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奉賢供電公司,上海201499)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社會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新時期,國家電網系統的發展也日新月異,電網系統的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新的時代潮流。智能變電站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構成,其運行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整個電網系統的平穩運行。在智能變電站的日常運行中,繼電保護裝置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只有強化繼電保護系統的運維方式,才能確保智能變電站的有序運行。
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是以科學合理的繼電保護配置方案為依據,對繼電保護系統的過程層與變電站的主體結構進行有效的統一、融合。繼電保護的基本裝配原理如圖一所示。其中一次性設備的性質是其安設的重要參考,如果一次性設備是智能設備,那么繼電保護裝置應該安設在過程層的內部;如果一次性設備不是智能設備,那么繼電保護裝置應該安設在就近的匯控柜之中,只有這樣才能讓110KV 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系統的運行得到更好的簡化和維護。

圖1 繼電保護的基本裝配原理
110KV 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配置應該滿足以下幾點要求:第一,獨立性原則。在110KV 智能變電站中,其SV 網、GOOS網,以及站控層的MMS 網的運行較為獨立,繼電保護裝置在與各個網點的端口相連接時,要確保各個數據端口的獨立性,避免交叉運行的不良狀態;第二,合理性原則。在進行110KV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的安設時,要對智能變電站的母雙線、單雙線進行合理的分段,將電子式電壓互感器合理的安設在智能變電站的主體結構內;第三,集成性原則。110KV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的就地安裝環節,應該使用智能終端設備對該裝置進行統一的集成安裝,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安設的效率,還能確保安設的效果。
110KV 智能變電站的線路保護,應該滲透到繼電保護的各個環節,要將智能變電站的實際運行情況與繼電保護系統的具體運營進行綜合的考量,并以此為參照,展開110KV 線路保護方案的有效制定。首先,110KV 智能變電站線路的兩端間隔之間應該安設相應的保護檢測裝置,該裝置不但要能夠與GOOSE網進行有效的聯系,開展有序的信息交換,而且還要與合并單元格以及智能終端進行緊密的斜街;其次,電子式電壓互感器應該安設于變電站的主線路與母線路之間,一旦獲取到相應的控制指令,則要通過相應的合并單元,將信息進行封裝,并直接傳輸到智能變電站的SV 單元內。110KV 智能變電站的線路保護方案如圖2 所示。

圖2 變電站線路保護方案圖
110KV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變壓器保護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相間短路后備保護。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和避免外部相間短路引發的變壓器過電流在短時間內急速增加,最終導致電壓器運行的時常;第二,接地短路后備保護。其目的是為了降低接地短路對變壓器內部零件構成的損害;第三,過負荷保護。當變壓器的三側容量均衡時,應該在其三側都安設相應的過負荷保護;第四,非電量保護。變壓器的非電量保護,主要分為瓦斯保護、溫度保護、壓力保護等,在具體的實踐環節,要依照變壓器的實際運行特征展開有效選擇。
加強對110KV 智能變電站的母線保護是確保繼電保護系統能夠有效運維的重要基礎。一般來說,110KV 智能變電站的母線保護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宏觀層面。宏觀意義上的母線保護,可以采用分布式的線路保護方式,確保各個母線在合理的間隔范圍內保持相對的獨立運行狀態,從而起到相應的繼電保護效果;第二,微觀層面。微觀意義上的母線保護,可以采用分段式的線路保護方式。它適用于單套配置的繼電保護中,分段式的母線構成,可以讓母線與繼電保護裝置形成一個系統的集成裝置,增強母線的靈敏度和有效性,哪怕母線在啟動環節發生故障,也可以及時的跳轉到GOOSE 網絡系統中,利用GOOSE 網實現信息數據的有效傳輸。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110KV 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運維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準確分析110KV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的原理和依據,從而有效的開展繼電保護裝置的配設,進一步提高110KV 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