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凱欣 劉洋
摘要:近年來,兒科醫荒問題愈發嚴重已然成為社會共識。隨著二孩政策的實施,兒科醫荒日益突出,亟待解決。以吉林省L市為例,首先對兒科醫荒現狀及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介紹了醫療社工的具體定義;然后基于多元主體視角,提出醫療社工介入解決兒科醫荒問題的具體措施及預期影響;最后得出結論,通過醫療社工的積極介入,可以使兒科醫荒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關鍵詞:多元主體 醫療社工 兒科醫荒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3-0073-02
當前,在兒童醫院或兒科診室,普遍存在候診隊伍長、患者和家屬情緒不穩定、醫生工作繁重的問題。究其根本,是兒科醫生短缺導致。那么,在醫療社工介入下,兒科醫荒問題能得到怎樣的改善呢?下文將對此作出具體闡述。
一、兒科醫荒現狀分析
兒科醫荒是指全國各大醫院出現的兒科醫生缺口現象,其具有覆蓋面積大、程度深和蔓延迅速的特點。據調查,截至2015年,我國兒科醫生的缺口達20萬,兒科醫患的配備比達到1:3500,與發達國家醫患配備標準的1:1000相比,我國每一名兒科醫生要多出2500名就診兒童,這使得兒科醫荒問題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
近年來,吉林省的兒科醫荒問題有愈演愈烈之勢。吉林省作為人才流出大省,其兒科醫生數量在逐年下滑,L市同樣陷入兒科醫生“流出多,流入少”的困境中。
根據在吉林省L市的實地調研結果,筆者總結了兒科醫荒問題的產生原因:首先,從勞動報酬上看,L市在職兒科醫生的工作壓力及強度較其他科室大,但薪資待遇水平卻較低。例如,在季節交替時期,患病兒童的數量激增,每名兒科醫生每日接診量達到100名以上,其工作強度高,但薪資水平卻處于業界末流,這是兒科醫生離職的一個主要原因。其次,從醫患關系上看,兒科醫患關系更為復雜。在兒科,醫患矛盾的對峙主體從“一對一”變為“一對多”,一名兒科醫生要面對多名兒童患者家屬。而患者家屬對兒科醫生期望值較高,易導致心理落差大。這些使得兒科的醫患關系更為嚴峻。最后,從就職意愿上看,醫學畢業生成為兒科醫生的就職意愿較低。在每100名醫學畢業生中,愿意成為兒科醫生的人數低于10名,其占比低于10%。
綜上所述,因兒科醫生的工作壓力大,待遇水平低,醫患關系更為復雜,醫學畢業生就職意愿低等原因,使得L市兒科醫荒問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二、醫療社工概述
醫療社工是指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協助病人解決與疾病相關的社會經濟、家庭、職業、心理等問題,并配合醫生進行疾病防治和傷殘康復等服務的一種專業社會工作。醫療社工是社會工作的一個分支,其同時也是一種職業。醫療社工可用專門的醫學、法學、社會學專業知識,遵循助人自助的價值觀念,運用個案、小組、社區、行政等專業方法幫助醫患合理地解決問題。
據定義可知,醫療社工的主要服務對象為患者,而本文所闡述的醫療社工的職能不僅能作用于患者,同時也能作用于醫生。因而,本文對醫療社工服務對象的外延進行了擴大,其服務對象不僅包括了患者,還包括患者家屬及醫生。
筆者通過深入社區機構進行訪談了解到:當前L市的醫療社工仍處于尚未開啟階段,L市的各大公立醫院均未開設醫療社會工作站。但各大公立醫院都存在履行醫療社工職能的工作部門,其主要職責是負責聯絡資源與解決醫患糾紛。
這些部門相對于專業的醫療社工而言都帶有非專業的性質,而更為專業的醫療社工在緩解醫患關系、排解醫生壓力、聯絡各方資源中起著舉足輕重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對L市醫療社工介入解決兒科醫荒問題的道路探索更具積極意義,醫療社工可通過聯合多元主體來介入解決L市的兒科醫荒問題。
