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善彬
摘? ? 要: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綜合經濟在快速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工民建工程行業是我國的重要行業,這些年我國對工民建工程行業越來越重視,工民建行業的進步使我國的經濟也得到了增長。工民建工程中有許多的混凝土結構,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施工,但是在混凝土施工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裂縫,給工民建工程混凝土結構的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混凝土施工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合適的技術,減少混凝土裂縫的發生,保證工民建工程的穩定性。文章對工民建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進行分析,闡述了減少混凝土裂縫的方法。
關鍵詞: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混凝土裂縫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公眾對住房及辦公等場所的需求越來越高,各地工民建結構拔地而起。而水泥混凝土因其具有抗壓強度高,可塑性高,能夠就地取材,經濟技術性能良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工民建結構施工建設中。但水泥混凝土是一種無機結合類材料,其組成成分之間會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加上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外部環境作用下,若施工不當,會使房屋工民建混凝土結構容易出現開裂,蜂窩麻面,碳化等病害,不僅影響工民建結構的使用性能,甚至影響其結構壽命。因此,加強工民建結構水泥混凝土施工質量把控和常見病害維修是確保工民建質量的關鍵。
2? 工民建混凝土結構裂縫出現的原因
2.1? 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
在混凝土固化過程中,水泥釋放出大量的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升高,從而在表面產生拉應力。在冷卻的后期階段,由于基礎或原始凝結的限制,在混凝土中產生拉應力。隨著溫度的降低,如果拉伸應力的抗裂性出現在混凝土裂縫上,混凝土表面將產生很大的拉應力和溫度應力,并且有時可能由于外部載荷而超過其他載荷。區分其他裂縫的溫度裂縫的主要特征是它們隨溫度膨脹或接近程度不同。
2.2? 材料問題產生的裂縫
首先,混凝土配比時,粗骨料中含有過多的針片狀石子,而且使用量較多,混凝土中的孔隙就會有所增高。如果混凝土的配比泥含量過多,或者細骨料的粒徑過大,再加上是夏季施工,混凝土很容易產生裂縫。另外,凝土中使用不一樣的集料,在其收縮性上也有一定的差異,也會出現裂縫;第二,水泥的選擇上,如果選用礦渣或是低熱水泥等,加上混凝土過高的水灰配,同樣也會出現裂縫,還有在施工的時候,如果使用的混凝土廠家不同,也同樣會出現裂縫;第三,混凝土會出現泌水等一些現象,這樣會使混凝土分布不均勻,混凝土的整體性不好,就會出現很多的裂縫。如果混凝土中粉灰土等物質加入的量過多,其強度就會受到影響,進而裂縫就會產生。
2.3? 現場因素
一是工民建施工現場地基處理不當,如地基基礎土質欠佳、地基出現滲水或有凍土存在時,極大概率會出現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在混凝土澆筑后會導致其內部結構出現受力上的變化,從而引起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此外,混凝土具備流動性強及坍落度大的特點,在泵送混凝土環節,因泵送條件及環境因素,可能導致混凝土出現泥漿過多,骨料較少的問題,泥漿骨料剝離,導致混凝土大量流失水分,引起收縮裂縫。
3?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裂縫的預防策略
3.1? 對工民建工程中的混凝土原材料進行嚴格的把控
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嚴格的按照規定進行,并且要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把控,建筑企業要組織專門的質量檢測人員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檢測。水泥是混凝土中主要的組成部分,水泥的質量對混凝土的質量會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對水泥的合格率進行把控,在水泥采購的時候,工民建企業要選擇市場信譽好的水泥生產廠家進行合作,向水泥制造廠家討要水泥的出場合格證明,并且,每一個批次的水泥都要有專門的水泥合格證明,現場監理要對水泥進行嚴格的監督,選取一定量的水泥樣本進行抽檢,保證水泥是合格產品,這樣才能在根本上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發生;在配制混凝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混凝土的用水,嚴禁使用生活污水進行混凝土的配置,因為污水中的大量雜質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這樣的混凝土在使用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裂縫,最好使用相對潔凈的水,這樣水中的有害成分會少很多,配置出來的混凝土才可以達到施工的標準;另外,在配制混凝土的時候,水泥與石子的配比要嚴格的按照規定進行,不能私自改變水泥與石子的比例,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達到標準。
3.2? 跟進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及養護措施
一是在振搗混凝土時,要確保緊密均勻振搗,避免過振及漏振,根據需要選擇振搗棒輔助振搗。二是分層澆筑,對模板系統進行檢查后再行澆筑,避免模板出現松動變形而引發混凝土裂縫。當混凝土平面尺寸過大,應設置后澆縫,減少溫度應力及外應力。針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二次抹面,預防收縮裂縫。三是控制混凝土下落度,將其控制在1.5-2m,下落時采用溜槽及串筒進行輔助操作,避免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無設計要求時,以25℃為宜。四是在混凝土養護環節,養護時間不能少于15d,根據情況采用灑水養護、保溫養護、隔熱養護及覆蓋膜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控制溫度裂縫。
3.3? 溫度方面
(1)覆蓋的材料可使用厚度在0.14mm的塑料薄膜或是三層厚度的毛氈。(2)可適當調整骨料級的配比,可把引氣劑或是塑料劑適量的加入到硬性混凝土中,這樣混凝土中可減少水泥的使用。(3)降低碎石的溫度,可加入適量的水平,這樣對于降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溫度效果非常好。(4)在環境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可減少澆筑混凝土的厚度,通過澆筑層面來散熱,在混凝土中埋入水管,用冷水來降溫。(5)拆模的時間一定要按照規定來進行,如果氣溫下降,一定要對表面進行保溫操作,去保護凝土表面不要出現溫度急降的情況。(6)在溫度較低的季節里,對于長時間暴露在外面的混凝土薄壁結構等要做好保溫措施。
3.4? 設計方面
應在工民建設計中處理組件中“阻力”和“釋放”之間的關系。所謂阻力是在約束的結構中,沒有足夠的空間來防止修改造成強大的跳躍,就是所謂的“釋放”結構完全是在自由變形下的自然狀態,有足夠的采取變形措施的空間。設計師應靈活應用“阻力”和“釋放”的設計原則,合理選擇結構和使用的材料。在設計中應避免因結構截面突然變化引起的應力集中。如果由于結構或設計原因無法做到這一點,則應充分考慮加固措施。通過積極使用技術來補償收縮混凝土,通常的混凝土裂縫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混凝土的收縮引起的。為了固定由于收縮引起的裂縫,可以將其與膨脹劑混合以補償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收縮,效果是比較好的。
4? 結語
混凝土是當前我國工民建結構使用的主要材料,但因其自身特性及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不當等原因容易出現裂縫,蜂窩麻面,露筋,表面不平整等各類病害。不僅影響混凝土結構物的外觀,更會影響其長期使用性能。為了防治這些病害的產生,應加強對工民建混凝土結構物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和監督管理,建立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把好施工質量關。一旦發現病害應及時進行補強處理,確保工民建結構整體受力和耐久性滿足要求。
參考文獻:
[1] 沈莉萍.淺析工民建混凝土結構裂縫及施工質量管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7(7):155.
[2] 胡明浩.工民建混凝土結構施工裂縫控制分析——以工民建為例[J].建材與裝飾,2016(46):12~13.
[3] 莫宏波.工民建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產生裂縫原因及控制的探討[J].四川建材,2009(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