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成成 李蘭文 李曉磊
摘? ? 要:在工程建設中,短肢剪力墻結構是一種常用的建筑形式,具有極好的經濟性和安全性。短肢剪力墻應用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高層建筑的抗震性,短肢剪力墻是最近幾年我國建設工程中常見的一種施工技術,文章首先對現有短肢剪力墻結構進行了分析,其次對高層建筑施工中短肢剪力墻結構的應用進行了探討,為結構的實踐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短肢剪力墻;高層;建筑;特點;應用
1? 導言
面對這樣高速發(fā)展的城市化建設,我國的樓房價格是與日俱增,對于工程施工人員,隨著樓房價格增長更應該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數,需要高質量的工程施工建設來保證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給人民提供更穩(wěn)定的城市生活保障。短肢剪力墻,是當前應對高層建筑設計結構復雜性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高層相關施工人員一定要重要對短肢剪力墻結構在高層建筑中的具體應用控制措施,將實際施工條件和短肢剪力墻的應用特點以及原則有機結合起來,注意應用效果的記錄和總結,以便于為高層建筑質量控制提供可靠的結構設計技術支持。
2? 短肢剪力墻結構的概念和優(yōu)點
短支剪力墻是一種新型的剪力墻結構,是我國相關工作人員近幾年提出的一種新型高層建筑設計體系。根據高層建筑建設的相關規(guī)定,短肢剪力墻的高度與寬度必須控制在4~8,并且厚度需要大于200mm。其結構形式分為很多種。多數呈現“T”字型、“L”型、“J”型、“Z”型以及“十”字型,甚至短肢剪力墻的形狀因為空間問題也會呈現出“一”字型。每個高層建筑物都有豎向荷載和橫向荷載,而一般都是在高層建筑物中布置剪力墻和筒體來承重,連接成的剪力墻體系具有高強度的抗震性。該體系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結合建筑平面,利用間隔墻布置短肢墻,不僅起到了美觀的作用,還保證連續(xù)墻的實用性,使得整個建筑空間變得更加的靈活。在建筑過程中還可以采用輕質砌體,此種材料代替一部分的剪力墻,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建筑物的自重和剛度,當地震發(fā)生時可以極大程度上降低振動頻率,增大振動周期,降低地震的作用力;墻體的高寬比例大,延展性好,對降低地震的作用力很有幫助;連梁的高度比較大,當地震發(fā)生時,更多的地震作用會在此結構上,此時連梁就會受力變彎,吸收很多地震產生的作用力。由梁連接成的短肢剪力墻體系很大程度上滿足高層建筑的設計要求,抗側強度完全達標,形成兩道抗震設防,雖然此種建筑方式使建筑每平方的成本提高,但這種建筑設計可以應用在大房屋中,由于房屋面積大,使自重變得更輕,降低基礎成本,還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高層建筑的周期變的更短,總體來說,經濟效益的提升還比較明顯。短肢剪力墻結構不僅吸收了剪力墻的特點,還結合框架的優(yōu)勢,經濟合理的滿足了抗震要求,所以目前我國很多的高層建筑都采用此類建筑設計,深受我國眾多建筑企業(yè)青睞。
3? 應用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從短肢剪力墻開始出現到現在已被高層建筑大量應用,其自身結構特征已經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短肢剪力墻以其獨特的結構和受力分析等特點,滿足高層建筑的功能性需求,能夠與框架式結構下的墻柱與墻體互相作用的結構特征高度契合。各個短肢剪力墻之間通過梁進行了連接,加強了結構的整體性,同時提高了抗壓防彎能力。此外,在裝飾作用上,該結構使整個房屋外觀看起來更加美觀,有助于建筑結構將自身的“整體美”體現的淋漓盡致。短肢剪力墻和其他剪力墻相比還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這就有利于對房間進行合理的分隔安排。而且在結構的抗側剛度和整體結構剛度上,控制和調整的操作難度減小,因剪力墻剛度過大造成過度浪費現象出現的幾率大幅降低,這樣一來,短肢剪力墻結構的靈活性就為高層建筑的設計靈感和思維提供更多無限的可能性。
4? 高層建筑施工中短肢剪力墻結構的具體應用
