳統教學理念,教學目標由“教學任務的完成”到“護生發展的促進”,教學設計將“知識的傳授”轉為“活動的引出”,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護生為主體”[9-11]。護生在以項目學習為方法的CDIO 教學模式推動下,輔以自主學習環節,加深課程印象,將抽象知識系統化,能夠“學有所用”,將理論知識有效結合于臨床實際,極大的提高護生教學效果。
護理教學的主旨是培養實用創新型人才,護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是核心能力的培養。CDIO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做有所學”、“學有所思”。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已成為教學改革下教師的主要職責。在CDIO 模式下,學生處于主體地位,通過主動性的探討、研究、 團隊協作來解決問題,護生在短期內自主學習相關醫學理論知識并能將其融合于臨床實踐。表2 結果表明,實驗組護生的分析能力、自信心、系統化能力、開放思維、尋找真相、認知度、求知欲7 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 <0.001),與張丹等[12]研究結果具有相同性,證實CDIO 教學模式帶動了本科護生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全面提升了護生多維思考信心及職業核心勝任力。與此同時,本文僅將CDIO 教學模式應用于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也可將其研究進一步設置于其他課程,評估其更多實際應用價值。

表2 兩組本科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各維度得分比較
綜上所述,教學改革工作的核心需要護生積極參與,在心血管內科本科護生臨床見習中采用CDIO 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而言,可為護生在臨床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其具有獨特的優勢,護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增加,專科考核成績及評判性思維能力均得到提高,教學效果顯著,有利于醫學院校創新教育趨勢下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