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喜德
(廣東省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 廣東廣州 510250)
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項目,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足球運動作為一項重要的競賽賽事,不僅為參與的運動員、教練員提供同場競技的平臺,更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支撐載體。近年來,我國出臺發展足球運動、大力推廣校園足球運動、開發校園足球潛在價值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校園足球一時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然而,現階段的校園足球運動卻受到了多重因素的阻礙,最具代表的是:第一,學校對校園足球的價值普遍認識不高。學校過分注重升學率,忽視校園足球的開展,認為這種教學活動會阻礙學生的文化學習;第二,家長對校園足球的認識存在片面性。部分學生家長認為參與足球運動會“玩物喪志”,對中考無益,不支持學生參與足球運動。
十八大以來,國家支持并推進足球事業發展。2014年11月26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政府副總理劉延東同志曾在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發展校園足球是成就中國足球夢想、建設體育強國的基礎工程,對于深化教育改革、振奮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中國體育強國夢息息相關。發展推進足球事業,已成為建設體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體育夢的重要支撐。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貫徹落實黨政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緊抓學校體育發展時機,大力推進校園足球建設。[1]
課堂是實施教育教學的主陣地,體育課堂更是鍛煉學生意志品質,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團結、競爭、互助等優良精神的重要基地。以足球為教學內容的體育課堂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進團隊凝聚力,加強學生的規則意識,鍛煉健康的身心,促進師生和諧關系,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等等潛在價值。學校通過刻意設定教學內容,在學校層面保證足球內容的實施。[2]
初中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自我意識性強等特點,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往往能投入較高的專注力、持續的學習熱情,以及堅忍不拔的學習態度,可塑性較強。校園足球作為初級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中國學生的歡迎,它的合理、有效的開展,不僅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也滿足了學生的動手需要。
我校現有體育教師15名,其中2名足球專業教師、2名足球選項教師、聘請校外足球專業教練2名,不定時邀請足球專業隊員、省市足球名人到校指導。較為豐富的專業師資力量為足球課堂教學提供了專業的指導,也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學校現有7人場場地2塊,塑膠輔場4塊,場地較為充裕,能保證多班級同時開展足球教學。課程時間是保障,從表1中可以看出學校立足課堂教學、立足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制定體育課程開展的方式:

表1 體育課程開展方式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根基,選擇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推進足球運動的發展,校園足球也隨著各地開花,各種教材層出不窮、百花齊放,這是發展足球事業的有力支撐,值得贊許。但是,如何選擇符合本校文化、學生學習能力、教師教學技能相統一的教材、教參,是見仁見智、各取所需。而對于時下,一些教材、教參主要以專業培養、專項訓練、強化技術能力和提升競賽技能,初級中學教學中很難具體體現該教材功能,技術技能難以達到標準,不符合教學實際。我校體育科組通過全體成員商議、討論并報請學校批準,選定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材作為我校開展足球教育教學的指導書籍,并結合實際制定了全校各個年級的通用教學內容如表2所示:

表2 上學期足球教學內容
足球運動項目由基本技術和基本戰術兩大方面組成,基于初中生的實際情況,過于專業化和戰術化的技術技能傳授并不利于掌握。我校在設置足球教學內容時,充分考慮了這一點,從表2中我們不難看出,足球基本技術動作腳背內外側踢、傳、接球,腳內側、腳背正面射門,以及基本戰術1對1、2對1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比較容易掌握的基本技術動作和戰術技,貫穿于整個學年的教學,既鞏固了基本技術技能和戰術知識,也增強學生“成功感”的體驗。筆者多年的實踐證明,該課程內容符合初級中學學生的實際,內容設置難度適中,基本涵蓋了足球基礎教學的動作技能和技戰術傳授門類,充分的游戲項目和身體素質練習參與課程內容,使課堂充滿娛樂性,更具有挑戰性,充分體現了“和韻體育、快樂足球”的特色理念。
賽場既是課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技戰術、檢驗學習效果、展示自己的舞臺,更是培養遵守規則、服從裁判、尊敬對手,樹立良好意志品德的重要場所。我校注重開展校園足球競賽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普及足球競賽全員教育。
校園足球運動中,不是只有運動員這單一參與者,還包括了教練員、裁判員、記者、攝影者、啦啦隊等等不同角色的任務。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既能參與到足球運動中,更是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鍛煉平臺。學校每年舉行班級足球聯賽“江南杯”1次,以班為單位,每班成立男、女子足球隊,每隊報名人數12人,進行8v8對抗賽,命名班隊名稱、班呼,設計隊服和球隊宣傳圖章等形式彰顯班級文化。每學期舉辦年級對抗賽“足球精英賽”1次,以級組為單位,成立級組男、女子足球隊,進行8v8對抗賽等。
校園足球聯賽的開展,大大助推了校園足球文化的開展,近三年來,我校通過開展足球聯賽,學生參與度達到63%以上,涌現出一大批喜歡足球、熱愛足球運動的學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足球技戰術水平,為學校選拔足球校隊提供豐富的后備力量。
學校現有足球隊3只,分別為女子足球隊、U15、U13足球隊,近三年成績突出,分別取得區賽冠軍2次、季軍4次、亞軍3次,代表區出戰市賽5次。“明日之星”“足球領袖營”等由國家出資培訓班,每年我校都派員參加。我校培養了一大批足球特長生,近三年,以足球特長生資格被高中錄取的人數為16人。學校通過足球運動,大大提高了對區域的影響力,吸引并吸收了一批有足球學習興趣,有一定足球技術的小學六年級學生報讀我校。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生了轉變,教師不再是主導課堂的唯一力量,校園足球課堂教學也發生了轉變。[3]
1.體育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學習。與學生共同學習、一起活動,一起體驗,才能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時改變教學策略,調整學習內容。
2.體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合作者,足球運動講究團隊合作,課堂教學內容和練習方式形式多樣、多變,改變傳統的“傳授式”學習,讓師生一起合作、交流、體驗,從而產生新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3.體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創新者,傳統的足球課堂教學過于重視動作技能的傳授,單一的練習手段阻礙學生學習熱情,容易使學習者厭倦。創新教學方式、創新教學內容組合勢在必行。
從教師培訓入手,大力開展專業化培訓,提升授課教師足球運動教學技能,我校近三年委派體育教師參加足球教練員培訓班、裁判員培訓班、足球運動員培訓班等活動共計10余次。通過培訓不僅提升了參與者足球運動技術技能,更是為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引進了新的教學模式,大大推動了我校足球課堂教學的創新。
廣州市江南外國語學校從制定教學內容、組織實施活動、大力培訓師資等方面入手,在初級中學校園普及足球運動開發,并制定了校園足球教學模式和具體的教學內容,改變以往過于單一、隨意的教學模式,引導并推進全員足球的學習,提高教師足球教學專業能力和技戰術水平。使足球人才培養得到良性的發展,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推動了和韻體育、快樂足球的校園化構建。
總之,校園足球以其獨特的魅力、項目特質,成為校園體育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助推了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開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化,增強了體育教師的技能,促進了學校體育事業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