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繼續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工作,這一方面說明政府在相對復雜和困難的局面中具有很強的自信和定力,另一方面也是把握了經濟工作自身的規律。這一方針對于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2019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重大挑戰,市場發展速度可能由往年的高速增長轉為持平或略有下降。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重大挑戰?筆者以為,“穩政策”是關鍵。
首先,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重大波折的首要原因是政策不夠“穩”。我國當前還處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初期,政府補貼對于市場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雖然補貼退坡是既定方針,但與以往平均每輛新能源汽車補貼額下降15%左右不同,2019年平均每輛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70%以上。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及其他機構的調研,由于2019年政府補貼大幅下降,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生產進入虧損狀態。雖然各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并未減少,但都采取了控虧措施,控制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投放量。
第二,面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成本不可能大幅下降,企業繼續面臨虧損生產的局面,建議政府采取“穩政策”措施,明確宣布2020年政府補貼政策不變。一方面,政策需要穩定,因為2019年政策補貼下降過多,2020年再提高補貼是不可取的。而且在經濟增長放緩,減稅措施出臺的條件下,政府財政也無力提高補貼。另一方面,2019年下半年對于新能源汽車單車的補貼額僅為上半年的1/3-1/4,而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幅不會很大,所以即使2020年保持2019年下半年的單車補貼額度,總體補貼金額也會小于2019年全年,政府財政應該可以承受。至于到2021年,筆者建議還應按原計劃全面取消補貼。因為政府補貼也還有著可能扭曲技術路線、引起地方保護等負面效應。
第三,“穩政策”還應該包括明確制定今后10年內的各項優惠政策。重點建議是:一、明確免車購稅政策延續到2025年,2026-2030年車購稅減半。二、各地方政府要落實國務院提出的新能源汽車不限購不限行政策,已制定限購政策的城市,能不限購的就不限購,實在不能不限購的特大型城市也應明顯增加購車額度。對于不限行政策,也應明確最低的實施年限。三、對于停車費減半政策、老舊小區安裝充電樁等政策,也應制定明確的規劃和措施予以落實。四、對于實施政府補貼、免稅優惠和其他支持政策所對應的各項技術指標要求也應該保持相對穩定。頻繁變動技術指標要求,會讓企業無所適從,疲于奔命。2019年的政府補貼退坡政策,雖然有降幅過大的問題,但也考慮到行業的要求,保持技術指標不變,這一條受到企業普遍歡迎。希望今后的雙積分政策和其他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及支持政策,能繼續考慮行業和企業的這方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