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淼
全球化的經濟融合趨勢,是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違背的潮流。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不斷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教育本質上要求能夠全面系統的研究和揭示現代價值觀。為了解決新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本質的認知,需要了解思政教育的黨性原則和時代鮮明特征。理解思想政治的本質,需要從其起源做起、認清思路,才能夠理解不斷發生變化的變遷形態。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具有鮮明指向性的,對于階級社會的表現力和階級性進行分析,了解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所受到的思想政治影響。在對于社會活動主體生活環境進行細致分析的前提之下,思政工作如果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取向,那么就會使得思政教育變得隨意而缺乏目的性。
二、全球化經濟融合與思政教育的聯系性
(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態勢
全球化的概念在很多研究者的專著中都有出現,但是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成為了全球化發展的并行趨勢,卻沒能夠有很詳盡的闡述。在世界市場更開闊的前提之下,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社會性的,與此同時,帶動了人們思想的變化。思政教育的目的,在這種經濟發展和誘惑與日俱增的背景之下,昭示著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的緊密關系, 思政教育與環境之間的影響可見一斑。當生產力高度發展, 生產要素和經濟關系就將跨越國家和地區的界限,在自由流動的資源和國際分工深化的基礎上,市場和資本的全球化已經呈現出對于人們的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更好的要求。
(二)思政教育在新經濟時代的新特點
經濟一體化已經源于西歐,本質是為了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但是資源的利用效率是需要人的思想能夠跟得上時代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社會發展目標,而人的思想政治觀念是具有廣泛社會性和階級性的,在中國, 思政教育的本質勢必符合工人階級的需求,新經濟時代,世界經濟開始快速融合,思政教育需要能夠具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能力。在反饋現代人能動性的基礎上,思政教育需要能夠以支配人的意識,并且在自發地狀態下改變落后的意識,并且能夠與時俱進。
三、經濟融合趨勢思政教育的本質及發展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實踐對象不變
思政教育的本質是基于現實性發展開啟的,而其有效性是本著滲透性的思政教育本質而逐漸顯著的,在社會生活中的思政教育必然與實踐生活緊密結合,這種教育價值觀念必然是與人的實踐對象性為起點的,而且思政教育的本質也是歸于人的實踐活動。在思政教育的實際過程中,人們希望能夠基于思政教育的本質除法,在不脫離人的實踐生活中,以具體的活動和客觀條件導入思想升華,必然比直接運用空洞的理論要先進很多。由于人的實踐活動實際的落腳點,思政教育的本質目的就成為思想政治素質引領的基礎,正確的思想形成和思政素質提高的動機,來源于社會實踐和社會發展的生生不息,因此,現代人們思政教育的本質仍舊是為了人的社會實踐和改造主觀世界服務。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需要理論結合新的實踐
思政教育的價值觀需要和理論結合實際的作用緊密結合,但是在經濟工作中,人們不可避免的發現,社會的發展非常快,動態的變化使得思政教育的步伐必須要僅僅跟上。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們價值觀念形成的基礎,在思政教育的日常細節上,如果不能發揮生命線的作用,就會使得理論和實踐彼此脫節,因此,空洞的理論不可取,沒有旗幟指導的實踐也不可取。為了能夠使得思政教育有效地實現其自有價值,就要在現有的環境下,積極研究新經濟融合時代的新變化,尤其是抵御外來的思想意識,并且能夠指導實踐經濟發展的需求,這樣的思政教育可以做到引領時代。為了能夠解決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的種種價值觀問題,反對教條主義,并能夠動態適應社會實踐的發展需求。
(三)思政教育立足現實并面向未來
思政教育的發展,需要能夠立足于現實,在現實社會中不宜切入點過高,也不能脫離實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中,試圖推進社會發展,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質,早已經度過了自發自然的情況,為了能夠在社會領域內反饋各個方面的經濟思想,就需要在推動人的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進步的同時,掌握時代的脈搏。守舊的傳統被去偽存真,而新時期的教育現狀引導人們明確信息化洪流中值得保存的精華,思政教育在面向未來的激烈競爭態勢時,綻放出適應國家發展現狀的瑰麗光芒。緊扣時代的主題,并且能夠幫助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之下,切近時代發展的快節奏。
四、結語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實現了經濟發展的融合態勢,為了局部領域內的發展狀態更加適應全球化的發展需求,在教育領域內實現價值觀的進步,既要保持政治立場的清醒,又要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從而能夠利用社會化的合力教育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節奏、新內容。(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