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岳
問:智能手環、智能手表這類“智能可穿戴設備”已經逐漸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功能形態。大體上有兩類,一類是手機功能延伸、輔助或者替代,一類是運動和生理指標監測,當然了,很多時候這兩種功能也會集合在一款產品上。我們在使用手環過程中,手環背面經常會時不時地閃著綠光,或者,當我們在手環端切換到心率界面測試時,手環底部也會開始閃綠光。
這個綠光有什么用,可不可以關掉,這個綠光會不會有害、有輻射?
答:一般老年人佩戴手環最常用到的監測功能就是心率。心率指的是一個人每分鐘心跳的次數,是描述一個人機能狀態的基本指標之一。現在的智能手表也基本都配備有光學心率傳感器,甚至可以進行全天候的心率監測。心率和人的活動密切相關,通過心率數據也就可以直觀的了解到機體所處的狀態。
為什么有的智能手環會閃綠光?那是因為智能手環和手表都采用了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監測心率,簡稱PPG。它們的明顯特征是傳感器部位配備了綠色LED燈。當你在在手環配套的APP內打開了“心率自動監測”這個功能開關,手環會24小時周期性、自動的測量你的心率。
它工作的原理很簡單:血液是紅色的,反射紅光,吸收綠光。利用綠色LED燈配合光電傳感器,往血管內發射綠光照射血液,檢測24小時手腕處流通的血液量,從而根據光強度變化來獲取心率信息。所以,手環背后的綠燈,是心率監測功能在作用!
因為在血液這種紅色液體面前,綠光的吸收率是最大的,對于數據判斷是比較準確的,達到最小的損耗和干擾。當用戶的心臟跳動時,會有更多的血液流過用戶的手腕,綠光的吸收量也會越大。在心臟跳動間隙,血液流量減少,導致綠光的吸收也會減少。
不想它亮燈的話,你可以App上關閉“心率自動監測”功能。這樣老人晚上睡覺時就不會被手環的閃爍燈干擾。但是這樣智能手環就不能收集更多的健康數據了。
此外還有些因素會影響心率的測試結果。不標準的佩戴方式會影響心率信號的測量,比如不完全貼合導致的漏光、手環佩戴得過松以及手環在皮膚上的輕微移動等。同樣,佩戴正確情況下,還有些人手腕有紋身、傷疤、汗液等個體差異也會造成心率測量不能正常工作。
另外手臂擺動、握拳或無規則運動,像鐘擺一般上下蕩,離心力也會使得血液量出現大變化。當血管收縮壓與離心力在血液中交互作用,就更難分辨血管中的血量,可能影響到心率信號。
正確的測量方式:將手臂平放,放松并保持靜止,同時保證手環貼緊手臂。
手環測量心率綠色光源是屬于可見光,與自然綠光沒什么區別,對人體皮膚無害。其監測方式僅通過發光采集,所以沒什么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