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曉敏
醫保繳費的時候經常會存在繳費人數相對較少且基數偏低的情況,與此同時還存在了大量的中斷繳費問題,針對這一情況,需要采取措施強化對于醫保征繳的精確化管理工作。文章進行數據質量分析其中管理基礎的強化措施,希望可以促進基金的收支平衡和應收盡收。
一、前言
現在社會對于醫療保險支出費用有著廣泛的討論,無論是支付的方式還是其中相關的結算方式等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而這一過程中關于保險籌資機制的完善相對較少, 因而需要強化精確管理工作。
二、強化醫保基金征繳
根據中國的員工健康保險政策,固定費率的資金取決于支付人數和基數。根據近年來醫療保險基金運行情況和各地調查,總體上存在“兩個低谷”。一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普遍偏低,近年來呈下降趨勢。對社會工資的貢獻率從 2008 年的 68% 下降到 2013 年的 65.75%。第二,雖然參加人數繼續增加,但捐款數額不大。參保人數從 2008 年的 2.19 億人增加到 2013 年底的 2.74 億人。出席人數繼續增加。應付賬款為2.05億元,但實際支付的只有付款人數。82%。支付中斷尤其突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業務管理中心發布的業務分析報告顯示,2013 年社會保險繳費總額為 3604 萬歐元,同比增長 12.7%。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停止職工養老金計劃的人也將停止繳納醫療保險。被中斷的納稅人主要是企業破產倒閉者、與企業終止勞動關系的失業者、以農民工、低收入個體企業、靈活就業人員和中小企業為主體的農民工。存在長期違約。主要原因是收入普遍偏低,穩定性差。多年來,由于職工平均工資大幅提高,大部分地區實行捆綁支付,部分低收入群眾支付不起。有些人還不夠了解。年輕人身體健康,對醫療保險的熱情不高。一些農民工還試圖建立醫療保險關系,切斷支付。此外,多年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企業數量一直低于基本醫療保險。2013 年,這一差距擴大到 4599 萬。這也說明醫療保障資金水平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總的來說,醫療保險基金的收入并不令人鼓舞。這不僅與中國多年來經濟的快速增長背道而馳,也跟不上醫療費用快速上漲、資金需求不斷上升的嚴峻現實。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改變。醫療保險是服務的比例。在大多數地區,退休人員不需要繳納醫療保險,但有些人需要從普通基金轉入個人賬戶。同時,離退休人員的醫療費用是職工的 3-5 倍。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籌集,進一步依法加強醫療保險基金籌集和管理,是鞏固和發展國家醫療保險的良好條件,關系到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公平、可持續發展。
三、做好精確管理的措施
首先,精細化管理需要克服醫療管理的官僚作風。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和人員實行個人管理、“經理”制和社會保障管理“權力”制。用人單位和被保險人在收取費用和其他服務時采取強制性和規范性的方法,而管理層的“準確”、溝通、協商和治理管理方法是相互矛盾的。健康保險管理過程的許多領域都是從管理的角度來設計的,以便于組織的管理。為了方便居民繳納保費,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目前, 我國社會保險機構大多是被保險機構或事業單位。這往往導致具有政治職能的政府部門之間的權力分享。它雖然在政府中具有服務職能,但難以牢固確立。服務的概念,甚至權力的錯位,都是建立在服務的官方立場上的,爭論不休。它可以處理一些官僚主義和公共形式以及面對面的問題。“預算緊、人員多、效率低”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組織形象和政府公信力,不利于醫療保險基金的籌集。體現在醫療保險費征收制度上。部分地區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征收,部分地區由地方稅務機關征收,部分地區由社會保險分支機構征收。一些類型的保險由地方稅務機關征收,盡管它們是相同的。不同的人的收藏有不同的主題。地方雇員的醫療保險費由當地稅務機關和個體企業收取,靈活就業人員和居民的醫療保險費由社會保險機構收取。在社會保險機構中,在統一征繳“五險”的情況下,有大量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由養老保險局(或中心)和醫療保險管理部門(或中心)征繳。這種征收制度人為地將社會保險基金的統一管理分離開來。在收入和管理不一致的大多數地區,實際收入賬戶與實際應收款之間存在差異。付款條件已單獨說明和核實。相反,人們選擇低價值的捐贈,有些人甚至應該參加員工和居民的醫療保險計劃。在一些地方,仍有一些賬戶不能準確歸類為適當的個人賬戶或合并賬戶。理論和實踐證明,工業社會保險費征收是效率最低的模式,根據《社會保障法》,應盡快征收社會保障費。
四、結語
現在技術水平的提高讓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轉變,以往難以完成的管理內容現在已經成為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綜合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多種措施,精確細致的錄入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確定參保單位信息以及具體情況。(作者單位:樂陵市醫療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