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楊元高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廢舊木質家具的現狀,提出在廢舊木質家具再利用設計中引入衍生設計法,以一種全新的理念構架與設計方法,為廢舊木質家具設計注入新的靈感與思路。這種設計理念符合當代人追求品質、崇尚自然的生活態度,同時一定程度上在緩解木材資源供應不足的壓力、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等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進而為農村舊房改建中木制家具的再利用提供了理論支持。
關鍵詞:衍生設計法;廢舊木質家具;再利用設計
1 廢舊木質家具的現狀
隨著我國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國家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大量廢棄的木質家具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新農村建設中大量舊房的改建,造成了許多木制家具資源的浪費。有關資料顯示,一方面,我國的木材資源以每年10%~12%的速度遞減,另一方面,我國的進口木材量以每年204.5%的速度激增,指望全部進口已不大可能。[1]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如何將廢舊木質家具通過衍生設計方法進行再利用,成為我們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F在,我們將廢舊木質家具創意再設計融入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時尚流行元素,將它作為一種體現中華“木文化”的文化符號,將生活用品、工藝藝術品、實用性與觀賞性融為一體。將它們改造設計再利用,不僅是一種“木文化”的文化傳承,也將蘊含深厚的情感融入木材中,延長木材的生命周期,兩全其美。這樣不但使廢舊木質家具得到再發掘的同時變身為藝術品,而且也豐富了廢舊木制家具的文化藝術內涵。因此,改造廢舊木質家具具有必要性。
廢舊木質家具設計應該以當代人的審美需求為前提,廢舊木制家具既要滿足老年群體,也要滿足青年群體。滿足老年人群體是基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滿足年輕人是基于對設計創意的個性需要。將滿足老年群體需求的傳統廢舊家具的構件要素和滿足青年群體需求的當代個性時尚家具構件要素相結合,體現了在當代家具審美的文化氛圍中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思想意識,更是人們追求精神和物質的一種意識體現。
2 衍生設計法的概念及應用意義
任何事物的產生過程和發展過程總是伴隨著變化和傳承,《道德經》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廢舊木制家具的衍生設計法中,“衍生”二字是指既有的一類事物通過擴散組合、變形、重構而產生的派生家具,它既與原來的家具產品具有傳承性和相同性,又與原來的家具產品存在區別,并且相互影響。
那么衍生的設計手法如何運用于設計行業中呢?就是在設計的不同性上,把相近機體運用不同設計手法產生有差別的產品的手法,產品有區別,但也有聯系與影響。衍生設計法是從傳統文化角度進行設計運用,把吸引消費者的,對文化傳承有影響力的母體形狀進行簡化提煉和獲取“原型”,并通過設計師的設計手法和理念設計出一種衍生形態,也就是能夠延續傳承的一種新形態(如圖1)。通過分析,我們了解到,衍生出的新生元素構件,其設計手法旨在提倡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對現代文化的批判繼承,最終達到兩者文化元素的完美結合。當前,建筑設計、藝術設計等各個不同領域的衍生設計逐漸作為一種系統化的設計方法被引入其中。
圖1
在我國家具發展歷史上,雖然不同年代的家具存在區別,但是不同年代的家具都有能夠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要素。對此,我們要在現代廢舊木質家具設計中保持對傳統家具文化的傳承。和衍生設計密不可分,手法中母體形狀的簡化提煉和最終構成的衍生形態是最重要的過程。我們通過對其再設計的家具產品,緊緊抓住了老年群體相似情感的需要,同時也讓青年群體在使用廢舊木質家具的時候可以得到深層次的文化體驗。再者,衍生設計法不但為廢舊木質家具帶來了新的靈感和思路,賦予了新的活力和價值,而且使木質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創造更大的價值與利益。這不但對我國創建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而且能夠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帶來可觀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衍生設計方法的引入對當代設計意義重大。
3 衍生設計法在廢舊木制家具再設計中的應用
衍生設計法可以分為變形衍生、重構衍生以及擴散衍生3類,即組合、變化、重構3種表達方式。衍生設計法對廢舊家具形態元素的選擇是一個辯證看待的過程。目前,在符號理論研究領域,人們普遍認為在復雜的明清家具裝飾形態符號中,主要分為“指示性圖形符號”和“象征性圖形符號”兩種類型。[2]而這種依附于家具本身的視覺形態元素符號都將在不同層次上傳遞出其所負載的語意信息,反映出那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社會意識形態。[3]因此,我們在廢舊木質家具的再設計中,對傳承的元素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中把握具有傳統代表性又符合現代審美的元素,通過再生設計實現更好的發展,在保持原本家具形態的同時提取最基本、最普遍的家具形態元素,即獲取其“原型”(如圖2)。
圖2
3.1 廢舊家具的變形衍生
圖3
變形衍生是廢舊木質家具產品較低層次的衍生方法,是對原廢舊木質家具產品的內容,用其他表現設計手法或者使用不同的包裝形式進行簡單的易性復制。雖然不同形式設計的衍生產品在載體形態上具有差異,但是就其基本設計特點而言,都是為了再次體現原生廢舊木質家具產品的主要思想含義(如圖3)。
3.2 廢舊家具的重構衍生
重構衍生是對原生產品的組成要素進行拆分與重組。其具體實現方法是在保持“原型”語意代碼構架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對構架元素進行比例縮放、位置變換、要素刪減等處理,在保持傳統文化意象的連續性的同時,構建出新的組合形態(如圖4)。[4]這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喜歡的差異性,通過重構將新的創意設計點植入廢舊家具再設計系統中。廢舊木制家具原性質對于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費人群而言,有著不同的消費效用。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重構衍生的這個設計手法設計出不同類別的新家具產品來服務于各種各樣的消費者以及他們的不同需求。
圖4
3.3 廢舊家具的擴散衍生
擴散衍生是原本的廢舊木質家具的某些構件要素去掉了原本的一些性質或者功能,利用廢舊木質家具形成的對消費者購買傾向具有帶動作用的其他相關聯的家具產品(如圖5)。在擴散衍生中,通過對功能及造型的擴散處理,衍生出具有全新功能的家具產品,給原有廢舊家具賦予新的功能價值。這不但是在新農村改建中節約資源的一種途徑,也是對延續新農村建設的文化內涵與提升人們審美情趣的一種嘗試。
4 結語
通過衍生設計法在廢舊木質家具中的再利用,將普通傳統家具進行升華與提煉,賦予其多重文化、多彩藝術以及新技術、新工藝。將其集實用性與觀賞性于一體,既可以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也可以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將中國“木文化”發揚光大。使用廢舊木質家具作為設計家具的資源,將木質材料變廢為寶,堅守綠色低碳的設計理念,使日常廢棄材料得到再利用,使其符合現代社會追求品位、崇尚自然的積極態度。
參考文獻:
[1] 劉銘銘.九三學社淮安市委呼吁盡快完善廢舊家具循環再利用渠道[N].人民政協報,2010-08-18.
[2] 張帝樹.現代中國風格家具的開創途徑[J].家具與環境,1998(02):11.
[3] 王默根.家具造型設計的思維方法[J].包裝工程,2007(6):174-176.
[4] 楊元高.衍生設計法在新中式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裝飾,2013(9):143-144.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課題“農村舊房改建中廢舊木質家具再利用與創新研究”成果,指導老師:楊元高,項目編號:S201912303025
作者簡介:何英(1996—),女,湖南長沙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環境設計設計專業學生。
楊元高(1977—),男,湖南武岡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環境設計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