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我國的人口調查顯示,當前我國已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因此相關銷售類行業可將目標群體適當轉向老人,以滿足其精神與物質的雙重需求,構建和諧的現代化社會。本文簡要論述消費心理下的老年產品設計,希望站在老年人視角重新審視產品設計的主要方向,以供參考。
關鍵詞:消費心理;老年產品設計;精神與物質
1 消費心理視角下老年人的主要特征
人體進入老年階段,各項生物機能以及心理狀態都會出現一定的改變,相應的,其對商品的相關要求也將發生明顯轉變。對此,商品設計需要圍繞老年人的消費心理,對商品設計進行一定的創新,以滿足老年人的生理與心理需求,提高老年人對商品的滿意度。以下是總結出的老年人消費心理的具體特征:
1.1 消費經驗豐富且消費習慣較為固定
在日積月累的消費生活中,老年人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消費經驗,且其消費目標較為固定。老年人習慣在同一家購買自己感興趣的商品,對待新興商品,老年人很難短期內對其產生信任。老年人的消費渠道較為單一,這就導致新興商品很難在老年人群體中得到迅速推廣,進而對商家的經營帶來阻礙。
1.2 老年人的補償性消費觀念日益增強
如今多數老年人群的生活得到保障,子女工作穩定,部分老年人開始將興趣愛好轉向消費購物方面,其在保健美容、滋補食品、健身娛樂方面均有強烈的需求,即所謂的補償性消費。
1.3 識別商品能力日益減弱
老年人雖然消費經驗豐富,但在面對日益多樣化的消費手段時,經常會迷失方向。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識別能力逐漸下降,對假冒偽劣商品并不能正確識別,且過度信賴經銷商,多數不良商家經常利用老年人的這一特征欺騙其購買商品,最終老年人的經濟及精神方面均會遭受一定的打擊。
2 基于消費心理的老年人商品設計分析
2.1 老年人商品的色彩分析
色彩是吸引消費者的直觀因素,能夠引起消費者的反映。由于老年人視力的不斷下降,所以其對待商品顏色的敏感度較從前發生了改變。多數老年人存在遠視的問題,即可以看清距離自己較遠的事物,但不能看清距離自己較近的事物,而該特點直接決定了老年人購買商品時的習慣。在購買衣物時,老年人更傾向于色彩簡單素雅的衣服,對花樣繁多色彩多樣的商品,購買欲望偏低。
老年人在選擇商品色彩時,還會受到其個人生活經歷、文化程度、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社會的發展與人員的更替,使老年人能夠更多地享受屬于自己的生活,不再奔波工作,閑下來的老年人更喜歡能夠帶給自身正能量、有活力的商品。例如,在家居裝修方面,過于暗沉的室內色彩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設計師在進行室內設計時,應該選用明亮、淡雅的顏色作為室內主色,以帶給老年人心情的舒暢。在室內墻面的色彩選擇上,設計師應該以白色為主,不宜過多使用灰色、藍色等暗沉的顏色;在窗簾顏色和樣式的選擇上,應以色彩淡雅、形式簡單大方的款式為主,從而彰顯老年人的審美眼光;針對老年人臥室中商品的色彩選擇,不宜過多使用紅色、橙色、黃色等較為熱烈的顏色,這類顏色容易使人情緒過于興奮,部分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的老人在看到這類顏色時,心理狀態極易出現較大的起伏,不利于老年人的良好休息。
除上述家居臥室的色彩選擇外,當前的老年人將更多的目光轉向了食品保健。據相關調查顯示,如今老年人的消費有40%被保健品和食品占據。而在選擇這類商品時,老年人傾向的色彩會以自然色為主,比如綠色,會讓人產生純天然、健康、安全的感覺;黃色,代表豐收的顏色,給人美味、香甜的感覺;再如海洋色、亞麻色、木色等。部分老年人還會出現補償心理,更傾向于一些個性的鮮艷的色彩。例如紅色,會給人熱情、活力的感覺;藍色,給人神秘、包容萬物的豁達感;紫紅色,給人古典、端莊、華美的感覺。一件優秀的老年產品,其設計色彩會完全遵循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審美需求,高度發揮出色彩在商品中的最大價值,滿足老年人的購物需要,進而以色彩引領老年人的購物方向,并在其心理上產生積極的影響。
2.2 老年人商品的材料分析
除色彩以外,判斷商品品質最為基礎的元素即材料。商品的材料多樣,且不同材質會表現出不同風格情感。材料的軟硬、粗細、光澤等均會影響商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材料的質感因人的感官不同分為兩類:一類是視覺質感,是建立在人的視覺感官基礎上的,受到光線強弱、距離遠近、尺寸大小的影響,是一種抽象的感知,例如材料的紋樣、色彩、形狀、光澤、透明與渾濁等信息。另一類是觸覺質感,是觸覺對材料的感知,是真實具體的,例如冷暖、輕重、精細、軟硬、凹凸等。
