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慶玲/中航文化有限公司
近幾年中國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在總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新的問題。根據《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國發[2017]27號)的文件精神,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成為企業管理的標準和方向。為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經濟運行質量,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很多企業都會在成本管理方面采取措施來壓降成本。雖然這些工作在初期都會取得較好的成果,但隨著成本管理的深入,企業中的“浮財”基本被消化掉之后,成本管理工作也進入了“瓶頸期”[1]。企業必須主動控制成本,規范并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提升競爭力,全成本核算方法是推進企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
全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全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直接影響著企業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全成本核算,讓服務行業企業能夠更好地掌握總體成本和動態成本預測,降低不必要的開支,整合利用有效資源,也有利于企業決策層實現“總成本領先”戰略,從而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3]。
全成本核算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是企業在管理上實現“提質增效、降壓減負、強身健體”的必要前提。只有實現全成本核算,把所有的成本費用分配、歸集到合理的對象上,并通過專業的統計分析方法,得到每個目標單位成本(或是班組,或是部門,或是個人),最終為制定有效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提供必要前提,明確所有成本及費用的發生動因,并進一步激勵每一個員工的工作熱情,加速整體企業的發展。
全成本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1)人工成本,包括員工的工資、獎金及津貼、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等支出成本;(2)公共部門發生的物業費、辦公費、郵遞費、交通費、咨詢費等支出成本;(3)固定資產采購買辦費用,包括企業采購辦公所需的設備、家具、建筑物等支出成本;(4)項目成本,主要指企業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所需的制作費、設計費、勞務費、設備租賃費、耗材費等成本;(5)財務費用,指企業為籌資進行的債務融資或股權融資而產生的費用;(6)其他費用,一些突發狀況等所產生的費用[4]。
把每個項目作為一個獨立的核算對象進行成本歸集和分配的核算方法為項目全成本核算方法,項目的成本一部分來源于項目執行過程中的直接成本,如因本項目而發生的直接人工費、直接材料費、制作費、設計費、勞務費、辦公費、差旅費等,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不能直接歸屬到項目成本而需要間接分配的費用,如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管理費、公共區域內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物業管理費、人員的工資費用等。對每個項目進行精細化核算有利于提高項目定價的精準性,提高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也有利于提高項目的成本管控,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實現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把每一個部門作為一個獨立的核算對象進行成本歸集和分配的核算方法為部門全成本核算方法,其旨在通過對各部門直接發生成本和間接分攤成本的統計來實現掌握每個部門應承擔的成本狀況,為管理層對內部管控提供依據,有利于資源和成本在部門間的合理分配;同時也可以將部門的全成本核算進一步推進為全員工核算,實現人人背指標、人人背成本,為公司員工的績效考核提供依據,從根本上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
以某影視文化傳播公司為例,該公司具有較為健全的項目和分部門管理機制,包括立項的管理流程、項目的預算流程、項目執行過程中相關的合同審批流程和成本費用支出審批流程以及項目執行完畢后的項目利潤分析上報流程。在財務核算上使用用友核算系統,并對接線上內控系統,將內控體系數據按3 個核算模塊導入,分別為應收應付模塊、固定資產管理模塊和成本費用歸集模塊。核算科目的編制包括成本類科目,如項目成本、制造費用等,都做了部門歸集輔助計算和項目歸集輔助計算,可以對生產經營中直接發生的制作費、差旅費、設計費、勞務費、設備租賃費等一些因項目而發生的直接性支出直接歸集到相關項目和對應部門;費用類科目,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公用性費用支出,做了部門歸口輔助計算,可以對當期實際發生的如職工工資、職工福利、辦公費、交通費、工會經費等日常經營性基本支出先歸集到每個對應部門。內控流程的鋪展以及核算科目及輔助信息的設計為企業實現全成本項目核算和全成本部門核算提供了前提條件。
對一個以影像視頻制作和展會承包業務為主的文化傳播型企業來講,成本核算對象可以確立為部門全成本核算和項目全成本核算,項目成本可以沿著項目的生命周期橫向展開,從項目立項、項目預算的編制到項目成本費用的歸集及項目驗收結束。部門全成本核算是以每個部門為核算中心,對期間發生的所有成本和費用進行縱向歸集。橫向項目全成本計算表見表1。

表1 橫向項目全成本計算表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可以直接劃分到項目的成本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記入對應項目成本,如項目中發生的制作費、設計費、材料費等。而每個部門發生的員工工資、員工福利費、部門內公用費用、培訓費、交通費則可以作為直接費用直接歸集到部門的成本費用中。
需要歸集到項目核算的間接成本包括辦公場所的租賃費、裝修費、公共使用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累計折舊和攤銷、人員工資福利費等,需要按每個項目成本在本期間內在所有在執行項目的總成本中的占比來分配每個項目的間接成本。間接費用分配表見表2。

表2 間接費用分配表
需要歸集到部門的間接成本包括辦公場地的租賃費、裝修費、公共辦公區內的辦公設備的采辦費、借款發生的債務成本費等,可以按部門人頭占比確定分配率,也可以按各部門的使用面積確定分配率,按各部門的分配率分攤費用。
通過對項目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歸集,可以得出當前每個項目的總成本費用數,按照項目執行進度情況測算,結合經營目標進行控制或調整項目的成本支出。如果一個項目直接成本過高導致項目毛利不理想,除去項目產生的經營稅費后可分配利潤低于經營目標,則可以加強對制作費、設計費、材料費、差旅費等直接項目支出的分析,通過同期比較來判斷成本費用支出的正常性,從而加強成本費用支出的審核力度,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項目毛利;如果一個項目間接成本占比偏大,間接成本拉低項目毛利,則可以側重于考慮提高項目執行效率,縮短項目執行周期來降低項目成本,以此來提升項目毛利空間。
另一方面,對于部門績效的考核,應該根據部門的性質首先確定部門類型,將部門分為盈利型部門和全成本型部門,比如銷售部門,屬于盈利型部門,部門內人人有銷售指標,需要計算該部門內每一個成員所實現的利潤,這就需要將每個成員作為全成本核算對象,計算每個成員實現的收益情況。而對于全成本型部門,比如制作部、綜合管理部、財務部等成本歸集型或職能型,則側重于計算其實際的直接性的費用支出。
經過對成本費用的層層分解,最終歸集到按橫向形成項目的全成本核算,按縱向形成部門的全成本核算,最終形成項目利潤報表和部門利潤報表,為項目評價和部門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項目全成本核算和部門全成本核算都在考慮所有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的前提下對每個項目和部門進行考核,這就把整個企業的盈利情況分解到每一個業務分支、每一個部門和每一個人身上,“人人為企業,企業為人人”不再是管理層提出的標語,而要切實落在每位企業勞動者的肩膀上,并最終營造出“人人算成本、人人降成本、人人懂成本”的全員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