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飛
摘要:近年來,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一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以問題為導向,以先進扎實的信息技術為后盾,總結多年房屋交易管理經驗,于2019年推出了“智·惠”網簽系統,為深化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
關鍵詞:房屋交易;網簽備案;“最多跑一次”改革;營商環境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9138-(2020)01-0062-63 收稿日期:2019-12-15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在貫徹落實中央住房政策,規范房地產市場調控,創新房產交易管理模式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2019年是建黨98周年也是建國70周年,為進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房屋交易領域營商環境,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于2019年4月1日推出了房屋交易合同網簽備案系統——“智·惠”網簽系統,打造出“便民利企、安全高效”的房屋交易網簽“杭州樣板”。房屋交易網簽“杭州樣板”不是一蹴而就的,縱觀杭州整個房屋交易史,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 手工填寫房屋交易合同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伴隨著我國城鎮住房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杭州房產交易市場有了基本雛形。此階段房屋交易量較少,大部分采用手工填寫的房屋交易合同。最早期的房屋交易合同,由交易合同雙方自行擬定,未形成規范的格式范本。據不完全統計,1988年交易成交量397件;2001年交易成交量67199件。1988年至2001年,房屋交易年成交量增加了66802件,增長了168倍。隨著交易量的逐年上升,為進一步規范房屋交易管理,商品房交易自1998年開始使用格式合同文本,存量房交易自2000年開始使用格式合同文本。
2 利用房產大數據,開展房屋交易網上簽約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杭州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房屋交易逐漸“變熱”,2002年杭州房屋交易成交量77000件,原來的手工簽訂合同,手工完成商品房合同備案工作效率低下,已不能完全滿足日常工作要求。正在此時,“信息化”逐漸成為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工作面臨的關鍵詞。為加快提升服務能力,從2002年起,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以實現房管工作“業務一體化、數據一體化、服務一體化、技術一體化、管理一體化”為目標,利用基礎地形圖及GIS技術,開始了高起點的杭州數字房管建設。
2004年12月16日,基于原有的數字房管建設基礎以及房產大數據,杭州建成推出“透明售房網”商品房網上備案系統,自此杭州市商品房買賣合同邁入了“信息化”時代。緊接著,杭州繼續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啟動了二手住房交易的創新管理工作,于2006年11月啟用了二手房買賣合同網上簽訂系統。
房屋網簽系統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通過與房屋權屬登記系統無縫連接,有效防止了一房兩賣、陰陽合同等情況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情況,有效保護了房產交易安全。同時,網簽系統還引入了對開發企業、中介公司的監督管理。商品房網簽備案系統建立的開發企業誠信檔案管理,使“捂盤惜售”的開發企業對網上曝光有了顧慮,進一步規范了開發企業銷售行為。在二手房網簽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具有杭州特色的交易資金四方監管制度和實行對中介公司、經紀人員的動態管理,既保障了交易資金安全,實現了對中介公司在整個交易經營行為的實時管理,也為促進房地產中介行業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房屋網簽備案系統的建立,是杭州樓市發展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也是利用數據管理房屋交易市場的一次有效實踐。它對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規范杭州房地產市場秩序、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良性發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利用互連網數據共享技術,打造“智·惠”房屋網簽系統
近年來,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零跑次”突破,通過流程優化、數據共享、優化服務等多種形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智·惠”房屋網簽系統是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以問題為導向,以先進扎實的信息技術為后盾,總結多年來房屋交易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創新推出的。這一舉措的推出,杭州成為全國首個推行房屋交易合同網上簽約“集約化管理、集成式服務”的城市,再次跑在了全國前列。
一是全流程網辦,辦事更便捷。“智·惠”網簽系統將原交易流程中的“限購核查、簽訂合同、辦理網簽、交易確認”四個環節整合歸并為“交易合同網簽備案”一個環節,群眾無需再多次往返窗口現場提交紙質資料辦理,只需通過“智·惠”網簽系統簽訂合同,上傳相關材料影像件,房管部門通過共享大數據信息完成在線無紙化核查后,并對網簽合同予以備案賦碼,實現了房屋交易確認全程網辦。實現交易環節精簡50%;通過大數據共享,實現100%取消紙質收件。
二是大數據互聯,交易更安全。“智·惠”網簽系統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手段,從房源、主體、資金等方位全面保障房屋交易安全。房源上,從房源掛牌開始即全面篩查房屋基本信息、權利狀況、限制狀態,確保房源真實可靠;主體上,通過人臉識別、人證比對等技術,對交易當事人身份進行核查,確保真實準確;資金上,按照“逐一對應”原則,將開發企業、中介機構、銀行、交易資金監管賬戶等進行逐一匹配關聯,納入全覆蓋監管,確保資金安全。
三是多領域共享,管理更高效。“智·惠”網簽系統建立跨部門跨行業共享互認機制,提高多部門管理效率和質量,為各領域網辦改革奠定基礎。經備案賦碼后的房屋交易合同,房管部門實時準確提供給銀行、稅務、不動產登記、住房公積金等管理部門,群眾可憑備案賦碼合同辦理貸款審批、稅收繳交、不動產登記、住房公積金提取等,也為金融監管部門防范金融騙貸等風險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