判斷一件材料的視覺質感,往往要依賴于自然光。光不僅可以完美還原材料本身的質地、顏色,還能充分突出材料的凹凸感與輕重感,增強材料的質感,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比如,石頭質、水泥質、皮質的材料,視覺上呈現出不透明特征,且表面凹凸,無光或者亞光,這類材料會給人厚重、沉穩、牢固之感;部分材料表面經過特殊處理,更加精致細膩,給人高檔、貴氣之感。相關研究調查表明,老年人在商品材料的選擇上,其傾向度的高低排名依次為:棉質、木質類生物材料,石質、黏土質自然材料,塑料質人工材料。從調查可以總結出,自然類、無過多人為加工的材料更容易贏得老年人的青睞。[1]
除上述材料的自然屬性外,安全性也是老年人在選擇商品時會考慮的問題。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衰退,使老年人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這導致老年人在購買家具類商品時,在材料的選擇上,不會選擇玻璃類商品。玻璃質地的高透明度商品,會讓老年人產生不安全感,不利于其安定生活。同時,現代生活進程的加快,使大量電子類高科技商品充斥在大眾生活中,而老年人往往更容易念舊,生活節奏較慢,更傾向于田園復古生活。因此在家居商品的選擇上,老年人更樂于選擇竹木制、石質的商品,在衣服材質的選擇上,也更傾向于棉麻或絲綢類面料。
2.3 商品的情感在老年人生活中的滲透
在老年人告別高度緊張、努力奮斗的工作階段后,其日常生活變得簡單放松,此時老年人更喜歡回憶過去,更喜歡能夠喚醒其珍貴回憶的寄托個人情感的商品。在營銷中,多會使用 “以情促銷”的方式來刺激消費,而有關專家則稱之為“情感滲透”。“情感滲透”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其充分迎合了老年人親情回歸的心理需求。產品設計通過情感發揮,使物含情,以情動人,進而找到商品與老年人的最佳契合點,而富有情感表現力的商品往往更容易得到老年人的青睞,這類商品不僅具有簡單的實用價值,還具有一定的情感價值。商品應學會利用情感引起老年人的共鳴,而這已經遠遠超過產品本身刻板物質的實用性功能。[2]很顯然,這樣的商品更具人情味,也更具活力,可以更好地提高老年人對這類商品的接受能力。
3 結語
消費心理下的老年人產品設計,需圍繞商品色彩、材料、情感三方面展開探討,只有做好上述三方面的設計,方可贏得老年人的青睞,并使優質商品引領老年人的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就老年產品的開發設計而言,其主要目的是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關懷,而這也符合我國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因此如何從消費心理出發、設計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產品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我國社會逐漸步入老齡化,針對老年人的產品設計必將具有更為開闊的市場發展前景,而關愛老年人也是對整個社會發展都具有正向意義的重要事項。因此,消費心理下的老年人產品設計,需圍繞商品色彩、材料、情感三方面展開探討,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設計開發還應注意加強智能化功能,如開發一些語音智能功能來幫助老年人更好地生活。只有做好多方面的設計工作,方可贏得老年人的青睞,并使優質商品引領老年人的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好地為老年人的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 高倩,洪華,陶晉.老年人能力因素分析及產品設計問題研究[J].包裝工程,2007(04):120-121.
[2] 王向陽,李燕.基于消費者心理的藥品包裝設計[J].包裝工程,2007(02):158-159.
作者簡介:鄧鑫,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建筑大學2018級設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