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全面發展,并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尤其是在企業財務管理上,已經形成科學、嚴格的管理模式,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企業實施財務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各方面事務能夠正常有效運行,其中的業財融合是財務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目前已經被廣大企業所利用,并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關注。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這種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模式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文章主要分析目前業財融合的現狀,然后分析企業實施業財融合所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完善業財融合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財務管理;業財融合;問題;措施
一、業財融合的具體內涵和作用
(一)業財融合的具體內容
財務會計內容、財務會計管理和企業的日常業務進行有效的融合就是業財融合,這種融合模式不僅可以給財務人員帶來一定的挑戰,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出該模式的作用,也就是根據目前企業經營狀況,財務人員利用新模式,來提高企業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從中可以看出業務融合模式的工作重點就是講財務和業務工作進行有效的融合,并實施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分析企業財務狀況、企業風險的管控是業財融合的主要內容。風險管控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經營利潤,那么就需要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保持良好合作關系,這樣才能有效管理和評估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到風險,另外還能大大提高對企業經營風險的預測能力,通過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案,把企業的經營風險降到最低。財務狀況分析,就是整合共享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這樣不僅能為財務部門提供充足的業務信息,還能實現實時把控企業的經營狀態。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信息共享后,不僅可以降低管控風險,還能大大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二)業財融合的意義
通過業財融合,財務部門可以把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進行有效的融合,然后建立對應的數字模型,從而實現了從多方面對企業經營狀況的控制和掌握,為精細化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確保精細化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實施。業財融合還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且經濟活動都是以營利為目標,所以通過對財務部門信息和業務信息進行科學的整合,再對整合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這樣企業的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訂單信息,財務部門根據企業經營目標,對企業的業務運營進行有效的管理,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業財融合的現狀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為了更好保證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都能正常運行,通過深入了解業務過程,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確保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經濟活動的風險,并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益,促進企業能夠健康持久發展。從我國的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企業已經實施了業財融合,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我國政府為了促進各企業能有效的發展,在財政上不斷支持,并推行了管理會計,鼓勵各個企業推進業財融合,根據國家的財政政策,不斷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
二、目前業財融合面臨的問題
(一)財務工作的目標和關注點與業務不同
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整個企業的資金管理,關注點是業務部門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效益,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去降低費用,提高整個企業的經濟利潤。而業務部門的工作重點就是業績,例如資金回籠、新客戶增加數量和銷售額等等,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關注費用和相應的成本。另外財務部門的風險控制策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業務部門的正常發揮,而不去理會財務部門的風險控制,這樣就會引發內部矛盾,限制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業務的數據標準無法做到與財務的有效銜接
通常情況下,一個企業的業務系統管理系統是建立在該部門的工作內容上,導致業務部門的系統編碼規則與財務部門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系統上無法做到財務數據的有效生產,導致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出現較大的偏差,且存在明顯的信息孤島現象,這種現象嚴重影響到財務部門管理系統的有效完善,更無法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實現全程管理。另外,財務部門的數據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健康發展狀況,由于無法有效審核控制業務數據,導致財務核算存在一定的風險。
(三)企業各部門參與業財融合積極性較低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實施主要依靠財務部門的推進,業務融合實施后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都是財務管理方面的價值,但是這種價值從表面上無法看出,從而大大降低了財務部門工作的積極性。另外,從工作量上看,業財融合是一種增加工作量的工作方式,對于業務部門而言,不僅暴露出管理上的不足,還存在較大的抵觸情緒,影響到業財融合的有效實施。
(四)財務部門參與方法缺乏創新
由于財務人員還沒有意識到業財融合的重要性,導致在工作中只重視自己的本職工作,幾乎不參與到業務部門的管理中,且在財務工作中依舊按照原始的工作方法進行工作,導致財務部門幾乎不了解業務部門工作的具體內容。另外財務部門介入經營管理的時間較晚,對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覺,嚴重阻止了業財融合的順利進行。
三、完善業財融合的措施
(一)平行兼顧融合財務和業務指標
首先企業要加強績效管理,并制定科學合理的長短期發展規劃,然后把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指標進行有效的統一、融合、兼顧,構建以財務績效為中的綜合管理體系,并確保兩個部門形成統一的認識,確保業財融合能夠有效的推進和落實,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會計人才的轉型融合
業財融合離不開財務人員的積極參與,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其管理價值。企業可以財務管理中樹立大會計理念,在前端業務中,尤其是生產、銷售等環節中,只要涉及到會計相關事項的人員,全面列入準會計人員中。因為前端業務工作對財務的審核具有直接的影響,還會影響到財務核算的結果是否準確。那么企業首先要加大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包括從前端業務從事會計相關事項的人員;然后可把財務人員安排到前端業務中,目的是充分了解前端業務具體內容,同時也更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的作用,確保業財融合可順利進行。
(三)業財部門相關制度的融合
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因為業財融合實施目的是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企業資源的利用率,那么這樣就會影響到企業人員的積極性,可通過激勵的方式來確保業財融合工作的進度。然后,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保業財兩個部門能夠得到有效溝通與交流,加強兩個部門之間的合作,促使企業的業財一體化更加完善。
(四)一體化系統的融合
信息技術環境下,必須要充分發揮出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優勢,實現規劃和高效管理,提高信息系統的使用效率。那么在企業業財融合過程中,需要對各個系統進行全面的優化分類和梳理,確保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系統的良好互動,不僅可以實現自動形成對應的數據,還能實現業務數據的共享,為業務融合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張民.淺談業財融合在復烤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9(10).
[2]王漢琪.轉變財務角色,業財融合實現價值創造——推進電力服務企業業財融合措施探析[J].財會學習,2019(07).
[3]陳偉杰.對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業財融合的思考[J].財經界,2019(04).
[4]廖雪婷.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探析[J].財會學習,2018(33).
[5]蔡劍虹.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探析[J].經營者,2016(14).
[6]方敬敏.芻議服務行業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投資與創業,2019(03).
(作者單位:青建集團股份公司)