三、多元主體視角的醫療社工介入的具體措施及預期影響
本文關于醫療社工的具體介入實施遵循“宣傳—設立—服務—解決”的模式。通過醫療社工對多元主體的介入,從而改善L市兒科醫荒現狀,促進兒科醫荒問題的解決。其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大力宣傳自身重要性
目前L市全市范圍內還未設立專門的醫療社工機構,而且社會對其認可度較低,表現為很多居民和患者都不了解、不熟悉醫療社工。為了能讓醫療社工更好地在兒科醫荒領域發揮積極作用,首先要讓大眾了解醫療社工,提高其社會認可度。社會各社工機構可通過在大眾傳媒發布公益廣告、派發宣傳冊、舉辦講座等方式向社會各界宣傳醫療社工的職能與作用。同時,可在L市各大公立醫院設立流動的醫療社工示范工作室,加深大眾對醫療社工的理解,進而可提高政府、醫院、醫生和患者及家屬等主體對醫療社工的認可度,促進醫療社工機構在L市的建設和發展,為其在L市介入兒科醫荒領域奠定基礎。
2.開展個案與小組工作
醫療社工可對患者及家屬和兒科醫生等主體開展富有針對性的個案和小組工作。一方面,醫療社工可對患者及家屬這一主體開展工作,通過個案和小組工作穩定患者及家屬的情緒,同時幫助他們解決與疾病相關的社會經濟、家庭、職業、心理等問題。另一方面,醫療社工能夠針對兒科醫生這一主體開展工作,通過提供相應的服務,幫助兒科醫生合理釋放負面情緒,從而排解其壓力,保障其心理健康。除此之外,醫療社工還可以為有矛盾的醫生和患者及家屬開展小組工作,調和雙方之間的矛盾,以促進雙方間相互理解,從而緩解醫患關系,促使醫患關系和諧發展。
在L市的發展現狀下,醫療社工在解決兒科醫荒問題上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通過開展個案和小組工作,醫療社工不但可以幫助患者進行前期預防和準備工作,而且有助于在治療過程中撫慰患者情緒,為醫生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除此之外,醫療社工也能夠針對患者情況及時開展后續跟進工作,有效地緩解醫生壓力,幫助其提高治療效率和效果。
3.聯合政府、醫院、社工機構和高校開展工作
醫療社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多方面的資源,通過與政府、醫院、社工機構和高校的協調與溝通,為患者爭取到更多醫療資源與服務資源。首先,醫療社工可為兒科醫生爭取更多的福利待遇,改善其生存環境。如醫療社工可積極聯合政府,促進政府出臺向兒科醫生傾斜的政策,提高兒科醫生的福利待遇,給兒科科室配置更好的醫療設施,從側面提高兒科醫生在醫院中的地位。其次,醫療社工可積極促進高校、社工機構和醫院聯合,建立“高校—社工機構—醫院”的實習通道,從而完善從學到做的鏈條。這能有效提高新晉醫療社工的數量與質量,使患者、家屬和兒科醫生獲得更好的服務。
四、結語
醫療社工的積極介入,既可以使兒科醫荒問題得到有效改善,同時還能排解兒科醫生的壓力,保障其心理健康,改善其福利待遇水平,提高科室專業地位。醫患關系的緩解能保證兒科醫生在崗的穩定性,降低離職率,同時提高醫學生的就職意愿,擴大兒科醫生基數,從而有效解決兒科醫荒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春菊,陳力.我國兒科醫生短缺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
[2陳靜,欒文敬.醫療社會工作視角下和諧醫護資源網絡的構建[J].社會工作實務研究,2012.
[3]王小溪.淺談醫療社會工作:以海南醫療社工為例[J].社會心理科學,2012(8):56-57.
[4]楊紅娟.轉型時期的醫患關系:緊張與協調:兼論醫療社工的作用[J].就業與社會保險保障論壇文集,2009.
[5]崔世海.醫療社工:醫患間的“柔和劑”[J].當代醫院,2004.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