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賢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中,體育活動已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鍛煉幼兒身體與培養(yǎng)幼兒心智的重要方式。但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存在著目的性和計劃性強、教學內容單一和組織不合理等問題。結合幼兒體育的實際,簡要論述幼兒園游戲化體育活動,在促進幼兒體能發(fā)展、團隊協(xié)作意識、培養(yǎng)意志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組織管理措施。
關鍵詞:游戲化體育活動 幼兒體能 組織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3-0030-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幼兒擁有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卻往往缺乏運動,加之家長與幼兒園對孩子安全的高度重視,也限制了孩子在體能上的鍛煉。
學習源于興趣,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內容乏善可陳,則很難調動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制定切實可行的幼兒園游戲化體育活動是及其重要的。
一、制定安全有效的活動規(guī)則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幼兒園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安全,只有班級常規(guī)培養(yǎng)得好,一切活動才能順利進行。要想組織好一節(jié)體育活動,班級幼兒的常規(guī)一定要好,也就是在平時就要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想要玩好,必須遵守規(guī)則。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排隊,在排隊中,幼兒需要一個跟著一個,這樣才能有秩序,孩子才能聽教師的統(tǒng)一指令,從而減少安全隱患。
每一次體育活動前,都需預防相關危險情況的出現(xiàn),并制定相應的預警措施。這些安全問題,教師不但要講解明白,還要簡明扼要、生動形象,在短時間內將安全要求交代清楚[1]。
教師同時要認識到,幼兒不只是規(guī)則的執(zhí)行者,也要參與到規(guī)則制定當中,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師命令的內涵,并且更加主動地按要求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在開始體育活動之前,通過引導方式,使幼兒明確規(guī)則制定的內涵和意義,是必要的過程。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游戲化體育教學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于各項活動之中。”情境化、游戲化的活動創(chuàng)設,符合幼兒心理需求,它營造的寬松和諧、愉快活潑的學習氛圍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學習源于興趣,興趣會激發(fā)幼兒的探索力,探索力則會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相關活動。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應當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豐富體育活動內容,加強走、跑、跳躍、鉆、爬等基本動作,并且輔助滾動練習與腳步練習的,提高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根據(jù)幼兒的興趣,設計豐富多樣的游戲活動,開展不同的基礎練習,滿足幼兒多元化運動發(fā)展需求[2]。
例如,在體育活動“喜羊羊與灰太狼”中,以幼兒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為故事背景,教師以村長的身份和孩子們(小羊們)融合在一起,為了保衛(wèi)羊村的共同目的而進行投擲練習,活動層層遞進、循序漸進地來規(guī)范幼兒的投擲動作。幼兒學習帶有的目的性則更愿意練習,原本是比較枯燥的投擲動作的練習,融入了孩子們喜歡的角色,玩起來十分投入,每只小羊都努力地練習技巧,最終大家團結一致打敗了灰太狼,所有孩子都歡呼鼓掌。活動目標明確,就是圍繞投擲的動作展開,活動的情境化、游戲化環(huán)環(huán)相扣,促使幼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對活動形式、主題都十分關注、關切。通過游戲,孩子們的相關素質得到了充分提升,而且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其體驗了成功感。
三、確保幼兒活動量,促進幼兒體能發(fā)展
幼兒體育活動,教師除了建構游戲化的活動,還要確保幼兒的活動量,才能達到提高幼兒體能和鍛煉身體的目的。
我們組織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時間緊湊,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小時體育活動。上午是模仿操、健身操、音樂體育游戲三個方面內容;下午則是將體育器械和場地巧妙結合來幫助幼兒練習各種基本動作。如:體操墊、平衡木、體能環(huán)、單元筒、單元磚、繩梯、平衡木、輪胎、體能棒、百變條等體育器械多元組合,使幼兒融入在角色游戲的氛圍中,以游戲情境化的方式組織幼兒進行體能訓練。
比如,在體育活動“小猴爬樹”中,我們利用百變條拼成樹木,幼兒使用動物腳掌變成小猴,手腳著地爬,模擬摘果子。幼兒想摘到更多的果子,那自然就要多次爬樹,這樣對上肢力量鍛煉的次數(shù)明顯增加。在體育活動“疊疊樂”中,利用杯子來鍛煉幼兒手部活動能力,但是又將空間移動的走、跑、跳、爬等大肌肉的動作加入其中,以此來提高幼兒的活動量,促進幼兒體能發(fā)展。在體育活動“好玩的體能環(huán)”中,幼兒自由探索體能環(huán)的各種玩法,并發(fā)現(xiàn)了兩人甚至多人組合在一起會有更多玩法,直至最后全體幼兒將體能環(huán)連在一起,變成了一條長龍,而教師成為了舞龍的領頭人,幼兒間連著體能環(huán),一起走著、跳著、跑著,不僅增加了班級凝聚力,還有效地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點,促進了幼兒體能的發(fā)展。
四、注重幼兒整體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注重全體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應該在體育活動中適當減少一些比賽性質的游戲,也就是我們在活動中要面向全體,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努力,更加注意幼兒間存在的個體差異與對他們的指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fā)展,都有成功感。”每個幼兒都有自身特殊性,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關注每個孩子的自身特點,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要考慮孩子們的整體活動能力,制定相對合理的游戲規(guī)則,以便大多數(shù)人能夠完成。部分幼兒可能不太擅長體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存在動作不標準、理解錯誤等問題。一旦發(fā)生這種情況,教師不能急躁,而是要鼓勵幼兒,以好友的角色去幫助這類幼兒。
比如:在跨跳活動中,小河的寬度設計得寬窄不一,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在寬的地方輕松通過,能力差的孩子則可以從窄的地方通過,確保每位幼兒都能完成任務,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教師也加入游戲隊伍,增進師生的信任感。通過觀察,教師在了解幼兒運動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不同水平的幼兒都在活動過程中得到身體和心理上的鍛煉。
五、注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分享、合作、關心他人的意識薄弱,而在體育活動中,幼兒交往合作內容豐富,交往合作方式多樣,很多游戲的環(huán)節(jié)需要合作完成。因此,利用體育活動來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是很有效的,教師也可以在組織體育活動時,多向這方面引導幼兒。如:體育活動“齊心協(xié)力”,需要孩子們在教師的統(tǒng)一指令下,團結一致,完成任務。特別是集體向左轉向右轉,孩子們四個一組握著百變條,不單單要完成自己的動作,還要兼顧四人的小組,更要顧及跟隨教師的指令整個班級的動態(tài)轉向,非常富有挑戰(zhàn)性。
以游戲開展體育活動,讓兒童在游戲中玩耍、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身體素質,促進兒童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還能夠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兒童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3]。靈活地組織集體游戲、小組游戲和個人游戲,能讓幼兒充分練習、充分運動,在促進幼兒體能發(fā)展的同時,也可以實現(xiàn)集體意識與個人意識的共同培養(yǎng),一舉兩得。
六、結語
幼兒園游戲化體育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一部分。幼兒通過游戲化體育活動,既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促進身心健康成長,比單純體育活動收獲更多。因此,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教師要在保證活動安全的基礎上,尊重幼兒年齡和個性特點,通過恰當手段進行引導,開發(fā)具有多樣性和科學性的游戲化體育活動,促進幼兒體能的發(fā)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 謝艷.幼兒園如何開展有效的體育課[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123-124.
[2]張文婷.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124.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