4.1? 模型及計算軟件的分析
在建筑整體設計過程當中,往往會選擇最常用的兩種方法來進行整體結構設計和結構調整。第一種就是平面結構空間協調法,第二種在設計過程當中主要選擇三維空間設計法。在平面結構空間協調法運用過程當中,實際上就是將整體的建筑結構進行劃分,劃分為若干片斜交或者是側交的結構。在進行軟件模型應用過程當中,一定要考慮到設計的樓面整體結構構造是否符合應用需求。實際上在對整體結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會綜合應用空間協調法和三維空間設計法來對樓房的整體結構進行整體設計,增加房屋結構的安全性。然后運用現如今最常用的設計軟件來對樓房的整體結構構造進行建模分析,在建模和選擇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合理考慮到地質結構所帶來的影響,確保樓房的結構在整體設計過程中能夠很好的符合當今市場發(fā)展需求。在進行整體結構計算、軟件模型應用和選擇過程當中不僅要選擇適當的計算方法,也要選擇合理的結構模型,良好的結構模型設計可以更好的保證樓房的抗震性能,滿足當今市場需求,而且作為設計工作人員一定要首先考慮到外在因素對樓房整體結構設計的影響。結構計算和軟件模型是在進行整體結構設計和選擇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高層住宅短肢剪力墻結構抗震設計在進行模型選擇和結構設計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樓房的偏差值和承受力,這樣能夠更好的發(fā)揮短肢剪力墻的抗震性能。
4.2? 澆筑混凝土
在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所應用的混凝土類型為泵送預拌混凝土,當正式澆筑之前,應充分與施工的實際情況結合,由此計算混凝土用量,并確保計算的準確性?;诖?,以具體用量為依據,相關工作在施工現場做好試模準備。與此同時,當位于施工現場時,還應該做好技術交底,利用分層澆筑法,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厚度,確保其小于500mm。在混凝土澆筑完畢之后,必須及時將模板拆除,且在第一時間進行清理,做好隔離處理,進而在接下來的施工中對其進行應用。
4.3? 漿錨連接技術
漿錨連接技術也被稱之為間接搭接技術,需要將搭接鋼筋拉開一定距離然后進行搭接,能夠通過剪力結構將連接鋼筋拉力傳輸到灌漿位置,然后傳輸至周邊混凝土結構中,發(fā)揮結構整體承載力?,F階段,可以采用插入式預留孔灌漿鋼筋搭接技術,利用螺旋箍筋加強結構力約束。通過在預制構件下端預留內壁粗糙的孔洞,可以在結構安裝時插入下部墻體預留鋼筋,然后通過灌入漿料實現結構錨固連接。在孔洞方向完成螺旋鋼筋設置,能夠使接頭連接性能得到提高。采用該種連接結構,能夠對縱筋和分布鋼筋應力進行有效傳遞,所以應當對中間墻體結構進行強化,以免出現性能減損問題。實際運用該種連接技術,還應對特定強度墻體結構應力進行保留,以免在鋼筋發(fā)生變形時出現混凝土結構因外力遭到破壞的問題。針對縱向鋼筋和直徑達到20 mm以上鋼筋,不能采用漿錨連接技術。實際進行連接結構施工,需要在螺旋箍筋中完成預埋鋼筋和套管一同安放,在水泥硬化前將套管拔出。如果在預埋鋼筋周圍進行金屬波紋管的預埋,由于管厚較小,能夠起到預留孔洞“模板”效果,因此可以直接連接。從整體上來看,漿錨連接能夠使剪力墻結構整體性得到提高,繼而達到優(yōu)化結構抗震性能的目標。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正式開展高層住宅工程施工時,短肢剪力墻結構發(fā)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剪力墻結構建設過程中,需要將結構連接當成是影響結構施工質量的關鍵問題。應用套筒連接技術需要對鋼筋連接接頭進行灌漿充填,保證預制墻板與基礎結構做到鋼筋垂直連接,使剪力墻結構保持合理受力。采用漿錨連接技術,利用剪力墻結構進行漿液的灌輸,然后傳輸至周邊混凝土結構中,使結構抗震性能得到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 田旭穎.探析短肢剪力墻結構在高層建筑中的特點和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9(21):15~16.
[2] 毛俊義.短肢剪力墻結構高層住宅抗震設計的探討[J].低碳世界,2017(2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